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12030009-1.aspx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台北3日電)台灣與印度的文化合作潛力大,印度駐台代表史達仁舉電
影為例,印度電影一年有50到60部是在海外拍攝,他認為,印度電影來台取景拍攝,「是
有可能的」。
寶萊塢電影風靡全球,印度台北協會會長史達仁(Sridharan Madhusudhanan)接受中央社
專訪談到文化交流時表示,台印之間的文化合作有很大的潛力。舉例來說,印度每年製作
產出1600部電影,其中50到60部是在海外拍攝。
「印度電影來台拍攝是有可能的」,他舉例,印度情歌以阿里山為背景,或是印度古典舞
團表演的背景是台南美景,隨後再將場景拉到台北、墾丁、花蓮,這都是有可能的。
「事實上,(台印)雙方鼓勵這個想法」,史達仁提到,有些來自印度的電影和電視製作
團隊近期也來台灣訪問。
此外,他說,印度台北協會今年也在台灣舉辦許多大型文化活動,包括與新北市政府合作
首度舉辦印度春祭慶典;與台中市政府合作舉辦商貿文化論壇;與故宮博物院合作,首次
舉辦「印度光明節」活動。
除了促成許多推廣印度文化的活動,更特別的是,史達仁於今年4月參加9天的媽祖遶境活
動,親身體驗台灣民俗文化。
來台已滿一年的史達仁分享,他透過旅遊、參加節慶活動、接觸不同領域的台灣人民,體
驗台灣文化。他發現,雙邊文化有許多共通性,包括佛教、廟宇等,也發現原來有很多台
灣人喜愛印度電影、音樂、舞蹈,以及印度美食。
談到參加媽祖遶境活動,史達仁說,他從台中大甲出發,沿途走過彰化、雲林、嘉義,再
走回大甲。他形容,與數千名台灣人一起參加遶境活動,看到許多美麗的廟宇,見證傳統
儀式,品嚐當地小吃,是很特別的(remarkable)經驗。除了粽子,他還吃了紅龜粿、草
仔粿等小吃。
在9天的遶境活動裡,史達仁刻意保持低調,幾乎很少人知道他外交官身分。他說:「很多
人以為我是觀光客,也有些人以為我是老師。」
對史達仁來說,跟學童聊天,以及和信徒一起睡在人行道上,都是很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