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安生與七月"之後貼了篇文
底下有些回應,我後來想想很有趣。
然後我想起片子裡,七月在餐廳裡對安生說的一句話,
“不覺得這樣很賤嗎?”
看的時候並不特別感覺什麼。
是啊,
七月就是那種乖寶寶模範生,放在班上就是班花,在學校裡就是校花。
課業上進,家庭和諧。
安生呢?一開始就披頭散髮,愛搗蛋,古靈精怪,有一個潑辣不回家的紅洋裝媽媽,
她最後幾乎等於是在街頭討生活,賤的跟隻狗一樣。
七月這樣說她,太合理了。
但因為幾則有趣的推噓文,我今天又二刷了一下。
想理清楚這頭緒。
到底,是誰比較賤啊?
果然一開始編劇分成安生派跟七月派,絕對是有必要的。
這兩人的出發點這樣不同。的確需要個別深入的關照。
但越看我越覺得,在劇本設定裡,其實已經隱含了對於七月這個角色的針貶。
而且說實在,安生這條線,除了最後寫作者的翻轉,她的轉折其實相較少些。
倒是七月,越看越有種驚悚解謎的成分。角色的發展百轉千迴,
其實是非常高深而有層次的一號人物。
首先要釐清的是,有些版友認為說家明不愛七月,也不準確。
我再看一遍之後,我覺得家明真的是完全被動地接受七月的追求。
一個如花似玉的校花突然說,我喜歡你,你能不讓她牽著你的手走嗎?
首先他第一次遇到安生,鬼靈精怪的問題引發他的好奇。於是他追上去了,問她是誰。
安生轉頭走時,家明臉上的微笑饒富興味。
那樣的笑容在酒吧裡,又看到了一次。
當安生在酒吧裡把手覆上家明的手,那是個景深短淺的超大特寫。
那大家記得七月吻家明的時候,是什麼鏡頭嗎?
是個拉開的透過玻璃窗拍攝的中景(還是long shot?)
總之導演在處理兩人情愫時,手法已經清楚表明,這兩種關係的不同。
七月踩著家明的影子說那句傻氣的話之後,
她說,“都是我自己走到你跟前的”
她很明白,她跟家明的關係,才是一次被選擇的結果。是她選擇的。
就像她選擇只吃肉包的餡一樣。
“妳只要不怕別人說妳自私就行了”七月的媽媽這樣說她。
也就是說,其實這部片子打從一開始,
我覺得啦,對於七月的角色,就一直是明褒暗諷。
只是藏得很深,大部分觀眾,包括我自己,也看不太出來。
我們向來喜歡乖乖女好學生,難免可以容忍她做的所有任性的事情。
是到了生產完
七月自己說了,“討好大人,裝乖,這個我最擅長了。”
然後我又想起七月生產前跟安生的話,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讓別人覺得聰明”
再配上她一開始拿安生的手去砸警報器的回溯畫面,
一切就非常清楚了。
所以,到底誰比較賤?
一個朋友說的,七月這人心機重,一輩子都在控制著安生,連她自己死了也不放過。
二刷之後,我覺得似乎真的是這樣呢。
她是那種看到包子任性的只吃餡的人,然後安生也就乖乖地把包子皮吃了。
只剩一台腳踏車的時候,她讓安生自己騎回去,然後她在公車上依偎著家明。
初看的時候,我會以為,七月耍這些手段,是為了要保存自己的愛。
但她說了,“你不用很愛很愛一個男人,妳要愛妳自己。”
所以那些裝傻,那些“你對我最好了,我對你最放心了,噢,我客戶來了”
都是高明極了的手段,她想要占有她的包子餡,也不管別人說她自私,
也沒問過包子願不願意啊。
這樣一看下來,我真的覺得編劇組裡的七月派,
是為了這個角色做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工夫,
要寫大辣辣的安生,也許不算難。
但要寫城府這麼深的只可笑地想要保住自己象牙塔世界的小鎮女人,
又同時並不讓人討厭她,還能理解她,是了不起的編劇手法。
而婚禮之前安排七月放走了家明,
我覺得是這個角色最完整的收尾。
也就是,她放下了那個要照著期望走一生的女孩的執著,
勇敢地面對了現實。
另外二刷之後,我發現兩個女人的服裝設定,也非常幽微細緻而彰顯個性。
一開始安生身上總有紅,跟她媽一樣。而七月是藍色。
偷東西的時候,兩人一紅一藍,安生的睡袍也是大紅色的。
她在酒吧是紅色背心,
在車站離別的時候,七月穿藍色襯衫,安生穿紅色格子衫。
再次見面,七月是藍灰針織衫,安生穿紅色套頭毛衣。
諸如此類一路下去,
服裝像是他們各自暗湧的主旋律,是她們的一則隱喻。
然後安生開始賣樓,終於也穿起了七月的深藍,
七月開始流浪之後,則穿上了安生的大紅。
一直到小說中的結局,七月開始流浪,安生去機場送她。
他們真正地互換了角色。七月帶著紅帽,大衣罩著紅洋裝。
七月成了安生,安生成了七月。
就像馬思純在頒獎典禮上說的,
七月和安生,其實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