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的了解,父母教養方式有以下幾種
1.適當地引導探索
2.高壓形塑
3.自由放任,在適當的時候給予資源
這個分類方式很粗糙,也有很多爭論點
但我想說的是,我們能夠分辨出教養方式的不同
也會對不同的方式有所評價
像原PO就不認同片中的2的教養方式
但不管怎樣,這些都是「教養」
就像種姓制度一樣
婆羅門、剎地利、吠舍、首陀羅
地位有高有低,但都還在種姓之內
都還在社會之內,有各自的定位及地位
這也正好就是教養的目的
即是,讓孩子能在社會上立足
當一個社會中的「人」
但,女孩子,看起來根本不被視為「人」
女孩子只是一個麻煩,嫁出去後屬於夫家
嫁的時候還要給一堆嫁妝
女孩子在整個印度社會中是被當成「物」
在種姓之外的賤民
所以當有人把賤民提升到種姓之中時
會在印度這樣的社會文化裡
得到這麼大的迴響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其實很像現代人對伊斯蘭教的批評
說伊斯蘭不重視女權
但其實,當時伊斯蘭大概是阿拉伯人裡最重視女權的
本來阿拉伯人爽娶幾個女人就娶幾個
穆罕默德至少說了「你得把你的愛平均分配。」
(好吧,我猜等下會有人拿穆罕默德強姦俘虜的事蹟來講)
總之,在阿三的社會裡
能作到冠軍女兒中父親做的事
(那個地方看起來頗鄉下,這更值得說了)
是很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