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寶弒》這片光看預告就知很促狹,是很底層惡搞的英式幽默,不過在台灣的上映似乎有點走偏了方向,恐怕會讓大部分觀眾期待錯誤,而適合的觀眾說不定根本看不到 XD 這片被當作恐怖片上映,全台北高四廳,其中我住的台北兩廳只有中午一場晚上一場,其餘全部都是午夜場與子夜場!當然我知道如樂聲戲院「暗光鳥電影院」本來就是要安排午夜子夜享受恐怖快感的。
不過糟糕的是:這片不夠恐怖、不夠血腥、更沒有尖叫的美女。反而,這片有本來可能還有三分姿色但懷孕後整個身材都美不起來的女主角兼編導 Alice Lowe (誰呀?),而且幾次殺人沒有血腥沒有暴力只有幽默惡搞,這是要恐怖片迷午夜去看笑話的嗎?其實,這片更像是社會電影,是要關懷孕媽咪處境的,也是要向對孕婦不友善的社會提出控訴的,恐怕要有當過爸媽的人才能有共鳴(未婚未生的當然也可以試著代入)。
http://imgur.com/YIOnkT3
生孩子,毀一生
然而都有了小孩,怎麼可能看午夜與子夜場?本片最適合的目標客群早就被小孩綁死了,一輩子都奉獻給小孩了,就像女主角 Ruth 聲嘶力竭控訴的「懷孕就是個惡意收購 (Hostile Takeover) 」,妳再也不是妳自己而是孩子的附庸,甚至這個社會也不再把妳當個人而當成一個帶球跑的累贅。懷孕電影,一百部有九十九部是正向光明勵志的,但這片就是剩下那一部,血淋淋地刻劃了孕媽咪被社會拋棄的無助處境,片名 "Prevenge" 更隱然預告這冷漠拋棄還會延續到孩子出生長大。
因此,這片寫實說來雖是一場連環殺人(卻都沒被警察抓到),但我們更值得當它是部隱喻現實的奇幻電影(那就不用在意警察有沒有抓到)。電影談一群登山客拋棄主角 Ruth 的丈夫以保性命,集體決議犧牲一人,冷冷地割斷繩索卻說這都是不得已都是為大家好。繩索,就隱喻「社會紐帶」;六個登山客犧牲一人,就隱喻多數社會不願分擔少數孕母與母親的孩子負擔,只放母親一人自生自滅。
看看電影版三不五時會有的「別帶小孩來戲院吵我們」或社會常有的「別帶小孩到餐廳咖啡館等公共場合吵我們」,我們就知道這部英國片離台灣社會並不遙遠。人說生孩子是增產報國,是幾十年後要養整個國家的下一代,但現實社會總說「愛生孩子是你家的事,干我屁事」甚至「我賺錢繳稅不是拿來幫你養孩子的」。在這種社會下,生了孩子就斷了一切社會支援的「紐帶」,成為被冷眼鄙視的棄子,甚至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真正是生小孩、毀一生。
同情的紐帶
面對這孤立處境,本片的孕媽主角 Ruth 陷入兩極的分裂人格:一個是樂觀地參加各種懷孕產業,聽從產科醫生與生產瑜珈或其他各種顧問的 pep-talks,相信「這世界充滿愛,每個人都愛你的寶寶」;另一個則是悲觀地拒斥這「愛」的神話,轉頭冷冷面對現實,認為人人都自私鄙視漠不關心。樂觀的前者壓抑屈從,悲觀的後者陷入極端復仇,還是要孕母自己建立對的世界觀與對的處世態度,正如產科醫生一直說的 "You have to decide what's right and what's wrong" 。
無援的母親,渴切地抓著那條社會紐帶;
無情的社會,冷冷地割斷那條安全繩索。
希伯來文名字 Ruth 的原意就是「朋友」和「同情」,斬斷了這些,就變成 ruthless 「冷血無情」,正如本片那奸笑的寶寶聲音總是叫媽媽 "Ruth, you should be ruthless" 。
懷孕是妳自己的事,老子沒義務跟妳分擔;
懷孕是個人選擇,全社會沒必要一起承擔。
於是大家合議,為了公眾利益不扛你的重量了,割斷繩子,你自己死。
懷著愛與希望懷孕的母親,宛如莎樂美跳著含笑渴望社會關愛的七紗舞。
母親創傷更逼出受害焦慮,變成傷樂美心已死,改跳以牙還牙的七殺舞。
七殺舞
本片有七殺,其中一二三殺尚未明說是山友,後來才知就是;四五六七殺有明說是山友,內含一位附帶損傷。一二三殺算是電影破題,四五六七殺開始思辨:
一殺,看我懷孕還拿寶寶開玩笑,日常隨性的漠不關心,視為惡意,殺!
二殺,對我上下其手還鄙視懷孕,日常隨性的佔人便宜,視為惡意,殺!
三殺,看我懷孕就刷掉牽拖一堆,日常隨性的職場歧視,視為惡意,殺!
我們漸漸知道,帶著記事本的 Ruth 每一次殺人都是有目標的復仇,而且都是先杜撰個身份創造個情境(如買家、一夜情、應徵工作),然後在這情境中以對話引導對方露出自己的意識型態,當然主要就是針對懷孕和育兒的意識型態。血淋淋地,我們看見,這些人一開始看見 Ruth 時都是滿臉堆笑又友善,但知道 Ruth 有懷孕時卻馬上變了個人拒於門外,這才讓 Ruth 一次次確認「沒錯,你就是無良割斷社會紐帶的人,殺」。
本片若當寫實就是「向割斷繩索的人報仇」,若當奇幻那隱喻的就是「向無情斬斷孕婦社會紐帶的人報仇」。這些人還真的都是單身,還真的單身了就完全無法接納這社會上的孩子與孕母,只把他們當麻煩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冷冷拒於門外。值得欣賞的是,每次尚未發難前 Ruth 受到一堆表面矯情實質冷血的 pep talks,發難後 Ruth 一定出口惡氣回敬同樣句型的 pep talks,這才是孕媽咪對冷漠社會的快意復仇呀!(至於什麼比例原則罪不至死云云,就把本片當奇幻看,真的都不用在意了)
四殺,電影的殺人動機已鋪陳完整,是原目標六人之一就不用多問,殺!
五殺,無辜樓友愛小孩也同情孕媽是好人,但偏執的心只視為虛偽,殺!但開始反省。
六殺,挑戰你贊助孕母社會到什麼程度,終於承認認為事不關己,照殺!
不過陷入對決時,竟弔詭地逼出對方對寶寶的憐憫乘虛而入,這一殺豈不矛盾?
七殺,六共犯中的主謀,誰知他也有寶寶還給個 pep talk ,棄守不殺!就此算了嗎?
幫寶弒?還是幫自己?
人人都說生育很美好,沒人透露生育很殘酷。有了孩子,你的一切都不同了,本來自由之身再也不自由、本來有自己的夢現在只剩孩子的夢、本來決策為了自己的價值現在決策全為孩子、本來頂天立地不求人現在要鞠躬哈腰渴求支援欠好多人一輩子。這片,則是拍成苦苦撐持光明之愛的母親、被黑暗復仇的胎兒徹底佔據,成為一個不情願的復仇殺手,但每次儘管事前猶豫事後後悔,當下卻一次次完美演出冷靜出刀,光明面漸漸被胎兒的黑暗面吞噬。
生育主題電影中,不知這是不是第一次直言不諱地提出「惡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的詮釋?當然很多惡父母是生孩子下來當自己家業帝國的繼承人或棋子,孩子生下來從不是他們自己;但像 Ruth 這樣人如其名「同情」的人是要以愛育兒的,反而有了孩子後媽媽就再也不是自己。相信許多媽媽都有說不出的苦,會怨嘆懷了孩子毀了一生、會恨孩子毫不付出卻需索無度,但仍無奈地一步步追著孩子走到筋疲力竭,嚴重點就變「寶寶奴」了。
本片醫生耳提面命的都是「寶寶會引領你」,寶寶手冊總說「寶寶會與你對話」,這是現實生育產業的 pep talks,奇幻電影的媽媽還加一句「她伶牙俐齒呢」。這場奇幻七殺就是創傷母親「幫寶弒」,我為你干冒大險賠上一生做了這一切,以寶寶之名憤恨制裁了割斷紐帶拋棄我倆的無情人們;最後孩子出生,天真的臉孔其實一句話都不會講,大夢初醒的 Ruth 終於發現這一切都是我自己壓抑的潛意識。那麼重拾自我的 Ruth 重遇故人,殺是不殺?
整部片自己儼然成了一場正向光明的 pep talk ,要 Ruth 放下屠刀擁抱純真與愛。然而我很高興電影在最後一秒給了完美的結局,重拾自我的 Ruth 既不為黑暗吞噬、也不為光明摸頭,這回總算是自主決定了。
代言底層的怪媽 Alice Lowe
在英國編過許多本土奇幻驚悚電影的 Alice Lowe 自編自演多次後,這次終於初次導演,還特別選在懷孕後期挺著大肚子花 11 天拍完,以保守眼光看來這真是最不良的胎教 XD 不過說不定反而徹底體現她對懷孕生子的觀察與洞見。英國雖然有很多技術上的福利照護制度,譬如片中產科醫生就帶著好意幫了很多忙,但整個社會共同支撐的「紐帶」仍是非常脆弱的、善意微弱甚至惡意囂張。落到生活細節裡,英國和台灣甚至全球處境都不遙遠;也許有人說現在社會先進有許多母嬰親善的設施,但試想一下這些設施的價錢區位與形象,就知道它們和中低層勞工距離有多遠。
這片最能感同身受的當然是媽媽們,雖然看這片對孕媽咪來說實在是很不健康的胎教、養小孩累個半死想來放鬆的年輕媽媽也得不到什麼正能量,但滿滿的負能量也不失為一種另類出口。平常為了自己孩子總是委曲求全、面對社會壓迫不敢吭聲甚至不敢面對的媽媽們,也許來電影這奇幻世界回顧一下壓迫的型態、幻想一下快意的復仇,走出電影院說不定也是一種另類的神清氣爽?
這部電影很低成本、很接近素人、也因此真正接近英國勞工階級的土地。除了 Cardiff城堡前大道與萬聖節派對之外,沒有一個是漂亮的英倫風場景,全部都是破落的英國社會住宅、便宜的郊區幹道旁噪音住宅、幾近荒廢的後院、尤其還選在 10 月底這滿街落葉還沒掃也還沒冬雪洗淨大地的青黃不接季節、搭配庸庸碌碌小鼻小眼口音五花八門的英國底層勞工百態...
Cardiff 擁有許多後煤礦時期的失業威爾斯鄉民、Alice Lowe本人又是從如底特律般的後汽車城市 Coventry 出身,英國最蒼涼絕望的一面都被她捕捉到了。在這些失業率犯罪率俱高的英國衰敗城市中,底層年輕媽媽養不起小孩造成吸毒與家暴等社會問題總是報紙地方版的主要題材。這社會用一堆 pep talks鼓勵妳生養、承諾妳未來,等妳懷孕後再冷笑一聲放妳自生自滅,這豈不令少子化的台灣心有戚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AyVqMlC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