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歐洲電影前進奧斯卡,這回出了什麼牌?

作者: sandrinelin (桑德林)   2017-12-12 22:07:22
歐洲電影前進奧斯卡,這回出了什麼牌?
文章連結
https://goo.gl/tVrMcV
今年的歐洲電影獎得獎名單剛出爐,由瑞典電影《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締造6
項入圍、6項全中的漂亮成績,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喜劇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
佳男演員、最佳電影設計獎項,而在目前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競逐中,歐洲又派出了
那些重點參賽片呢?
法國代表:《BPM》(120 Beats Per Minute)|台灣明年2/14上映
不意外地,在外語片的提名歷史上,法國自1956年外語片成為競賽單元至今,以37次入圍
創下最高次數,只不過從1992年的《印度支那》(Indochine)獲獎之後,就沒再把小金
人帶回家過了,而今年派出講述1990年代法國愛滋平權團體如何對抗政府及藥廠的電影《
BPM》,挾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強勁聲勢下,有機會寫下第38次入圍紀錄,端看片中L
GBT議題的動人情感與真實背景,能不能打動評審的心了。
義大利代表:《皮歐登大人》(A Ciambra)|台灣上映日期未定
和法國在外語片獎項呈現超過半世紀廝殺的宿敵義大利,中獎機率可是第一名,自1956年
以降曾抱回小金人高達11次,有趣的是,繼《絕美之城》(The Great Beauty)在2014年
獲獎後,去年義大利曾大膽派出紀錄片《海上焰火》(Fire at Sea)參賽,最後卻在外
語片項目連提名都沒拿到,今年再次以社會寫實風的《皮歐登大人》叩關,本片敘述吉普
賽少年的成長經歷,同樣是非傳統能受到矚目的路數,以目前稍弱的聲勢看來,想獲得提
名頗有難度。
瑞典代表:《抓狂美術館》|台灣明年1/19上映
本片與法國代表《BPM》同樣從坎城竄起,熱度一路延燒至歐洲電影獎,片子集諷刺幽默
於一身,勇奪坎城影展金棕櫚獎,說到本片不得不提導演魯本奧斯倫(Ruben 珺tlund)
的前作《婚姻風暴》(Force Majeure),該電影曾在2014年獲廣泛好評,但隨後在奧斯
卡的提名結果痛失一席,可見當時評審們對這樣冷冽的諷刺喜劇似乎不太買帳,而這回長
達140分鐘的《抓狂美術館》是否能「扭轉情勢,重回評審懷抱」則成為有趣的觀察點。
奧地利代表:《完美結局》(Happy End)|台灣明年2/9上映
曾以《愛慕》(Amour)為奧地利拿下外語片獎項的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
,今年也再次參戰,新作聚焦在法國中產階級面對難民潮湧入的恐慌不安,導演更坦言部
分劇情受真實事件所啟發,儘管電影有影后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的星光加持
,但憑目前的熱度要擠進提名之列,則要再加把勁了。
德國代表:《烈愛天堂》(In the Fade)|台灣上映日期未定
導演法提阿金(Fatih Akin)2007年的作品《天堂邊緣》(The Edge of Heaven)曾為德
國出征外語片項目,該片敘述德國人與土耳其二代移民的命運糾葛,而這回新片則描述一
位女性在庫爾德裔的先生與兒子同時命喪炸彈襲擊後,對這起新納粹(neo-Nazi)的恐怖
攻擊展開復仇。電影宣傳至今,女星戴安克魯格(Diane Kruger)在坎城一舉封后的精湛
演技,無疑是本片創造話題的最大亮點,接下來就看能不能順利助攻片子入圍奧斯卡了。
瑞士代表:《老娘要革命》(The Divine Order)|台灣上映日期未定
同樣是抗爭,想來一場八卦點的革命嗎?瑞士本次推出的《老娘要革命》正是述說70年代
保守觀念下,一群女人捍衛女權當家價值觀,並要求要有選舉權的故事。本片面世的時間
點正巧呼應好萊塢沸沸揚揚的性別平權爭議,也可與今年青春少女《淑女鳥》(Lady Bir
d)、勇往直前《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還有自己女兒自己救的強悍媽咪《意
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 uri)的堅強女子們擺入同一陣線了。
匈牙利代表:《夢鹿情謎》(On Body and Soul)|熱映中
別忘了這位柏林影展的金熊獎得主,《夢鹿情謎》敘述了一對在屠宰場中工作的男女,靈
肉之間如夢似幻的愛情。本片獲得Netflix(網飛)青睞,在上月將北美權利買下並預定
明年2月上線播映,儘管片子詭譎的畫面與緩慢步調引起兩極評價,在目前獎項的表現上
仍然不俗,但若真要贏得奧斯卡評審們的廣大認同,恐怕還有些難度。
比利時代表:《Racer and the Jailbird》|台灣上映日期未定
導演米榭侯斯康(Michael R. Roskam)在2011年的作品《牛頭悲歌》(Bullhead)就曾
代表比利時參賽,當時他還親自飛至美國跑宣傳,而後在2014年的作品《錢藏凶機》(Th
e Drop)對好萊塢影壇來說也並不陌生,此次新片則描寫一位黑幫份子與女賽車手的愛情
故事,與其他外語片相比商業氣息較濃,儘管評價普通,兩位演員《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艾黛兒伊薩卡普洛斯(Ad鋩e Exarchopoulos)與性格
男星馬提亞斯修奈爾(Matthias Schoenaerts)的搭檔仍星味十足。
波蘭代表:《神秘獵殺》(Spoor)|台北電影節已放映
導演安格妮茲卡賀蘭(Agnieszka Holland)曾以1985年《憤怒的收穫》(Bittere Ernte
)、2011年之作《在黑暗中》(In Darkness)兩度入圍外語片五強名單,這回帶來的驚
悚黑色喜劇,改編自驚悚小說,探索了人類獵殺的貪婪世界、及動物屬靈的復仇傳說,被
認為是另類的警世競賽者。
挪威代表:《Thelma》|台灣上映日期未定這部在影評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
拿下91%好評的電影,被視為搶進入圍名單的大黑馬,有意思的是,媒體對《Thelma》的
多一層期待是能成為第一部搶金的「蕾絲邊驚悚片」,電影敘說一位女學生搬到奧斯陸,
並愛上她的女同學,同時發現自己擁有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而談到挪威當時選擇本片參賽
的原因也饒富意味,曾提到本片體現了當代社會對於「女巫」角色的重新定義,十分引人
好奇。
在強敵環伺下,法國、瑞典、德國這三位老大哥的態勢看來較為穩定,但匈牙利、波蘭、
挪威以黑馬之姿突襲成功也不無可能,這份外語片入圍名單將在近期逐步開獎,從9強到5
強、到最後登基的路上,片單精彩可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