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了《抓狂酒吧》,我對 Alex de la Iglesia 的片型與風格一無所知,沒法多做比較評論。我比較有感觸的倒是西班牙處境,尤其是在 2010-2015這段撙節時期(我最後一次去西班牙是 2015 了,之後的狀況就不熟),這個西班牙像是末日一般,有人是專業中產階級忙著脫產跳船、有人是沒專業的勞工只能繼續認份工作幫國家償債、有人錢越少越愛買彩券賭個翻身夢想、有人躲在少數沒有泡沫化還能生存的產業如觀光與文創中、有人身為罪魁禍首的一份子在房地產與金融業中卻懵懵懂懂覺得事不關己...
http://imgur.com/RsdAQRZ
然而,同一個西班牙也有完全相反的風景,儘管是我沒看到的,但國際媒體也都有追蹤報導部分鄉鎮鄰里的地方互助經濟,既然沒錢大家就回到互助合作交換服務的原始狀態,社區一樣能夠存活、日常生活一樣能上軌道。同一個西班牙是末日地獄還是明日天堂,似乎還要看人心所向,包括個體的信念與集體的選擇。《抓狂酒吧》把一堆西班牙人關在一起、讓外面的無情無臉老大哥玩個半死,應該有很多道德警訊吧?電影呈現了一個基本狀況,並沒有指涉到任何一種現實社會的特定危機,不過我就且當它是在隱喻西班牙這個十年最嚴重的「撙節」吧。
接下來幾段將夾敘夾議回顧本片,同一段中參雜著劇情進程以及我自己腦補的社會隱喻。當然啦,歐債危機、西班牙房地產與營造業泡沫化、以及歐豬四國樽節等環環相扣的問題很複雜,我也不是專業而只是一知半解看報紙認識的,本篇僅提出我的觀察與猜想,恐怕是漏洞百出,只希望能拋磚引玉讓版友們討論分享,試著將劇情意義拼得更完整。
以下劇情回顧兼腦補開始:
無情的歐盟
與世無爭的小小西班牙,正被遠在天邊的歐盟老大哥宰制著一切,渾然不覺,自己做著自己的日常小事,譬如日復一日忙著房地產與營造業,早餐或中午休息上上咖啡店、點份馬鈴薯蛋餅 Tortilla 配咖啡、或加點吉拿棒 Churros 配熱巧克力,相安無事。
這日大難來臨,從遠方爆出的歐債危機,令西班牙跟隨歐盟發展多年的房地產泡沫現形。茫然不知所措的西班牙人乖乖關在一間小酒吧裡,覺得歐盟與歐洲央行應該會來救吧?這不是我們歷年遵循的歐盟與歐元區遊戲規則嗎?
(關於歐債危機,一般見解是歐豬各國自己舉債過高無力償還,不過亦有德國責任說。譬如德國早就透過國內銀行鼓勵過度借貸以養肥歐盟各國市場、以消費德國外銷產品維繫德國經濟;又譬如德國銀行與政客在歐債危機爆發時阻撓歐洲央行干預,毀了歐豬各國資產價值、國內經濟及其償債能力。相關說法雖不流行但也所在多有,譬如以下這篇:)
http://www.independent.co.uk/voices/who-is-responsible-for-the-eurozone-crisis-the-simple-answer-germany-a6771536.html
誰想到,歐洲央行居然按兵不動、歐盟居然要坐等西班牙與其他歐豬經濟崩潰(同時獨壯德國經濟)!你們就乖乖把西班牙問題內部化吧,聽話撙節還你們該還的債,都不干外界歐盟的事,別燒到我們就好;有感染之虞的人你們就乖乖關在酒吧裡吧,聽話隔離消你們該消的毒,一把火乾淨點別燒到外面就好。
被強制撙節的西班牙,一群鄉民能夠合作嗎?先來分你我吧,我們有槍有錢有流動能力的才是老大,債務與病毒都不關我們的事;苦哈哈的撙節呢,都交給你們剩下的負責,誰叫你們率先去幫助別人把手弄髒?乖乖關進資源更少的地下室吃自己,我們可要轉移資產、若無其事移民他國去當歐盟人了。結果西班牙準備棄船而逃的中產以上慘遭凍結,一樣被歐盟一把火犧牲掉。
還留在酒吧裡的苦哈哈西班牙人越撙節越吃緊,被關進撙節地窖連爬都不敢爬出來(敢爬出去歐盟中心德國打工,就變《維多莉亞》與《找不著北》了,不過留在西班牙的就變《再見橄欖樹》),洋芋片與可樂很快吃完,有限的救命疫苗掉到了貧窮線下的底層水溝,狗急跳牆的西班牙人咬牙忍臭全身抹油也要擠進去。
http://imgur.com/jiFrd6K
從這裡開始,五個人配四劑解藥,撙節西班牙有限資源、僧多粥少的窘境與道德辯論才要上演:Trini, Satur, Israel, Nacho & Elena 。
撙節西班牙
每日玩吃角子老虎的 Trini,就如失業勞工錢越少越愛買彩券,渴望一個虛幻夢想。每天在馬德里太陽門廣場都可以看到好多,西班牙欠債越多撙節越嚴,彩券賭徒口袋越緊反而更加狂熱!買彩券賭的,不外就是其他西班牙人撙節到餓死沒關係,若我好狗運只留我活就好。當然,賭徒也只是賭一把可以昧著良心,Trini 就趁一片漆黑昧著良心想淹死別人眼不見為淨,只是重新見光後還是逃不過良心。
http://imgur.com/p103ddM
相對於投機的 Trini,支撐國家基本面的勞工階級代表是 Satur,他們日復一日認份工作、撐持笑臉與人為善扮演好社會角色,不過大難臨頭時被優先犧牲的總是他們,不論是賭徒 Trini還是神棍 Israel 要開殺時都優先拿他開刀。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認份的勞工忍不住時儘管嘴上會開罵 Trini這類投機者,但大難臨頭還是傻傻地講究公平人性,還是傻傻地能貢獻多少就貢獻多少,可敬又可憐。
http://imgur.com/u65AvQF
相較於在泡沫戳破前就很苦悶的 Trini & Satur,顏值很高身材很棒穿著時尚還留著文青大鬍子的 Nacho,顯然是事不關己的文創產業人,平日他們就不是沈重地靠基本勞動換取收入,經濟基本面泡沫化時他還可以一直戴個大耳機,火燒到自己腳下之前彷彿啥也沒發生。Nacho 一方面覺得危機事不關己、另一方面一直高高在上不屑與底層勞工為伍,火燒到眼前時只想著自己掌握權力開關的那把槍。當然這種人也不是壞人,只是承平時沒體驗過生命之重,危難時也挺不起人溺己溺的群體意識,有待別人的良心幫忙打醒。
http://imgur.com/A3Zfv1I
比起這些勞工與文青,酒吧裡率先切割卻被燒死的三個,是咖啡廳老闆 Amparo 退休警察 Andres 與業務員 Sergio ,分別是地主、公務員與中產階級,都是經濟危機時較有本錢與草民切割的人。然而全片更尊貴的中產階級竟是套裝美女 Elena,她可是連這種路旁轉角咖啡廳早餐店都不去的,要不是為了臨時充電大概一輩子都不屑來此與鄉民為伍。看 Elena的穿著、看她走出的大樓、看她與上司互動,雖然電影好像沒明說但我總覺得她就是西班牙銀行業的一份子,如果真如此,那應該算是撙節大地上原罪最重的一位吧?
不過電影很神奇,竟安排原罪最重的 Elena當最天真純善的美女,最仁慈有群體意識、願意降低標準減少劑量以分享所有人,卻也是最茫然不覺的經濟危機共犯之一。片尾犧牲所有人讓她一人逃出生天,這逃出,就不是底層勞工得到正義或小人物得到救贖了,而是人人犧牲也要留著最高高在上的銀行家,回到西班牙水溝外的歐盟大地上,看看你們的世界多麼冷漠害死我們?現在換妳嘗嘗被冷漠對待的滋味,讓妳所有資產被剝奪殆盡、全身髒汙穿內衣遊行示眾,連手機那頭的男朋友看了都不認識,整條街上千百路人只會指點搖頭,只有寥寥一人還願意雪中送炭披件大衣。
http://imgur.com/O87Nuoz
最後,最神祕的流浪漢 Israel 最是矛盾難解,他一方面處處援引聖經,看到死亡與毀滅往往不是緊張害怕而是引經據典面露狂喜,彷彿末世信徒期待上帝洗淨罪惡大地,這間酒吧裡沒有哪個是好東西都死一死沒關係。但另一方面,大難臨頭時他為自己想得最周到、佔據資源佔得最快狠準、犧牲別人犧牲得最乾脆、還擺出一副上帝使者來懲罰罪人的樣子。這流浪漢名字叫作「以色列」,不知有沒有「請上帝懲戒罪惡大地、只留我走向應許之地」的孤立主義?當然,討論到這裡搞不好就要惹上反猶爭議了,就此打住。
http://imgur.com/tuWSyzY
正妹的重擔
結果真正流離的可不是擁有應許之地的猶太人,而是家鄉經濟被徹底摧毀、遠走異鄉自力更生的西班牙人。這兩年類似題材的電影已經很多,包括西班牙音樂小妹到柏林卑微打工的《維多莉亞》、西班牙生命泉源被德國合法巧取豪奪的《再見橄欖樹》、以及西班牙菁英來德國打天下漸漸迷失自我的《找不著北》(也有正妹 Blanca Suarez)... 我們台灣觀眾還不知道的類似題材電影恐怕更多!相較之下《抓狂酒吧》只停留在馬德里金融菁英流連的 Gran Via ,不過對那隱身空中的陰謀老大哥之控訴,呼之欲出。
http://imgur.com/2TGrUnj
當然,經濟學界在探討歐債危機的責任時,德國責任說與歐豬責任說、以及兩者之間光譜上的各種狀況,都有人提出見解辯論。本片很壓抑也很小心,完全沒有一個具體文字或符號指涉歐債與撙節問題,但電影呈現的社會關係與電影所處的 2017 年歷史背景,實在令人(至少令我)不得不往這邊聯想了。
《維多利亞》犧牲一眾鋌而走險的老柏林青年成就一個西班牙小妹、《抓狂酒吧》犧牲所有樽節中道德失守的西班牙人成就一個美女銀行家。這種安排當然不免令人忿忿不平「正妹就是正義」,但正妹活下來不只是慶幸、更扛下了集體希望的重擔,走過這一遭 walk of shame之後,總要捲起袖管來把事做對了。活著往往比死亡還要沈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azqyeYg3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