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用一下我喜愛的文學家,托爾斯泰的創作觀點,一個故事裡每個角色都有其靈魂,有
時
: 而血觀音給我的感覺太像是,後期有些角色的行為太是編劇硬寫出來,精雕細琢的人工
安
: 這也是我下這個標題的原因之一。
我覺得這段才是原po的重點
前面的道德標準只是在拆解棠夫人的角色特性
是說我當初去看臺南首映,看完之後我也相當驚艷,也會擔心這麼好的國片場次都被正義
聯盟搶走怎麼辦(XD)
但看完之後我一直覺得我心中有個癢癢的地方一直沒有搔到的感覺
看到原Po的文章就突然止癢了
我覺得很多角色的人設前後有差距
很多人說這些角色在故事中有埋伏筆,所以可以看的出人性的變化
但這些所謂的伏筆有點過於工具化
就像末日列車裡各種慢動作鏡頭
各個伏筆出現時太過於明顯
像是筆記本的螢光筆痕一樣,突兀的出現在劇中
而這些伏筆通常可以有很多種解釋方法
而編劇就可以在後面隨機挑一種方法來用
這種感覺就像做披薩一樣
你先想好一個角色的結局在填滿角色經歷
就像
先做好一個披薩餅皮,在放料
披薩的內餡在多也沒辦法超越餅皮的範圍
而血觀音給我的感覺
就像把突然想到或是忘記留位子的餡料給放在餅皮外面
這樣又大又漂亮
但因為它結構鬆散,所以無法像正常的披薩一樣拿起來吃
這樣埋的伏筆會讓人覺得很不警慎
而且你一開始角色就是畫這一個大小的餅
你要把額外的餡料放旁邊,可以
但很突兀,而且很取巧
差不多是這樣
對了我最喜歡棠寧放手那段
看他放手那一刻真的Hen感動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17-12-05 13:08:00沒錯。劇情的推展是透過刻意設計而非人物的性格使然這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缺點...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3:44:00推,敘事上導演是利用角色布局,不是順著角色的生命去走,因為他根本的想法是批判他們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7-12-05 13:44:00那應該去看紀錄片而不要看任何有劇本的劇情片才對,不然再怎麼把情節寫得平淡自然的劇本,都只是一種虛假。"順著角色的生命去走" 除非角色活在劇作者外,哪來生命?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3:50:00那是對角色的尊重,楊德昌、侯孝賢拍片前花多少時間去研究他們的對象?要如何「真實」重現而不是利用角色達到自己的目的。楊德昌也很愛埋伏筆,但他會從頭檢視劇本把任何能找到bug的地方去掉。自然與真實不是只能發生在紀錄片,你誤會大了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7-12-05 13:53:00台灣這幾年國片漸漸與台灣電影新潮流切割,也算好事~~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3:53:00基本上觀於觀音的「矯」,我已經寫過一篇。這裡我就是單純認同此篇看法。新浪潮不代表票房毒藥,初期的新浪潮都是票房高潮片。我認為血觀音很精彩,但也有它控制過當的地方,討論是進步動力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7-12-05 14:01:00楊德昌才是控制狂吧??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14:10:00利用拼湊 加壓的方式 利用角色情節呈現創作者 也是一種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4:10:00是!「一一」就是埋和收包含演員都控制到不像控制,化有跡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4:11:00爲無跡,不是不能控制,控制的差就會干擾觀眾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14:12:009:8 其實有一點是你提出的 就算他刻意 造作 干擾但評審其實有明顯的感受到 這是楊雅吉吉的東西不過如果以作者風格 實踐最深刻 還是張艾嘉的相愛相親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4:16:00不只是觀音啦,大佛、月球也很干擾,相愛會再去看:)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14:16:00要新浪潮 其實楊雅吉吉跟許肇任合寫的逆女 雖然很情緒但你回到丁天使的身分 她眼中的世界 不都是這樣子雖然是改編小說的電視劇本導演是柯一正 要把三個女人 跟政商拍得很溫 也不是不行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7-12-05 14:21:00台灣新潮流對國片的貢獻,值得懷念,但不需要再留念~~新國片就讓他有新國片的樣子,不然當年李安橫空出世時身為侯導瘋粉,也覺得推手跟喜宴很媚俗~~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14:23:00其實這兩部最佳劇情片 也都是重組阿 只是有個特別的中心意涵 輕鬆+愉快先去除 四部當中 最純 就是嘉年華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4:48:00沒有要回到新浪潮,簡單而言就是技法還有更精進的空間。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7-12-05 14:51:00楊侯那一套,當年一堆人學,但是都拍不好,觀眾也不愛~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4:56:00「新國片該有的樣子」是什麼樣子XD?就要像血觀音?張作驥、詹京霖、陳哲藝、陳潔瑤...台灣還有很多優秀的導演。提出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14:57:00回過頭看推文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4:57:00反對立場就要被說回到過去,那不就是楊雅喆所反對的「控制」?
看你這篇我大概知道我要看的時候一直覺得有些地方不自然令我出戲的原因是什麼了不過這版怎麼對覺得不好看或不滿意有自己想法的地方這麼嚴格 這篇又不是沒講出原因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5:13:00回book.是,但以這種方式所帶出的反省深刻嗎?版上的討論一窩蜂在那鑽「懂不懂」,的確是一部很「尚智」的片。雖然導演是批判棠把眾人當棋子,但導演也用同樣的手法把角色當棋子,以同樣手法搞批判,很容易讓觀眾造成一種「哇這樣好高招」的錯誤重點,事實上導演要強調的是「別墮入無愛的地獄」,但從反面刻劃入手,重點變成「最後還在笑的最高」。也在過程中多少讓人崇尚棠的高招。看了一系列推文後,覺得血觀音的粉絲控制慾特別強,特別容不下一絲批評與反省,是否也是受到劇情的暗示呢?
導演淡化了事件本身 或許讓有些人覺得轉折太刻意吧楊秀卿過場說書交代 淡化了血腥和背後黑暗的糾葛 把黑暗的政治事件 用通俗狗血的民間敘事體呈現 是種雙重諷刺 省略了脈絡確實讓觀眾覺得被強迫接受這些惡意情節
推文一路看下來只是看法不同而已 別人不認同你就說人家不容批評
當然我個人是很喜歡 因為楊導就是個憤青 XD 他這樣的作法本身就是在激化觀眾對於政治的關心和反思覺得喜歡血觀音的人不是控制慾強 而是比較相信陰謀論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15:25:00sleepyrat不是血觀音迷吧 只是卡在新浪潮不該出現其實從原案只是個類目擊者的 追兇片 變成藍色蜘蛛網台灣奇案 到其實 原本沒有說書人到有 都可以看到事實上楊雅吉吉拍的擬真 違章天堂 冏男孩都試過了這樣好高招 也是一點啊 只是要用你說 角色的內心就是他們的日常 除了賣女兒 媽媽歌星外 白手套手法都沒有很難 所以也才有剪接救了影片 跟文淇鏡位好強的說法 導演把所謂的擬真 都擺在後面了....比起楊 他朋友的作品 易智言更為控制吧XD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5:49:00易智言,沒必要討論XD我仍然強調的不是不能控制,而是控制的技巧要再鍛練,那才是真正「乾淨」的控制XD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15:52:00我覺得比較像是念頭吧 大佛有他的時代意義 但楊凸顯了這種高端家庭的一點乾淨 也是優劣吧 只能說楊雅吉吉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17-12-05 16:25:00楊德昌的一一就是控制到很干擾啊,所以是我最不太喜歡的一部。血觀音整體就是走比較浮誇的玫瑰瞳鈴眼風格,我反倒覺得沒什麼不好
作者:
millyyuri (millyyuri)
2017-12-05 16:39:00新浪潮根本就是拖垮現今國片以及一堆電影工作者的亂源!!
說書串場你要說他刻意 他也不會否認啊 那就是刻意的阿所以你是我不喜歡這個手法是嗎打錯 所以你不喜歡刻意的手法 是嗎?不過我倒覺得這種手法很台灣味 很酷!就像寶來烏一樣串一些歌舞 那是印度的味道 有些人也覺得突兀 而且非常不喜歡歌舞串場 個人喜好而已
猜測楊在創作過程中一直希望避免變成三民八點檔,反而變得與角色過於疏離,敘事也特意破碎,所以讓人有平面化的感覺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18:06:00我還是覺得是麻醉風暴2 只是出資方沒有粗暴到大雜燴
其實都是是楊的老問題了 GFBF就是劣化版的頤和園 血觀音直接走八點檔風 反而沒那麼突兀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9:28:00劣化的頤和園,怎麼有點傳神XDD看一下許鞍華的千言萬語,會覺得BFGF是扮家家酒
沒看過千言萬語欸!好我要去找自然不見鑿斧不是什麼新浪潮專利,而是一種常見於普世頂級電影的說服技藝。台灣憤青導演多得是:鄭有傑、鄭文堂(憤中?)、黃信堯都是積極跑街頭的社運咖,連侯導都剃頭為原民請命過, 擅長的部分不同,風行水上的功力也不ㄧ,楊風格有了,要再進一步、或挑戰外國影展,這點確實是值得加強的部分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7-12-05 19:41:00GFBF風格搖擺不定,血觀音擺明了台八風反而出色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19:45:00感覺只雕劇本 會比編導一把抓有利鄭有傑的爆炸1 2落差有如外太空鑽入地核一樣的難過還不如許肇任老老實實 根本亂拍之實境秀說到國外影展 其實我很訝異會從釜山亞洲之窗出發GFBF雖然三人都很好 但我也只記得張書豪的許神龍但那角色難度太簡單了 遠不及柏蒼(一直離題)
作者:
meoww (qj )
2017-12-05 19:56:00推許肇任,導戲超幽默XD推cc,導演的第三部長片很重要,希望楊未來有能力攻歐洲一級影展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19:59:00從電視起家的導演 好像都有貪多的狀況....可能還是要有非金鐘劇的取向 電視電影去練....你看今年人生劇展全掛 只剩告別(但我覺得很虛)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7-12-05 20:01:00那只能蔡明亮了,真正混過台劇八點檔的國際名導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7-12-05 20:06:00鄧安寧也是掛了 明明電視劇實力比葉天倫好雖然講很多 電視劇 但電視劇跟電影 本質還是不同的你看川流在這個電影競賽 就算拷貝假設一開始就做嚴格看細微 還是有一點痕跡 所以曾英權也要注意
可能有人覺得正是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害慘台灣電影(?
作者:
silense (寧靜的韌性)
2017-12-05 22:51:00我也喜歡放手的地方
作者: loveshelva (面紙) 2017-12-06 00:08:00
還滿能體會你的比喻,覺得滿貼切的:)放手的時候真的感動,差點哭出來QQ
作者:
luvfilm (luvfilm)
2017-12-06 12:58:00非常同意原po 人設有著砂鍋大的刻意感跟工具化
在看的時候真的有這種感覺 伏筆埋超淺 一看就覺得有後續 整體好看 但沒有令人驚訝
作者:
miiac (miia)
2017-12-07 11:31: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