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開始,就有希望!

作者: psychodelic (love psychodelic)   2018-01-19 04:40:30
網誌有圖好讀版
http://myhystericalove.pixnet.net/blog/post/47752290
一名大學生在偵訊過程中猝死
警方回覆輿論質疑:「只是拍一下桌子,那孩子就死了」
1987年,22歲大學生朴鍾哲在警方的偵訊過程中暴斃身亡。警方要求立即火
化遺體,值班的崔檢察官卻覺得事有蹊翹、堅持驗屍,警方與檢方雖同屬政
府部門,卻開始激烈攻防。原先接收到政府要求,統一依循官方立場報導的
記者,嗅出不尋常氣息,不畏懼壓力,堅持抽絲剝繭,在檢察官故意釋放消
息時,鼓起勇氣揭發朴鍾哲遭水刑致死的刑求慘劇,且審訊此案的「治安本
部匪諜搜查處」朴處長不斷企圖掩蓋此事,在發現消息已無法壓下時決定切
割棄保,要求自己部門下屬出面認罪止血,壓制輿論譴責。
另一方面,1979年發動政變上台的全斗煥軍權政府,面對學生為首抗議軍人
獨裁的一連串活動,開始採取強勢鎮壓,導致1980年爆發的光州民主事件。
從1979到1987年間,越來越多的學生與民眾,透過一次次衝突與運動,要求
軍政府改革開放,以平反光州事件並開放總統直選,這個夢想卻在總統全斗
煥以維護國家安定為由,在電視上發表演說意圖延長專制而宣告破滅。
焦頭爛額的朴處長,一方面持續搜捕四處逃竄、被視為帶頭動搖軍政府實權
的民運領袖金正南,一方面還要處理不斷延燒的朴鍾哲刑求致死案。早年從
北朝鮮出逃到大韓民國的朴處長,心中有著堅定反共的愛國火焰,讓他殲滅
匪諜的信念從不動搖,且拼了命維護專制的全斗煥政權,將之視為帶領國家
反共的希望。一個意外死去的大學生,將所有人的故事牽連到了一起,同時
催生了隨後發生、在韓國政治發展史上重要的六月民主運動。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講述了1987年發生在韓國的關鍵案件,一個大學
生之死掀起了國家的政治改革浪潮。去年高口碑高票房的【我只是個計程車
司機】,同樣描寫重要的民主運動歷史事件,但【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選擇了不一樣的講述方法。【我】片描寫在光州事件期間,一個與民主運動
八竿子打不著的市井小民,從漠然無感到身涉其中,並且詳細描寫了主角對
於政治心態上的轉變,他也許不懂光州事件訴求的是什麼,卻本於人性的善
良,起身反抗暴力壓制與不義行為。
而【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則從眾多小人物的故事開始堆砌,大學生死亡
、檢察官扛住壓力查案、記者禀持尋找真相的信念持續挖消息。另一端,獄
警幫作為政治犯被關押的知識分子,偷偷傳遞消息給潛逃的民運領袖金正南
,覺醒的大學生李韓烈,則透過組織校內團體、積極參加民運活動。
作為故事中間橋樑的,是朴處長跟女大生妍熙。一個遠離政治,單純天真,
一個身處中心,機關算盡。朴處長脫北來到南邊,對於過去悲慘生活的恐懼
厭惡,導致他堅決抗共的愛國立場,他認為自己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
維護國家主體安全,也堅信愛國的信念會讓他一直走在正義道路上,因此一
切不在此道上的舉動,都被他視為是推翻國家的陰謀行為而嚴厲對待。

但對於年輕單純的妍熙來說,政治太遙遠了!她跟所有同齡女生一樣,愛漂
亮、喜歡跟朋友一起出門、對異性好奇。那些掛在口中、自以為聰明的「叛
逆動亂行為」,是讓叔叔常涉險境,也是害爸爸離開人世的蠱惑思想。直到
某一天,她意外被捲進示威遊行而認識了李韓烈,李韓烈邀請她一同參加民
主運動,卻被她嚴詞拒絕了。
她不懂這樣引起社會不安的行為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不能好好安份地過生
活?妍熙到處問著:「你們以為靠你們能夠改變世界、會有黎明到來的那一
天?那天不會來的!」她問李韓烈、問叔叔,她代表廣大不敢起身行動的人
,問出那些難以開口的問題。

普通人民面對威權,是完全沒有聲音的,因為我們不會、也不敢跟這樣巨大
的權力起衝突。直到,這隻手伸到了我們的脖子上,掐住我們的喉嚨。看著
手無寸鐵的大學生,被當做共諜拷打審問而失去生命,看著無辜的民眾,被
當做暴徒般對待,而這一切卻在當權者官官相護下扭曲掩蓋,讓多少人在銀
幕前激動含淚,我們必須知道真相,才懂得應該對什麼事感到憤怒。

以身為國家主體維護者自居,導致最大的罪惡來自於愛國。無限上綱的愛國
心,給予他們正在「做正確事」的錯覺,他們會如此理直氣壯地走上偏鋒,
不是因為他們是壞人,而是他們相信自己是對的。一部好的電影應該把那樣
的矛盾表現出來,(在類似的精采作品【正義辯護人】、【華麗的假期】等
片同樣有看到)將他們單純黑化成十惡不赦的邪惡份子,反而過於簡單,正
是相信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才會讓他們產生無限勇氣,並且抬高自己的地
位與行為。
在這部電影裡,每個故事線都只呈現一段切片,對於韓國體制與政治較不熟
悉的我們,在前半段可能會有點暈頭轉向,而由於故事線多,每個角色也都
只能略作著墨,唯一較豐富完整的角色,只有金允錫主演的朴處長,雖稍嫌
可惜,但這完全不抹滅每個角色短暫閃亮的光彩,我忍不住想像,是什麼樣
的使命感讓這些演員願意接下角色。而這正是導演想講的重點。
角色的意義,不光是角色講述的故事,還有角色存在的方式。這些在故事裡
的角色,取材自當時諸多參與者的原型(主要角色只有妍熙是虛構人物,甚
至加害者與受害者皆使用真名),沒有一個人是救世主般的存在,每一個人
在這個民主改革的進程裡,都無法逃開,每一次參與都對最後的成果作出了
或大或小的貢獻。
無辜冤死的大學生朴鍾哲,從抗拒、被牽連到主動參與的女大生妍熙,在監
獄中卻仍心繫政局的知識分子,冒險傳遞資訊的獄警,奉獻生命推動民主的
民運領袖金正南,幫忙藏匿掩護的和尚、牧師,堅持報導真相的記者,不忍
配合說謊掩蓋罪行的醫生、驗屍官,扛住壓力爆氣的報社主管,不畏威脅堅
持職責的檢察官,還有不斷參與民主運動,最後被警方催淚彈擊中後腦而死
的大學生李韓烈,當片尾出現當時抗爭與紀念活動的紀錄片時,我們知道,
這些信念、這些行為,真實存在過。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用整部電影回答了妍熙的提問:這樣做有什麼意
義呢?有的,因為「開始,就有希望!」每個地方,只要有一個小小的人物
、有一點小小的不甘、有一點小小的勇氣,就可以讓這個世界開始不同。檢
察官、記者、學生、平民、監獄長、大嬸、獄警、神父,每一個領域,只要
做出一點點,只要不願意接受一點點,聚集在一起,就是改變的契機。眾志
方能成城,群蟻終能撼山。要讓巨大的水壩潰堤,可以從鑿出無數個小裂縫開
始延伸擴展。
全斗煥終於在1987年的六月民主運動中,結束長達8年的軍政獨裁統治,由原
本指定繼任的總統候選人盧泰愚宣布「民主化宣言」,釋放政治異議人士,
公投修改憲法以恢復國會及總統直選,並在同年12月經過公平公開選舉後,
成為韓國真正意義上首位民選總統。

這類電影的可貴,也許不單純在於完整講述了一段歷史故事,而是透過兩個
小時的娛樂活動,喚醒了觀眾的好奇心,讓我們想要了解更多、想要有自己
的見解,這是這類歷史事件改編電影的真正價值。韓國透過一齣又一齣的作
品,從各個面相講述了不同的重要民主運動事件,在當時環境與技術受限制
的情況下,可能很多人只有模糊的印象,而年輕一輩更是只在課本中看過。
透過電影或電視劇這樣輕鬆的媒介,讓大家重新理解現在的生活,是經過多
少人的前仆後繼才能爭取而來。講述的角度也許各異,至少有人願意說、有
人願意聽。我不知道這幾年民主運動電影在韓國風生水起,是不是藉由疏導
對歷史事件、反抗暴權的激憤情感,給予自稱活在地獄朝鮮的人們,一個平
穩宣洩的情緒出口,但確實讓我十分感動。
我們與韓國有著相似的民主歷程演變,還有接近的文化歷史,因此觀看時有
非常深刻的帶入感。對威權體制的反抗與懷疑,在壓迫下的抗爭與崇尚的價
值,讓人跟著故事進行而逐漸熱血沸騰。聽過一個說法,台灣的民主雖然也
經過許多抗爭才走到今天的程度,但是跟其他國家相比,算是比較平和了。
當政權從軍權或獨裁等少數集團手中釋放出來的時候,很多時候是經過非常
多的犧牲才能鋪墊出一條道路的。因為犧牲的代價相對來說不大,(並非輕
視之意,而是1996年沒有出現大規模流血暴動,便完成了真正體制上的政治
權力轉移,大部分的民眾並未感受到深切的生命威脅),導致我們許多人享
受了成果,卻時常忘記這樣的民主有多珍貴。
只有知道當初多艱難,才能理解所謂的民主自由來得多不易。當越來越多人
批評「轉型正義」被濫用而嗤之以鼻時,如果不理解事件的本貌,又要如何
做出中肯的評價呢?歷史事件也許沒有真正的真相,只有角度,但我相信只
要有越來越多的角度出現,我們就能漸漸拼湊出最接近的原始樣貌。一部吸
引人的電影,可以驅動我們在走出戲院後,想進一步了解當時的過程、歷史
的變革、還有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令我非常羨
慕,能將對於一般人來說也許遙遠、甚至厭惡的「政治事件」,講述得如此
引人入勝。也希望未來,我們能看到更多屬於我們自己、更多平易近人的「
多角度、好故事」,那才是我們真正獲取養分的土地記憶,才能讓我們一起
擁有的根,紮得更穩、更深。
作者: love11011222 (璽玥)   2018-01-20 03:29:00
電影看哭了 相對平和的轉移政權和開放是臺灣難能可貴的地方 但有很多關於刑求拷打的威權暴力卻是如此相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