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abax (歐陽盒盒)》之銘言:
: 看看侏羅紀公園的恐龍
: 以前星際大戰的場景
: 這些都是實體特效
: 比較起現在超昂貴的CG技術
: 怎麼看都覺得假假的
: 但是這些電腦特效明明做的很逼真了
: (JL除外)
: 似乎大腦就是在告訴你這些是假的
: 但是以前都不會這麼覺得
: 那個異形那個恐龍還是很真很可怕
: 為什麼呢?
: 單純長大了而已嗎?
因為 曾經滄海難為水
在古早的年代,大家對於實體特效所能達到的境界,大概就是從日本的人穿布偶所製作的
特攝片,進化到最後侏羅紀公園裡所剩一半的仿真模型.
你進電影院看鹹蛋超人在東京街上打怪,看變蠅人從噁爛的臉裡孵出來,到魔鬼終結者
裡T-800被燒到只剩金屬結構還在追殺女主角的同時,並不會認為
"現實世界裡真的存在這種東西"
你知道那是化妝或是道具做出來的效果.
所以大腦是從一個你當時有的技術水準,來判斷電影中看到的特效"是不是夠真?"
後繼每出一部電影用了不同的技巧來達到之前沒辦法做出來的特效時,大腦就會自動拿
之前的經驗來比較...
所以當時看了大製作電影中的特效時,會覺得 "哇賽,這特效真厲害,簡直跟真的一樣"
當你願意接受"那就是特效做出來的",自然就會更願意融入電影的劇情裡,隨著導演的
手法入戲.
===============
侏羅紀之後,不僅現實世界不存在的東西都可以用電腦特效做出來,就連現實世界存在的
東西,有時為了節省成本或只是為了方便後製,乾脆全部用CG來表現.
大到洪水淹沒整座城市,小到郵差身上的衣服顏色,都"可以"是CG的結果.
從此電影就跟動畫分不開了...
現在大腦裡的基礎,就是"什麼東西都可能是CG"
而現今的差別在於它的動作夠不夠擬真.
造成看電影時,即使用全CG再做一部鹹蛋超人東京打怪獸,觀眾的胃口也不再會僅止於畫
面裡有超人和怪獸把大樓撞壞,反而會更喜歡研究鋼筋水泥碎得對不對,窗戶裡的人有沒
有跟著跳樓這些細節而不停的出戲.
===============
舉個貼身的例子好了
BBS
古早只有純文字單色界面,用文字拼出一個圖片,這個當時超屌的...
使用者在終端機上看到了"圖片",雖然知道那是文字符號組成的,但就是覺得....屌
後來有了彩色螢幕,有了www,使用者習慣了影像聲音的界面,再回頭去看BBS的ASCII圖
就覺得只是趣味,而不會再有它當時"真"的那種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