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在各方面都超出我預期,而且應該在電影院看的電影。
不論是重現還是翻唱,音樂真的很棒啊!
雖然我昨天看的時候人不多,但大家都坐到片尾結束才走。
劉以豪和宋芸樺以及其他配角,甚至爸媽的表演,不論是聲音、肢體、互動,
在高中時期以及38歲時都能夠完全消化他們的角色。
看到郭靜純我好驚訝啊XDDD
特別喜歡宋芸樺跳舞的片段,
讓我想起了她在"所以我停下來"MV裡的表現,
充分展現她吸引觀眾目光的魅力。
誠如許多人的文章說的,我也預期應該是另一部青春校園片,
但電影說的是失敗的夢想與人生抉擇的故事。
如果預知了夢想導致了失敗的人生結局甚至死亡,
十八歲當下的這個夢想是否還有實踐的價值?
有些人認為這部電影張雨生的部分太少,另一群人認為這部戲只是在消費張雨生。
但恩佩的故事其實就是張雨生啊...
作為歌迷,如果穿越回1997年,你能為你的偶像、你的朋友做些什麼?
穿越也是汪正翔自己的自我救贖之旅。
從一開始想要改變結局,後來領悟結局的掌控並不在自己手裡,
他唯一能做的是改變過程,真希望他當初可以把所有的玉蘭花拿走,嗚嗚。
賣玉蘭花的婆婆台詞寫得精要,整部電影轉折流暢,毫不拖泥帶水,
不看到最後一刻,觀眾不知道結局是什麼。
作為一個錯過親歷張雨生時代的人,
對我來說這部片很誠懇,
他不只是獻給張雨生,也是獻給一直記得張雨生歌迷的電影!
那些受他本人、歌曲影響的人們,
就跟在逐漸發生在李恩佩、汪正翔身上的改變一樣,
希望能活得不留下一絲遺憾。
因為沒有經歷過張雨生的時代,
我只能從文字影片知道他的影響力,
我反而認為還可以"消費"的更多,
曾經看過報導說人的情緒有二十種以上,
其中一種是懷舊,通過重新經歷舊時代的人事物,
觀眾因為同時認知到失去與重新獲得而獲得幸福感,
如果對張雨生不熟悉,可能就會比較難感受到角色以外的情懷,倒是有點可惜了。
但話說回來,張雨生的歌聲、歌曲在20年後仍然歷久彌新,實在很厲害。
雖然沒有哭,但我在戲院裡起了好多次雞皮疙瘩,
推薦給喜歡校園片的人,看看如何從不一樣的角度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