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血觀音看台灣電影的缺點

作者: linbasohigh (哭哭小隻飛天豬)   2017-12-07 23:54:25
※ 引述《ttmb (耶? )》之銘言:
: 血觀音好看 就不多說了
: 但我認為 血觀音還是反映台灣電影一些典型的缺點
: 那就是 把話說太明 然後太刻意
: 我認為比較好的呈現方式
: 是要透過討論反思 才能得到答案 有時候反而後勁才會更強
: 比如說 棠寧是棠真的媽媽
: 這個電影中 表現得太刻意
: 有人會吵架說 妳好厲害呀 才讓女兒變妹妹嗎?
: 我覺得有點刻意
你要考慮到會看這片的客群…
很多都是經常接觸綜藝跟本土劇的觀眾,
就如同那些節目的通告藝人一樣,當提出一個比較有話題性的答案
就要馬上裝出“天啊怎麼會“、“哇,太誇張了吧!?“、“沒錯,真的꜊在加上大字標等等
直接的營造氣氛,
這樣做的好處是,
可以快速簡單的拉出觀眾情緒
讓觀眾能持續注意下面的發展
也因為這樣長期的刺激
讓這些台片也能用便宜就有效的方式
帶動觀眾情感。
還能讓他們印象深刻
簡單來說就是廉價狗血,便宜,直接,快又有效
台灣接受度又高,讚!
而國外大概就是一些廉價影集
(例如斯巴達克斯這種充斥大量瞬間死亡與性愛場景等)才會出現這一現象。
但在大型愛情、文藝等電影上,
歐美的經驗就成熟許多,
在音樂上,會在精彩點之前與之後,分多段慢慢的融入,但這非常費工
因為要經過多次的劇本與音樂人的討論
導演多方面音樂的底也要夠
動畫片因為在人物與環境營造上能有較高的修飾性與劇情配合度,這類型電影(例如迪士尼電影風中奇緣)
就蠻常使用的,運用手法也很精湛。
而在劇情上,以格雷為例
該片在許多與主軸似乎不是很相關的女主與男主的日常生活舉動,
其實會累積到一個段落後,在主軸爆發時加以帶入,讓觀眾在接受與引導情感時能思考到更多面向
這很吃編劇/導演/演員等的日常經驗與生活觀察
在整部片的時間長度上也要拿捏的恰當不致過於無趣。
而這種劇情細節上的反例,就是台劇常出現的,今天結婚,隔天就接到老公被車撞死的電話
沒甚麼鋪陳,單純為了強化觀眾情緒與接下來的劇情,能達到印象深刻就好。
另外在情緒的表達,歐美劇情已經非常少用像是賞巴掌,瘋狂大吼大叫來傳達
但台灣卻跑出吐人口水這種與現實算是非常脫節的舉動,夠直接、狗血
…這真的很奇怪
雖然台灣不是人人有槍,但看美國電影,男的一生氣就拿槍轟人或對著自己腦袋開槍
你不會覺得突兀
但你看美國人因為情緒而吐人口水的電影橋段,幾乎只剩下搞笑片會出現,因為假到想笑啊
而用在正常劇情……就真的太出戲了…
最後是文藝與情感類型電影最難表達的東西
也就是單純畫面與音效
或是語言上的雙關與單一詞彙所表達的”韻味”
(語言類來說,國外最常運用在meme 圖上,
常常一句“Nope”,就能讓人印象深刻)
台片其實曾經嘗試加入過,
(像是電影桂綸鎂常出現的一些無聲畫面)
韻味有做出來,也令人深刻,但成效不佳,
觀眾的注意力很難在那一刻做出反思,
(或是日後回想時難與劇情做連結)
結果變得像是很中二或是做作,
(也可能是臉的關係,個人覺得
像是男星劉德華/金城武單拍臉或許能當電影封面,但這畫面要演出韻味就很難,
而劉青雲或是黃秋生這些臉上較帶有故事性,這些畫面則能讓人看完電影後留下印象)
此外劇情上的強度太強或太弱
在觀眾還莫名奇妙的時候,
畫面的營造也難留下韻味。
另外歐美劇情片常出現的表現方法
像是劇情到一段落,無聲的關門畫面加上單純的關門聲
(日本這種橋段發揮的最好,雖然都是用在恐怖片上…= =)
老派一點的就是拍拍天空的鳥或是飛機,
(神鬼戰士最後男主角與隨風搖晃的麥田的畫面也是有,雖然不強烈,但麥田=歸鄉這樣的含義卻容易讓人理解)
簡單但能引起觀眾的許多情緒與反思的韻味
可以提高劇情注意力與印象
也常能給電影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
總結來說
背景音樂(非主題曲)、
片中能引起共鳴的小細節、
劇情中的段落韻味
這些都是台灣電影還有許多進步空間的地方
當然,觀眾習慣也是一個主因
但拍的夠到味,能引導台灣電影觀影習慣
才是根本之道
一昧的拍黑幫電影或是單純在情緒上灑狗血但劇情簡單到爛的電影,雖然票房不會大虧
但也只會讓台灣電影市場裹足不前
個人覺得台灣電影,
在尋找年輕新一代台灣主流電影類型還在嘗試摸索期。
新加坡的軍教片與泰國的勵志型電影是這幾年亞洲電影已成功的例子。
私心希望別像日本那樣,為了票房,
整個電影風格大量傾向無厘頭、只找高人氣工作人員或演員做噱頭的大爛片
台灣導演加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