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抓狂美術館》廣場之內,我們都一樣

作者: grafishbanet (鬼廢墟貝內特)   2018-01-30 04:46:06
網頁版文章:
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136473
《抓狂美術館》 The Square
「廣場之內,我們擁有相同的權力與義務。」
by XXY
「廣場之內,我們擁有相同的權力與義務。」
藝術是一種生活的調劑,能使我們的生活水準提升。那藝術品的價值為何總是淪為拍賣場
上的高價物,始終與人有種無法觸及的距離感呢?而生活中人與人的距離,也仿佛這些藝
術品一樣無法與人產生共鳴,卻又說不出哪裡有問題。這些源自於藝術與生活的有趣現象
,在瑞典導演—魯本奧斯倫的眼中就是很好發揮的題材,藉由這些「距離感」所製造出的
尷尬場面,成為本片故事的主軸,是我認為本片抓住了人性的亮眼。
《抓狂美術館》整體電影所散發出的冷調幽默,藉由大量尷尬氣氛傳達了人際溝通在現代
社會上,所普偏存在的問題。當我們的言論或行為被大眾所接受時,似乎是因為「大部分
」的人能夠接受,而不是因為我們心裡真正所想的那樣。換句話說,我們常因為大眾的人
云亦云而跟著順應潮流,最後失去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如同電影中所安排的橋段:在
訪談會場上的妥瑞症患者、在募款餐會演出仿人猿的行為藝術家、在一號展覽展出的砂礫
堆,又或者是嘗試使用新媒體宣傳「廣場」的行銷團隊。這些人與人間的不對等頻率,似
乎也透露了人類的社交行為,其實就像是一場眉來眼去的曖昧交流,我們總要聽到或看到
別人說了什麼才做出自己的判斷與決策。
而《抓狂美術館》透過原本行為端莊、態度瀟灑的美術館長—克里斯欽,手機錢包被扒後
而造成生活步調失控局面,現示了這個社會逐漸疏離的冷漠感。像是在片頭所描述的路上
求救,沒人願意停下腳步或是在忙碌的生活步調中暫停而願意幫助他人;或是片中克里斯
欽在百貨公司拜託路人幫忙顧東西而求助無門。諷刺的是,最後願意伸出援手的卻是路邊
的流浪漢,或是在破舊公寓裡的外來移民。對照到在百貨公司裡逛街、打扮光鮮亮麗的人
們;或是住在高級公寓裡的鄰居,身份地位或是文化水準,似乎與人們互相幫助扶持的基
本行為背道而馳:這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退步?端看觀眾們如何思考了。
整部電影所傳送的訊息十分有趣,而且隱含在影像之中。步調不快而且編劇深層的情況下
,《抓狂美術館》並不是一般典型能夠讓人笑破肚皮的娛樂喜劇,反而是讓人看到人性「
可笑」又「可悲」的一面。正如同北歐的溫度一樣,仿佛隔了一層解凍的冰,需要慢慢醞
釀消化,才能看穿冰層下所蘊含的寓意與核心價值。而在這超過兩個小時的片長裡,我們
應該思考的是「藝術」究竟能夠帶給我們人們什麼樣的反思?或是何謂「藝術」?「藝術
」所創作出的價值是否能夠有效以金錢衡量?而這些前衛有跳脫傳統框架的當代藝術,是
否能被一般民眾所接受?美術館存在的價值,在於藝術家與觀眾的橋樑,而非成為拍賣會
的另一個展示間罷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