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朋友的臨時起意下看了這部電影,老實說完全沒有太多預期,只是前一天看
完預告片、沒做任何功課、隔天就直接衝電影院了……
沒想到會這麼好看,好看得令人髮指。
令人拍案叫絕的同時又感到毛骨悚然的編劇、運鏡手法行雲流水高超到不行的導演、
還有讓氣氛緊湊得彷彿自己也置身考場的配樂,再加上演員們淋漓盡致、毫無瑕疵的演技
,整部電影整整兩個小時的片長毫無冷場,看得讓人不禁隨著角色們的心情上下起伏、冷
汗直流,看完卻無法大呼過癮──
因為這是一部沒有贏家的電影,一如這場以人生為名的遊戲,打從一開始就注定沒有
絕對的勝利,只有人性……
與不同的人性碰撞交織出來的,悲劇。
※本文有劇情透露,慎入!
劇情很長,如果娓娓道來實在太冗贅,我在這邊用角色的詮釋去講述整個故事;畢竟
,就是這些人、這些「人性」的衝突、各自對利益的追逐與對信念的動搖與堅持,造就了
這整部電影的劇本。
我只能說,這部電影真的非常精彩,絕對值得進場看一次。
不管你是不用作弊也能碾壓眾生的學霸、不作弊就活不下去的學渣、還是跟我一樣碾
不了眾生又不會作弊的平凡人,都能在電影裡找到會心一笑的歡樂、讓人嘖嘖稱奇的作弊
手段……以及對人性的恐懼與對命運的無奈。
我想透過講六個角色來解釋這整部電影。
女主角,琳,從一開場就透過與校長的對話爭取獎學金及補助來展現她不僅智慧過人
、還有幾分狡黠的性格;但同時,她也很單純,而她的單純是那種一張白紙似的單純,只
要沾上一點漆黑就會瞬間渲染開來──她沒有強烈的正義感,就只是純粹的聰明而已。
也或許作為學霸的她朋友不多,所以對葛瑞絲格外兩肋插刀,正是因為感謝葛瑞絲對
她的好意(我看電影剛開始的那些相處還覺得這對簡直有百合潛力XD)
沒想到這正是萬劫不復的開始。
琳的想法一直都是很單純的:「不甘吃虧。既然被佔了便宜,那就搶回來;既然要你
爭我奪,我就跟你玩到最後」,發現了考題顯然有問題、台上的老師明顯私德敗壞,卻還
是毅然決然地作弊下去;然後到後來發現學校本身有問題,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轉行當
「鋼琴老師」,帶著大家一起作弊,對抗這個邪惡的學校。
她的單純,也正顯出她除了學識方面的絕頂聰明以外,在價值觀方面的脆弱:聽信葛
瑞絲的「想要玩社團」而幫葛瑞絲作弊,而且一罩罩到底,還能急中生智挽回這個沒用的
閨蜜連鞋子都踢不好的局面,她會為了自己「以為」的事而使出渾身解數,卻沒能在一開
始就好好搞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她只會計算,卻思慮不周。
這樣的情況,導致她在接下來的劇情中不斷變換風向,一下是會替男主角整理服裝儀
容的大姐個性,一下是拼命罩閨蜜、不管閨蜜有多智障的傻瓜,一下想堅持正義感、一下
又因為對外國的憧憬而妥協,化身成在考場不惜用鉛筆硬插嘴巴催吐的作弊女神。
她很單純,她同樣在追求自己想要的利益:她知道自己聰明,她知道家境不富裕,她
也想出國唸書,所以乾脆靠自己的力量爭取想要的東西──有什麼不對?
沒有不對,但她的信念在整部電影裡其實是不斷搖晃的,她既選擇要與班和葛瑞絲同
流合汙,又不能好好堅持自己的想法,也沒有正視現實殘酷的能力,只是穿上寫著各種外
國語言的衣服,展現自己對於出國、對於上流生活的期望,卻根本沒有好好看清楚世界的
真相。
片中有一段,是她去找剛被揍完的班參與這場作弊事件,琳說:
「我們是同類,不像他們是含著金湯匙出生。」
這段的英文很有意思,英文字幕上的單字是"Loser"跟"Winner"。
琳的立場在此展現得很明顯:她不認為自己做的是錯的,是這個貧富差距懸殊、而且
階級複製還在不斷擴大的世界,逼得她們這些真正擁有才智的人必須走上這條路的。而她
認為班與她相同,都有他人難出其右的智慧,都有被不公不義逼得鋌而走險的苦衷,所以
她認為班是同類。
而班回她:「妳是作弊,我是倒楣。」
然後琳講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句話:「你沒有作弊,命運一樣捉弄你。」
是的,這就是世界運轉的法則──而且最殘酷的是,只要你夠有錢,你就可以掌握一
個人的命運。
這些,琳都沒有意識到,琳看見的世界是非常狹窄的:既然世界不公不義,那我就一
起在這場濁流裡奪取自己要的東西──卻沒有去考慮是什麼讓世界變成這個樣子的,也沒
有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面對整個世界的墮落?
當然,也許只是因為琳還太年輕,她有出色的能力卻沒有相應的視野,以致她還不能
太全盤地去思考這些事,而故事的最後她選擇了改邪歸正,或許是給觀眾一個救贖,或許
是想留下一點希望;然而,一切真的能如願嗎?
另外我也很好奇,促使她改邪歸正的,是發現在大考作弊的壓力真的太難承受?(我
承認我看電影被那個氣氛的渲染搞得彷彿回到考場上一樣不舒服)
還是,是因為看見班,這個也許她有好感的對象──在不公不義的面前墮落的模樣?
男主角,班,和琳有著同等智力的學霸,是標準品學兼優的「模範生」,卻也是整部
電影裡最悲劇的角色。
他出身一個貧窮的家庭,和琳這個「同類」相似,琳是沒有母親,班則是沒有父親,
與母親靠著洗衣服相依為命,甚至連洗衣機都老舊不堪、還會鬧罷工,導致母親不得不用
手洗那滿山滿谷的衣服,洗得手都泡爛了也無可奈何。
而他,也必須放下手邊的書,挽起袖子自己下去洗、去送,因為他必須活下去。
有人說時間很公平──我常想這句話簡直是放屁,而男主角的命運得到了最好的驗證
。同樣的24小時,有的人家境富裕,也許時間都可以拿去唸書、被推去補習、或者還有空
閒可以娛樂;有的人家庭窮困,光唸書就捉襟見肘,下了課要回家幫忙顧店,搞不好連作
業都是邊應付客人邊寫的,或是趴在夜市攤旁邊寫完的。
時間公平嗎?這句話就像在說命運很公平一樣,荒唐。
就像說死亡很公平一樣,班同樣用他坎坷的身世告訴你,死亡到底哪裡公平了,只要
你夠有錢,也許一個人的死亡是可以被另一個人決定的,有錢的人或許就有充分的能力讓
自己得以安養天年於床上善終,同時用錢把一個人逼到走投無路,痛打一頓後扔到垃圾場
任他自生自滅。
時間公平?死亡公平?沒有,一切都是命運,誰也抵抗不了命運的捉弄,而命運,有
時候是由那幸運的1%來決定的,剩下99%眾生的苟延殘喘和忍辱偷生,都只是他們用以玩
樂的話題而已。
班就是這樣一個被玩弄到極點的平凡人,他有天分、也很努力,就只因為出身不好,
最終他一無所有,傷痕累累,就連自己最純粹的善良與堅持都失去了──雖然他告知琳旁
邊的人看他答案&跑去跟監考老師告密這件事讓我覺得「這人要是出現在現實生活也肯定
被打」,但仔細想想,我這樣的想法是不是也是墮落的證明呢?
到底是了解這個社會的生存法則,還是只是明白在這洪水級別的濁流面前,要麼同流
合汙、苟且偷生,要麼就只有被淹沒吞噬、葬身其中?
班在天橋上的回心轉意是一個很有趣也很令人心酸的點,洗衣機的廣告,帶給班的想
法也許是多重的:「如果我不拿到這筆錢,失去獎學金的他注定不可能翻身了」、「家庭
需要這筆錢,我要給媽媽好日子過」、「科技越來越日新月異,沒有錢、跟不上時代,就
注定會被淘汰」
──他必須活下去,這就是琳所誤會的,他與琳並非同類的地方。
琳其實並不像班這樣毫無轉圜的餘地,琳在片尾時自傲地說「選擇權在她」,然而,
這其實是很暴力的一件事,我想引用昨天看到的一句話:
「你可以有很多選擇,不代表我也有同樣機會。」
琳擁有選擇,班有嗎?先不討論班又是如何擠進這學校的,琳至少還有一個會為了她
的升學環境而替她搞轉校、不惜私下付錢、甚至省吃儉用去栽培她學鋼琴的父親;班呢?
班什麼都沒有,當琳在唸書、在練琴、在選擇要不要幫同學作弊的時候,班的選擇只有一
個:
認真唸書,下課回家幫忙洗衣服跟送衣服。
然後還他媽的要被黑道痛打一頓,丟到垃圾場去,痛失唯一出處的考試機會。
誰他媽的跟妳是同類了,妳有選擇,我有什麼?滿身的傷口、被剝奪的機會、被命運
捉弄的倒楣(這倒楣就是從扯上女主角開始的)、還有被設計扔到垃圾場去的屈辱?
如果今天遭逢這些厄運的是女主角,我倒想知道琳還笑不笑得出來,而琳卻從頭到尾
都還是沒有辦法想到這些,她只是單純地以為她與班之間有不一樣的情愫,所以還特地去
見了被逮道的班一面,但最後呢?
幹同樣危險的事,為什麼班拿的錢比較少?她沒有問,還質疑班為什麼敲竹槓──靠
,回顧一下你們幹過的事,多吐點錢有什麼問題,難道你們缺錢?你們從頭到尾都自私自
力,自始至終都只想到自己,阿派是,葛瑞絲是,琳其實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面對完全不一樣的處境,琳的選擇是轉頭撂狠話、瀟灑離開,卻不是選擇試圖用話語
喚回班的心──無論會不會成功,至少琳連試都沒有試。
可能她只是個計算天才,但是話術能力零吧。
所以整部片看完,我對琳是很沒有好感的。她搖擺不定,為了虛偽的友情亂搞了一整
場,最後拍拍屁股兩袖清風地投回父親的懷抱自首,擺出一副大澈大悟的表情決定當老師
──妳真的以為憑妳這麼天真的理念,投入了教育,就能挽救這個貧富差距決定命運的世
界?
為此,我心疼班,儘管電影的結局我好期望琳會挽回班,但沒有。琳造成了一切卻選
擇了抽手離開,班失去了一切、包括他最善良純粹的人格──然而已經沒有人會包容他了
。
墮落嗎?我想他只是看清楚了這個社會的玩法,然後決定了作法而已。
恭喜他,在最後終於真正擁有的選擇──選擇把所有的人拖下水,毀掉他們這群不學
無術的爛貨的前程。
要死就一起死吧,一無所有的他,已經什麼都不在乎了。
葛瑞絲&阿派,這兩個一起講。
這兩個角色算是蠻典型的,紈褲子弟──還有大概是拜金所以跟著紈褲子弟跑的瞎妹
。電影中沒有提過葛瑞絲的家境,但看她會這樣膩在阿派身旁,我想大概家境也沒有多富
裕,於是當阿派闊綽的生活拓展了她的眼界後,她就再也回不去了,注定只能窩在阿派身
旁,跟他一起享受這些阿派與生俱來的富裕。
也或許正是嘗過了甜頭、已無法再回到過去的生活,所以葛瑞絲不計代價也要留在阿
派身旁,因此她利用琳為他們作弊,裝哭、講一些噁心的話、上演那些在女版跟低卡都看
膩了的戲碼,分名就是在利用琳,還裝出一副「我們是好朋友」的表情,說些「請不要討
厭我」之類的廢話,最無言的是琳就是吃這一套。
某種程度上也許葛瑞絲也挺厲害的,她就是掌握了琳的軟肋,讓琳這個讀書滿分、做
人不及格的傻子甘心為他們付出。
不過片中,葛瑞絲有句話讓我挺印象深刻的,是這句:
「如果我們有妳一半聰明的話我們還需要作弊嗎!」
雖是歪理,卻又隱含著對升學主義的悲慟咆哮。這個社會將成績設為度量衡,甚至用
成績決定了人有沒有資格擁有其他的選擇(例如玩社團),那些也許是有小聰明而非一無
是處的人(例如阿派,至少還有被人戲稱「他以為他是賈伯斯嗎」的能力;而葛瑞絲,也
被琳說「我覺得表演比讀書困難多了」)
在這個標準下,卻注定被剝奪自己的選擇──而也許他們確實盡力過了,卻還是沒能
有任何長進,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下,才選擇走上作弊這條歹路。他們是為了守住自己的選
擇,才做出這樣的選擇。
……但這並不能合理化他們作弊的事實。
也或者,我們不去考慮這樣的制度背後的弊病,不去考慮作弊在道德上的是非(我一
直覺得道德是個很曖昧的東西),至少阿派跟葛瑞絲的確傷害、利用了別人:阿派傷害了
班,憑藉著有錢徹底剝奪了班的一切;而葛瑞絲利用了琳,利用她的天真與單純,只為了
滿足他們的私欲。
這才是讓我覺得阿派和葛瑞絲罪大惡極的點。作弊固然可惡,但考慮到這些複雜的脈
絡,也許我們可以覺得其情可憫(然而只要法律還如此規定、社會還如此運作,這樣的作
為就是罪惡)
然而真正可惡的,是這種自私。這才是這兩個角色讓我覺得噁心的地方。
例如琳在解說計畫內容的時候,他們兩個也還是膩在那裡玩旗子;面對班提出的加錢
要求,阿派的第一反應是憤怒,卻完全沒想到他們一開始就有意捉弄人家,卻在這邊質疑
他敲竹槓。
這兩個人,從頭到尾都只想到自己。
琳教訓他們說:「人生從今以後不是只有選擇題的。」
但他們在乎嗎?我不認為。只要有錢,就算不是選擇題,他們也是有能力讓它變成選
擇題的──只要有錢,選擇就是比別人多,而且更重要的是,選擇題才是侷限了人的關鍵
。
倘若這些孩子們至今為止的路上,不是一張只有選擇題可以作答的考卷,也許這些各
有才華的孩子,都能有不一樣的人生吧。
然而最終──是什麼造就了年輕的少年不惜教唆打人、年輕的少女不惜利用閨蜜,而
且毫無羞恥、也毫無罪惡感,這樣的心狠手辣呢?
順帶一提,我也很好奇阿派這個人是否專情,也許等兩個人到了波士頓,真正有錢的
阿派就會移情別戀了(有錢好說話嘛),屆時人在國外、書唸不下去、又沒有朋友的葛瑞
絲,最終會選擇什麼結局?真的值得他們做出這樣短視近利的選擇嗎?
最奇妙的是有人喜歡葛瑞絲這樣的角色,我還挺納悶的,你們都不會覺得戲中一直強
調她的表演天份,根本在暗喻她就是個從頭到尾都在演的……綠茶婊嗎?
最後我想特別提兩個人。
一個是琳的父親,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典型的、「望女成鳳」的父親。
坦白講,他也許是為了要讓琳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才為琳轉校的;然而實際上,琳
真的有得到更好的環境嗎?就電影中的表現看來,琳的學習成績一樣碾壓眾生,身邊卻是
那麼多投機取巧的人(參與作弊的我看大概也有班上三分之一的人數)
老師憑著自己的權力地位,迫使學生不得不參與補習(搞不好還要另外付錢),不然
無法預先看到考題;就連位高權重的校長一樣另有算計。
這樣的教育環境,真的有比較好嗎?
而這樣的教育環境,卻是琳的父親一意孤行要求琳轉過去的。
換言之,琳的父親這種自私(又是自私)的心態,才是這整齣悲劇的起點。女兒在原
本的學校過得好端端的,偏要把人家轉到你擅自以為優秀、實則不然的學校,一邊遵從上
意搞一些不道德的「奉獻金」,又指責女兒不該跟著不道德?
也許他的想法,是希望女兒不要重蹈覆轍,變得和他一樣為了讓女兒有好日子過、什
麼事都願意做的那種鞠躬盡瘁的類型;然而,他真的有讓女兒過上更好的生活嗎?從電影
來看,我想顯然是否定的。
對了,在這裡吐槽一下,琳的思慮不周在這裡又暴露了一點:妳怎麼會忘了銷毀那張
騙父親用的假的簽名單啊……
另一個是私立學校的校長,她的存在,證明了教育界──或至少在這間私立學校裡─
─存在著的腐敗,它是極度勢利的──對它們來說,辦學不是為了什麼崇高的目的,而是
賺錢的手段之一;學生不是應該作育英才的對象,只是用來詐取利益的客戶;而那些資優
生?他們是用來招攬學生的搖錢樹而已,除此之外,他們完全沒有別的想法。
光從這位校長面對琳的質疑時歇斯底里的跳腳模樣(激動得都站起來了呵呵)、明明
就幹著不道德的行為還有臉批判學生們做錯事,她憂慮的根本就不是學生走錯路了,而是
憂慮這些資優生作弊的事爆出去,會影響校譽、導致他們的學生減少、導致他賺到的錢變
少吧?
這也許是琳後來加入教育界所想要改變的結果,她父親失敗了、也許她可以力挽狂瀾
,至少不要讓自己底下的孩子們犯下和她相同的過錯。
然而,真的有這麼容易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自始至終,這都是一部由無數自私的人性交織而成的電影,當所有人都自私自利的時
候,那個妄想保持清廉公正的傻子,注定是只能被濁流毀滅掉的。
是誰定義了模範生?無法成為模範生的人又該如何生存?
如果不道德的天才是Bad Genius,那些把天才逼得不得不鋌而走險的大人們,又是什
麼呢?
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悲劇,所有的人都是只能被命運捉弄的孩子。
而升學主義都也許無法翻轉的階級差距,依然不斷複製著更多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