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環太平洋1當年評價真的這麼好嗎?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3-22 15:08:43
Pacific Rim第一集並不是這幾年最好的商業電影,但它是一部導演個人意志貫徹的最徹底
的商業電影,這在以干預製作聞名的好萊塢是奇蹟一樣的事情。你可以不喜歡它,但豆豆龍
的誠意應該不需要懷疑。
身為一個把豆豆龍導演生涯的全部作品都看過兩次以上的觀眾,我可以說環太平洋有豆豆
龍所有作品一樣的問題:略為貧乏的台詞,有些一廂情願的故事,還有美術預算分配不良
導致畫面表現的水平不穩定等等。這固然跟豆豆龍堅持不讓任何環節假手他人把關有關,
但將個人意志貫徹到底也是豆豆龍始終能在arthouse電影和娛樂片兩塊領域悠遊自如的原
因。
只以Pacific Rim第一集開頭Gypsy Danger出擊的段落為例,豆豆龍在這裡展現的視野就已
經有不少處是違背商業電影常規的;現代的娛樂電影,尤其是動作電影,講究的是快狠準三
點到位,但豆豆龍是怎麼做的?他竟然把電影開頭的大半時間用來鋪陳機甲獵手是如何著裝
,如何出擊,駕駛在駕倉內又是如何活動。為了讓駕駛艙看起來更真實,他甚至要求劇組打
造了駕駛艙的實體物,在裡頭進行真實的灑水,物理破壞還有搖動等等,好捕捉到演出的臨
場感。這些舉動看似是浪費時間,但如果你能跟上豆豆龍的電波,就能理解他是想要打造一
種浸入式的美學體驗。豆豆龍的做法是有其洞見的,因為這種類型題材的魅力本來就不該被
侷限在看一堆巨大廢棄物打架而已。
這也是環太平洋中段的香港之戰那麼過癮的原因之一;除了駕駛艙的真實感,豆豆龍明顯在
動作拍攝上吸取了特攝電影的經驗。你可以注意到環太平洋的大型動作戲始終注重在一個重
點上:清晰感。怎麼做? 就是將動作執行者(機甲和怪獸)的動作放慢,然後所有的特效大遠
景都是拉在怪物跟機人的身體剛好可以把畫面填滿的距離上(所以你才會感覺環太平洋中
的機械人顯得特別巨大)。這跟麥可貝的貝炸流剛好是顛倒過來的思維,貝炸流的大遠景常
常會刻意拉到連機械人的視覺尺寸都有點小的的距離,好讓畫面上能放進的物件數量增加
到你的眼睛難以承受的程度。
環太平洋的點子基本上並沒什麼新奇的,但能夠將一個dumb idea做得如此用心精緻,就是
豆豆龍跟傳統的商業導演的差異。
作者: globalspirit (愛地球的地球魂)   2018-03-22 15:32:00
期待誠實預告怎麼吐槽環2XDDDD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3-22 15:52:00
用武術對打這個要說是"東方元素"我有點難同意就是了老實說類似的以武會友的橋段早在大仲馬的冒險小說中就已經很常出現了而且西方人對東洋式的武人交心這種想法並沒有太陌生有賴於這些年來的港日電影,類似的想法早就被好萊屋借去用不知道多少次了亞瑟王的圓桌騎士傳說就是阿XD還有三劍客、中古的騎士競技都是例子雖然形式不一樣,但本質上都跟榮譽心和競技交流有關如果說是東洋式的比拚,我也很難相信在駭客任務之後會有主流電影的西方觀眾覺得這"很奇怪"(駭客任務還有飛機李、大鼻子的電影並不缺這種橋段
作者: winnietslock (老皮)   2018-03-22 16:52:00
浸入式...桑尼寫的真好...要比TF強其實超簡單的,把分鏡寫好就夠了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3-22 17:03:00
說到TF的分鏡我突然想到之前看TF5的情況其實我覺得麥可貝的分鏡一直都沒有很差;但第五集不
作者: winnietslock (老皮)   2018-03-22 17:04:00
TF一堆鏡頭是跟真人毫無互動的盲拍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3-22 17:04:00
知道是腦袋中什麼毒將三種不同的寬高比畫面剪在一起戲院裡看的時候干擾超級嚴重,一個鏡頭有黑邊,下一個突然變四個黑邊,再下一個黑邊位置又換了畫面比電影中的機械人還要會變形,也是奇事一樁就算原本的分鏡設計的確不錯,但在比例一直狂換的干擾下真的很難體會到XD
作者: winnietslock (老皮)   2018-03-22 17:15:00
日配也很爽嗎qwq?後悔沒叫同事帶一片回來
作者: legendarysoy (傳說中的醬油)   2018-03-22 17:38:00
推 環太一是日本機甲情懷的實現阿!香港戰拿貨櫃砸怪獸也超帥
作者: j56skip4wozz (joker)   2018-03-22 18:35:00
作者: straightsoul (我不轉彎)   2018-03-22 22:39:00
畫面水平不穩定是指水平還是水準?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3-22 22:42:00
可能講得有些不清楚,不過仔細來說,豆豆龍對畫面細節的要求有時候是雙面刃就好像一個以計算能力聞名的數學家如果運算時出了差錯,錯誤本身一定比旁人犯錯更易使人側目豆豆龍的商業作品其實常常有這種問題,在部分段落的畫面投注的心力太多,反而讓其他較平庸的畫面顯得分外刺眼像是環太平洋,其實整個香港之戰從鋪陳到動作調度就是電影的真正高潮了畫面表現也最驚人。最後的水底突入戰反而有點氣力放空;特效的動畫感因為場景設定在深海而變得極度失真外,打鬥花樣也淪為簡單的三招兩式而已如果你是除了美麗畫面以外也注重視覺表現一致性的人,對於這點很難沒有微詞(公平一點說,這個問題幾乎也發生在絕大多數以美麗畫面聞名的商業片導演身上,無論是塔森辛,PJ, ZackSnyder,還是Gore Verbinski都有這個毛病反倒是常常被大家罵的麥可貝在這方面出乎意料的一致貝炸流雖然傷眼,但能一路維持這種路線長達五集卻還沒出現明顯的視覺破綻,你得佩服他一下
作者: chenyoung411 (陳楊)   2018-03-22 23:50:00
香港戰那裡超爽,當時車諾爆了我整個快哭出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