作者:
polo007 (polo007)
2017-07-22 09:50:10※ 引述《lienchi (...)》之銘言:
: 1.片中描述敦克爾克共有四十萬人等撤軍,但看沙灘的人數感覺沒這麼多啊,而且感覺
英
: 法聯軍的防線已經相當接近沙灘了,好像走幾步就到沙灘了?
要知道,敦克爾克不是一天內徹走30多萬人
而是花了10天左右的時間陸續把士兵接走的
我是把電影的時間當作撤退的後半段了,人已經撤退不少了
所以才看起來沒那麼多人(還有不少法國兵在城鎮防衛吧)
不過其實還是一個bug啦,而且海灘太乾淨了
看贖罪就知道了,應該是整片海灘一堆兵器汽車工具等廢棄在海灘上
: 2.在一開始都要軍艦載離撤退軍的時候,基本上都要在防波橋上排隊才可能有船,當時
一
: 堆人在沙灘上排隊是在排什麼?
排隊分類啊,這不是當兵很常見= =?
沒當過兵在學校還不是常常以班為單位排隊去操場聽校長主任講幹話
: 3.不知道為什麼看完這片感覺搭民用船隻比搭軍艦安全,軍艦通通被擊沈,民用船隻通
通
: 沒事?
那只是電影沒拍出來啊
當時英國有800多艘民用船隻去支援,被擊沉的有209多艘勒
而且如果我是敵軍,我是會攻擊有作戰能力的軍艦還是小不啦幾的汽艇?
頂多像電影經過時掃射一下,沒擊沈就算了我還有更大的目標
: 4.純粹好奇戰機迫降在海上的存活率到底有多少,寧願迫降也不願跳傘,雖然說那時代
跳
: 傘可能風險高,但從高速瞬間降到零,人體很難承受這樣的加速度吧。
都很危險啦
只能說就看當時駕駛員的判斷了
迫降海上那個就覺得沒有風浪所以迫降比跳傘有機會啊
至於湯姆哈迪則是已經剩低空滑降了
那種高度去跳傘傘還沒開就摔死了
(那時候可沒有彈射座椅喔只能直接跳機)
而且迫降在海灘上又更簡單
作者:
poi1619 (poi1619)
2017-07-22 10:51:00心存懷疑就自己google下,那張照片是拍排隊上船的地方,附近當然有整理下,史料被選擇性貼上而有所偏頗。
作者:
poi1619 (poi1619)
2017-07-22 10:55:00很明顯海灘乾淨 衣服乾淨 沒人噴血 這就是導演要的啊
作者:
poi1619 (poi1619)
2017-07-22 10:58:00嘿啊,那只是拍攝手法,能不能接受因人而異。但不要誤以為當時整個海灘很乾淨,這是本末倒置。
作者:
hu610346 (新莊王æ‹èž)
2017-07-22 11:10:00怎麼可能是撤退的後半段= =那那兩個將軍傳話說邱吉爾只要撤退三萬人是說辛酸的喔?
一開始要徹三萬人 行動大概兩三天最後因德軍推進緩慢 其中幾天氣候不佳空軍不能飛撤了9+1天 最後一天是專程回去載法國佬電影其實沒拍出這個細節 看不出撤退30萬人很正常Orz
作者:
poi1619 (poi1619)
2017-07-22 11:24:00雖然撤退花10天,但實際上真正有船接應的行動日期好像才3天吧。XD 我記錯了,應該是大型撤退活動集中在3-4天,一開始的撤退其實很不順。
說撤退後半段 也腦補太多了 劇中明明有說他們首度發動民用船 而這批民用船顯然就是第一批 怎麼會是撤退後段
作者: EMIN3M (寶) 2017-07-22 13:17:00
沙灘上是one week 民用船是one day所以民用船確實是撤退後半段沒錯前半段各種被炸 沈船 確實很不順
作者:
n61208 (Kershaw)
2017-07-22 14:35:00不是不想活,是自覺有責任待到最後一刻英軍完還有同盟的法軍畢竟外圍幫忙拖延德軍入境擋子彈的是法軍
作者: ningg (阿凡) 2017-07-22 17:40:00
4.那位迫降到海上的是因為機艙卡住開不起來無法開降落傘才選擇迫降到海上的吧
作者:
cmss666 (Common Sense)
2017-07-22 18:48:00他是先講沒風浪所以決定迫降 迫降完才發現打不開
作者:
xu3xk4 (xk4)
2017-07-24 04:10: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