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也能如此動人──談《牠》
https://i.imgur.com/2ble1tE.jpg
自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很多,但傑出的卻很少。以非恐怖片來說,像《刺激1995》
、《站在我這邊》與《綠色奇蹟》等等,都是廣受好評的作品。而在金最負盛名的恐怖驚
悚領域裡,則以《鬼店》、《戰慄遊戲》、《迷霧驚魂》、《魔女嘉莉》(1976年版)與
《誰在跟我玩遊戲》等片最為出色。
現在,這份清單肯定得再加上《牠》這部電影。
《牠》不只是一部只想嚇嚇人的恐怖片,而是一部確實掌握了原著精髓,盡力把故事跟角
色都給講好的電影。雖然在預告中,駭人的小丑像是搶盡了風頭,但在正片裡,七名「魯
蛇俱樂部」的少年主角才是故事真正的靈魂所在。他們各自面對不同的家暴、過度保護、
霸凌、歧視與忽視等家庭及社會問題,只能依賴彼此間的友情,一同對抗他們孤身難以抵
禦的種種困境。
https://i.imgur.com/1SrFBNY.jpg
更為傑出的是,本片編導將這些元素透過精采細節給不著痕跡地展現在觀眾眼前,藉此暗
示角色們遭遇的問題。舉例來說,其實電影內並未直接說清女主角貝芙莉與父親之間的關
係,但從她購買衛生棉條,到浴室中滿是鮮血、父親卻視若無睹的段落,便在帶出恐怖懸
疑效果的同時,也成為了貝芙莉家庭問題的巧妙隱喻,而她自購買衛生棉條那段情節開始
,便固定會在裙子下加穿一件安全褲的打扮,則更是讓人深思以後,便由衷感到一陣惡寒
的細節安排。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表面上具有神祕力量的邪惡小丑,以全片的內在主題而言,其真面目
則是片中不同社會問題的集合體,除了象徵「魯蛇俱樂部」對於成人世界的各種恐懼以外
,也代表了許多人對於種種社會問題的冷漠及視若無睹,甚至就連片中欺負他人的惡霸角
色,也在小丑這個縮影的推波助瀾下,變成了既是加害者,同時也是受害者的複雜存在。
https://i.imgur.com/bY8a1n3.jpg
這就是《牠》之所以如此打動人心的原因。編導在掌握原著神髓的情況下,將厚達千頁以
上的小說適度刪減(補充說明一下,這部電影其實只拍出了原著的一半故事而已),藉由
將重心放在好好描述角色的方式,使觀眾對這群主角產生高度認同,同時更喚醒一種由於
時間流逝所帶來的鄉愁感,讓人得以投入於電影的情節發展,為自己在「魯蛇俱樂部」的
成員中找到可以對應自我的投射之處,就此與他們並肩而立,共同經歷那場發生於暑假間
的難忘冒險。
《牠》是恐怖片,卻也不只是恐怖片;有娛樂效果,同時更兼具深度;既呈現出恐懼的力
量,亦述說了信念的強大;在讓人彷彿重返童年的同時,卻也娓娓道來我們告別童年的經
過。
這就是《牠》,一部讓你驚訝於恐怖片也能如此動人的精采佳作。
文章連結
https://goo.gl/6CB2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