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說,黃熙是楊德昌之後難得把台北拍得那麼好的導演。
確實如此,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的鏡頭語言。捷運、高架橋、地下道、老公寓,台北再日
常也不過的風景,在精巧而別緻的鏡頭設計下,捧入手竟能透出縷縷微溫,而非水泥巨塊
了無生氣的凍寒,所謂台北的「溫度」,莫若如是。我尤其喜歡幾個識別度十足的場景,
那不只是專屬於電影的場景,更是屬於台北這座城市所獨有的標誌,不需要台北101,俯
拾皆是的街景才是真正生活所經。
但相較於技術上的傑出表現,電影的文本便顯得單薄許多。強尼與凱克的意象我相信原本
在劇本中應有更多著墨,可惜呈現在電影中時,卻需要很多觀眾自行的琢磨、想像,才能
拼湊出一些片段。同樣的問題也反映在主角群身上:無論是瑞瑪、柯宇綸、黃遠的角色,
都留下過多空白,使人物始終停留在模糊的輪廓裡,也讓某些突然一句話補述出的設定,
顯得鑿刻痕跡十足。在情節上,整部電影似乎也沒有明確丟出什麼問題,於是當然最後也
不會有什麼解答。對劇中人物來說,就像是單純的生活剪影,並沒有因為經歷這些電影情
節,而在劇終時有任何樣態的改變。
導演自己在映後QA中提到黃遠的角色,相較於瑞瑪及柯宇綸的實來說,挑起了所有空的抽
象概念重擔,而這就不得不讓人拿今年更為傑出的《大佛普拉斯》來做為比較:同樣都是
二實一虛的角色,《大佛》中的菜埔跟肚財,人物刻劃飽滿立體,跟張少懷的釋迦對照鮮
明,也讓三個角色能達成原先設定上賦予的任務;但在《強尼·凱克》中,無論徐子淇或
張以風,從頭到尾都還是處在渾沌不明的狀態之中,跟黃遠的李立便拉不出界線,自然也
發揮不出原有的作用。
純論演員的表現,柯宇綸一直是我覺得擁有一種獨特氣質的演員,那種特質我始終無法定
義是「文青風台客」還是「台客風文青」(?),總之這種帶有仙氣的草根味很對我的胃
口,也因此雖然這不是他最好的一部(夢中仔跟菜脯最高),但我還是頗為喜歡。瑞瑪˙
席丹自然純熟的演出則完全不見新人生澀,雖然今年的金馬獎最佳新人中我更喜歡蔡凡熙
的表現,但瑞瑪得獎完全沒有問題,期待她未來其他作品的表現。
http://flattire010131.pixnet.net/blog/post/22432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