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請於連結: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counterpunch
英文原名為《反擊》台灣譯名為《反擊:業餘拳擊的墮落》
運動員的困境,價值衡量是金錢?還是頭銜?
從過去在台灣的運動圈內,就有許多不宜讓人知曉的潛規矩,不管是協會或是比賽,多半
無法支撐台灣的運動員,始台灣處於運動沙漠與運動專業不友善的死胡同之中,但運動員
還是憑著自我直著繼續下去獲取成績,不管是相忍為國或是開始抗爭各種不公不義,竟幾
年台灣人民也開始有了對於運動員價值的聲援。雖然台灣與歐美的運動員處境明顯不利許
多,但國外的運動員也正面臨一些困境之中。《反擊:業餘拳擊的墮落》是一部以美國拳
擊熱潮退燒,以三位拳擊選手不同的生活與對於拳擊的態度和觀點,所交織的運動紀錄片
,到底美國的拳擊手遇上何種困境?在逐漸退燒的拳擊文化中選手該如何生存?
台灣的拳擊從未退燒,因為從來沒有開始過。在過去台灣的拳擊一直不如其他運動來得引
人注目,在一九九零年曾經有位台灣拳擊選手林明佳曾經附日,取得連續七屆日本輕丁級
拳王,有著十四場連勝的輝煌紀錄。而二度對上世界拳王羅培茲失利才引退,在回家鄉以
後卻無法靠著專業於台灣取得溫飽,而目前則擔任台北體院助理教授,努力的培養下一個
能站上世界舞台的拳擊選手。近期女子拳擊選手陳念琴進軍巴西里約奧運,也是台灣拳擊
相隔二十年重新登上世界舞台。
《反擊:業餘拳擊的墮落》雖然中文片名追加上了業餘拳擊和墮落兩字,但導演主要是以
三名拳擊選手的選擇和目前美國業餘拳擊圈內的亂象和多樣化的經營為主軸,讓觀眾了解
一個年輕或全新的拳擊選手的養成與機會。而很重要的一點是拳擊比賽分為業餘拳擊和職
業拳擊賽,兩邊無法互通,故選手在最一開始就必須好好思考未來自己拳擊人生的走向,
因為在訓練和參與的比賽類別,或是薪水與獎金都相當不同。
記錄片中,將會帶著觀眾跟著三個不同類型的拳擊選手的生活和訓練,分為因為家境打拳
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的選手、努力想代表國家出戰奧運賽的選手、在取得好成績因為家庭
而休息準備重返拳擊圈的選手。這三種不同類型,《反擊:業餘拳擊的墮落》電影中以三
個選手在不同拳擊俱樂部和訓練所的血和訓練,以及比賽的勝利與慘敗之中描述三位選手
的心境,他們有因為打拳後想要追求的最終目的,也有著自己尊敬的冠軍拳擊手。
而在原名《反擊》的紀錄片未何加上「業餘拳擊的墮落」的副標呢?我想是因為目前業餘
選手的增加,拳擊賽事的增多,但拳擊的熱度卻在美國逐年降溫,導致過去是為了自我的
名稱和國家使命的信念的業餘拳擊賽事,目前也有逐漸的職業化、商業化的趨勢。而讓過
去知名的業餘拳擊手們紛紛跳出來呼籲新人們,不要忘了自己為何選擇業餘拳擊手之路,
業餘之路雖然光芒不在,但意外是三名選手都曾是混於街頭,學習拳擊後反而不滋事,這
也算拳擊運動的美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