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幸福路上的哲學面

作者: mgdesigner (機槍設計師)   2018-01-26 00:19:26
之前我都是回文,在快要下檔的現在,我努力地思索過宋導對幸福路上布局,我發現應該
還有更深一層的哲學含意,我就試圖來探討一下。
這篇我不打算重複別人已經講過或者我自己已經講過的東西。
如果需要看含有相關脈絡(別篇有提到的)的話,我推薦我的網誌版:
http://magicdesign.blogspot.tw/2018/01/blog-post_25.html
再來就防雷一下囉
首先我覺得這一片就是在講「覺醒」的,跟《大佛普拉斯 》、《 血觀音 》排一起,算
覺醒三部曲。
就好像破解冒險電玩的所有謎題,有殘存的線索沒有破解,理解故事就有闕漏,這一部電影
其實有幾個元素值得思考,那就是聖誕燈飾跟金兔
聖誕燈飾是小琪跟丈夫連結起來的點
* 對於小琪來說:是還在台灣時,對美國的美好想像
* 對於小琪的丈夫而言:聖誕樹則是佳節歡樂與結識小琪的契機
聖誕燈飾是誰做的?小琪小時候母親等的家庭代工做出來的,這象徵著台灣多年代工的勞力
付出,此外也可以想成小琪父母多年的辛勞努力,促成了他們認識而後結婚的契機。
美國丈夫喜歡上小琪的點一開始就講了,因為「台灣」,本來每年都購買、享用聖誕燈飾帶
來的歡樂氣氛而知道台灣,那個時候又認識了小琪這位來自台灣的女孩,進而結婚。
但是後來小琪為何要鬧離婚?為什麼說「兩個人價值觀、想法完全不一樣」?繼續下去不快
樂(不幸福)
單就婚姻來看,幸福的婚姻是夫妻雙方互相理解,互相為對方付出,異國通婚的話,更是兩
邊文化的互相融合。
我們來看看小琪甚至說小琪的家庭為這個婚姻付出了什麼?美國丈夫又付出了什麼?認真的
回想起來,都是小琪跟小琪的家庭單方面的付出吧,美國丈夫不但沒有付出而且還...
* 不想吃代表性的台灣美食-雞爪
* 經過疏濬整理,景觀改善後的幸福路中港大排,雖然變了,還是不喜歡
* 小琪父母那代用環境污染、工傷等代價,支撐了美國人的生活享受,但是美國丈夫沒興趣
理解
* 始終不想生小孩「不要急著生小孩,我們可以再多作幾次婚姻諮詢。」
我們不要看小琪的美國丈夫很溫良恭儉讓,其實生小孩或者說「撫育小孩」這件事,他都是
堅持不要的,我們可以發現,她丈夫要的是台灣工業化製造出來的「產品」- 聖誕燈飾、小
琪,那是他的人生幸福,然而他不想理解台灣,不想接觸「工廠」的源頭,那個又髒又臭的
「東西」。
小琪的幸福呢?就是達成別人的幸福?再繼續犧牲自己?要知道小琪是獨生女,有後代還是
很重要的。
小琪的父母努力地想要讓小琪幸福,小琪的幸福又是滿足別人的滿足,最後換來的是小琪
家的凋零,這沒道理吧?
小琪在電話中罵說:「你不過就是要Asian girl,隨便一個都可以吧?」我們在前半段時,
可能以為是不是小琪太過分了?然而最後劇末的選擇,他丈夫寧可離婚,也不要養小孩,我
們可以發現他丈夫單方面只想消費,不想付出。
關於金兔,小琪出生時1975,剛好就是兔年,金兔就是小琪與他們家財富的象徵,我們好好
想一想,一個台灣家庭努力的大半輩子,然後把財富跟人才都進貢給外人享用?
「什麼是幸福?」,小琪阿嬤的回答是:「吃飽就是幸福」,越來越吃不飽怎麼會幸福呢?
最後小琪選擇離婚回台灣幸福路上的老家產子,他認識到台灣的不完美,美國也不完美,甚
至自己也不完美,雖然念北一女、台大這樣高學歷畢業,最終沒有成為「改變社會有用的大
人」,但是回台灣還有機會,自己這一代無法成就,傳承到下一代還有機會讓台灣更好。
小琪跟貝蒂的重逢其實對這個決定影響很大,因為小琪跟隨過不同的思潮(KMT 右派也好,
左派也好),始終都不脫「要作偉大的事情」、「小魚逆流而上的精神」,然後跟上一代的
發財夢辛苦的拉鋸多年,再怎麼翻身,難脫追求外在的認同,滿足別人的滿足,無法作自己
,最終發現自己不成功,自己就是個普通人,一直都只有follow的份,其實沒有真正理解過
自己。但是貝蒂就不同了,在很小的時候就幻滅被迫認清現實而感到自卑,人生一路上很坎
坷,到最後才活出自信,找到了幸福- 雖然她命運不好,但是獨立扶養出充滿自信又勇敢的
下一代,再也不怕被歧視,她前半段的不堪人生,終於過去了,這對於小琪是很大的啟發。
小琪在做完前半生走馬燈般的回顧以後,承認自己沒有成功,自己很弱什麼都不會,咬緊牙
根回台變成高齡單親媽媽其實這是非常有勇氣的選擇,她在美國的物質生活其實是很好的。
犯不著回台「受苦」。
所以金兔落葉歸根,人、財都回來了,還是可以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改變社會的志向,財也
留在台灣幸福路上沒有外流,有這些資本,即便這一代無法有夠好的表現,孕育出來的下一
代,有傳承好還是會有新希望。
我覺得導演其實要表達的是台灣人要覺醒,不要再自卑了,換一個角度看自己很可能就已經
在幸福路上,不要完全相信他人灌輸的意識形態(洗腦),以為幸福在外面,要往外找,結
果都在成就別人,犧牲自己,台灣本身(小琪家的象徵)反而變得更窮困。
最後,我分享宋導這段訪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CKHdiBYyu0
看完以後就更清楚,其實婚姻跟生小孩應該是一個比喻。婚姻其實指導演在美國電影工業
找到好工作,但是,人家只是要她作一個稱職的螺絲釘,她即便有導演的能力了,但是在
那邊她不會有好機會可以一展長才;回台灣呢?雖然業界環境上有很多的不堪,但是她想
創造機會,拉拔下一個世代,《幸福路上》其實就是宋導的「孩子」,如果這個電影成功
了,後面才有更多人願意投資這個產業,從業者才會有更好的工作待遇與機會。
宋導可能自己就像小琪一樣,認清自己是成就有限的六年級生,沒有能耐達成改變社會的
大願(當年六年級世代被社會託付「未來國家主人翁」的期許),不如回台從傳承做起。我
想台灣各種產業都適用這個想法吧?
感想說完,以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