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意外-我們都需要被拉一把

作者: sherry821224 (策馬天下本命)   2018-04-02 22:23:20
無音樂網誌版:http://sherry82l224.pixnet.net/blog/post/402806591
  這是一篇十分感性的心得,有大量電影雷,也有很多個人觀點跟抒發。
  想看正經影評的請左轉離開,感恩XD
  === 正文開始 ===
  老實說《意外》這個片名讓我有些彆扭。
  我一直覺得這不是最好的翻譯,但也想不到《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到底該怎麼詮釋才好。英文原名雖然直接了當、毫無修飾,卻像極了一篇充滿
故事性的小說會有的名字。
  而這部電影也的確沒辜負了這個片名的別緻跟直率。
  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但是我卻很難說我到底喜不喜歡這些角色。對一個常常把重點
放在角色身上的人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少見的事情。但這部電影卻有辦法讓矛盾跟衝突都
自然而然地體現在這些人身上,或者說每件事情都讓人不知道該怎麼評斷孰是孰非。
  首先是主角Mildred。
  我一直覺得她是個刺蝟般的人。電影一開始她向Red Welby承租看板的時候說話俐落、
迅速、毫不拖泥帶水,甚至有些咄咄逼人。但當她說完話後,她卻伸手幫倒在窗前掙扎的
甲蟲翻回正面。就如同刺蝟身上同時擁有刺藏在裡頭柔軟的肚子。
  喪女讓Mildred的所有言行都讓人感到同情跟難過。並不是說她所作的那些事情都是
對的,但是在那些看似偏激的行為下,我卻看到了一個哀莫大於心死的母親。她所有憤怒
跟不平全都只能訴諸那三塊廣告板,可是她卻比誰都明白那毫作用。
  就像她跟警長Willoughby在屋前的談話,那一連串關於驗血、關於違反人權的種種言
論,我並不認為她不知道這有多荒謬。她當然知道。但是她得要說出來,好讓自己在這種
情況下看似擁有一個解決方案。她就如同窗前那隻小甲蟲,垂死掙扎著。差別只是沒有人
對這樣的她伸出援手──至少在承租看板之前沒有。
  她真的是在宣洩心中對警察的怒氣嗎?我認為不完全是。如果她真的只是想要挑釁公
權力,她不會在Willoughby咳血時那樣無措。她早就知道關於他罹患癌症的事情,但是當
死亡「正在」發生的時候,她也一樣慌張、一樣想尋求幫忙,而不是冷眼看著Willoughby
或者責備他吐了她一臉血。當她決定要火燒警局時,她也試著要打電話通知裡面的人離
開。她並不是真心想傷害人,她只是想要反抗、想要做點什麼。
  我總覺得她只是需要一些事情讓自己看起來沒那麼無能為力、讓心中對女兒的罪惡感
能得到一點救贖。那三塊廣告板是她對世界張揚的刺,但下面卻藏著她的悔恨跟痛楚。所
以當看板失火時她才會那麼激動,因為她剩下的只有那三塊板子了,她什麼都沒了──沒
有可以遮蔽自己無助的東西了。
  Mildred跪倒在草地上的模樣讓我突然哭了出來。
  沒人比她更清楚,不管做得再多,Angela都不會回來了。
  所以當那頭鹿突兀地出現在她面前的時候,她才會那樣自言自語。那段戲是整部電影
最讓我心碎的一幕。人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是身為當局者的Mildred卻心澄
如鏡。她不相信神、不相信輪迴轉世,也不會一廂情願地妄想那頭鹿就是自己的女兒。牠
很美麗,但卻不是她。即使她已經永遠失去她,也沒有人可以取代她在她心中的位置。
  雖然一開始Willoughby軟硬兼施,甚至揚言要讓她疲於上法院讓她沒時間上班,但他
同樣很清楚Mildred只是需要地方宣洩自己的情緒。面對這樣一個強悍卻脆弱的女性,他
用十分同理且溫柔,甚至有些詼諧的方式釋出他的善意。
  他明白自己的自殺會讓全鎮的人將責任歸咎於Mildred,但那不是他用來報復的手段,
所以他贊助了廣告板的租金,並且寫了一封遺書給她。用著不像是將死之人的口氣,像
是朋友般簡短的寫完所有他想說的事。他的用詞並不煽情,卻誠摯地讓人眼眶泛淚。
  Willoughby是個明白事理的人,不論是他面對Mildede的態度,或者是對Dixon的信任
都可見一斑。他的死並不是讓我難過的事情,因為他解脫了;而且在他解脫前,他還不忘
向其他人伸出援手。
  第一個是Mildred,第二個是Dixon。
  Dixon從電影一開始就像是個典型的垃圾警察,愚蠢又賣弄權勢,毫無身為公權力的
責任心。在電影中也不斷提到他對黑人的歧視跟刑求、嚴重的情緒管理問題,還是個媽
寶。他就像個現成的把柄,讓Milderd對警方的控訴看起來合情合理。
  但是仔細觀察這個角色,就會發現他所有的行為都是出於自卑跟防衛。他想假裝自己
有膽量,所以他總是逞兇鬥狠似地跟人說話,可是這都只顯示他多害怕被人當作懦夫、多
害怕被人嘲笑。他喜歡聽著音樂、在上班時間偷看漫畫,像個長不大的小孩。這是他的本
性,卻也是他在外極力想隱藏起來的事情。
  警察的身分讓他說話看似有了底氣,好像別人無法再瞧不起他,但事實是民眾並不吃
那套。所以他只能變本加厲地刑求犯人、出氣在無辜的民眾身上,甚至把可憐的Welby丟
出窗外。
  老實說他被解雇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完全罪有應得,但是在某些時候,我卻很難譴責
他是一個這麼差勁的傢伙。他是個自甘墮落的人,毫無疑問,可是他身處的環境也同時把
他推向更深的深淵。民眾的輕視、Mildred的嘲諷,都讓他陷入惡性循環。
  當新警長要他交出裝備的時候,他甚至找不到自己的警徽。警徽就象徵著他身為警察
的榮譽跟自尊,但他早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把這些東西丟了。
  Willoughby是唯一一個看到他本質的人,所以他沒有把這充滿爭議的下屬趕出警局。
Dixon一直都很清楚Willoughby對自己的容忍,所以他唯一信服的只有Willoughby,也才
會在他自殺時痛哭失聲。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留下來的遺書才有作用。
  Dixon一直缺少的其實只是別人的認同跟肯定。從來沒有人給他足夠的自信,也沒人
告訴過他他可以辦到什麼事情。所有人都只會拿他的某些特質(例如電影說的「娘炮」)
或者媽媽揶揄他,讓他一次比一次更自卑、更想掩飾這樣的自己。
  所以當Willoughby告訴他,他有能力,只要他願意冷靜跟理性思考,願意用愛取代恨
去看待事情時,我想他心中缺乏的那份自信終於得到滿足了。Willoughby的遺書對他而言
是個遲來的救贖,讓他脫離自怨自艾,也讓他跟自己的自卑和解。
  所以就是這樣的他,在失火的那刻當機立斷要保護Angela的檔案、要保護這個帶給他
們這麼多麻煩的案子。這個橋段放在某些電影裡就顯得矯情,但Dixon並不是其中的一員。
他從電影一開始就是個直腸子、有些傻愣的傢伙,別人說什麼都很不懂得反駁。這個角色
在讀完那封遺書後會做出這種決定真的太理所當然了。
  而當他意外地跟Red Welby住在同間病房時,Welby的態度也是導致他改變的另個因
素。儘管Dixon那樣殘忍地對他,Welby除了口氣差了點外也沒有對他做任何報復了。他那
句「鹽分對傷口不好」讓人感受到他的無奈跟怒氣,他肯定還怨恨著Dixon,但是他選擇強
迫自己冷靜而不是動手。那杯柳橙汁是他最大的善意,開口朝向Dixon的吸管則是他最大
的溫柔。
  就像電影裡強調的,憤怒只會招致更大的憤怒。只有放下不理性,才能不再受困於憤
怒的迴圈。
  我想沒幾個人曾對Dixon這樣好過,但偏偏就是這樣一個被自己重傷的人給了他這個
善解人意的舉動。對比他把Willoughby的死遷怒在Welby身上,被打得半殘的Welby雖然稱
不上原諒,但卻比他更懂得某些舉動除了發洩情緒外根本無濟於事。這更顯得他過去有多
幼稚,而那封信又有多正確了。但直到此時Dixon才領悟到這個他不曾了解過的課題,也
終於想替自己過去的不懂事亡羊補牢。
  也因此,在酒吧裡聽見那個男人吹噓自己幹過什麼事時,他才會冒著危險取得他的
DNA。雖然他的概念仍舊模糊,可是現在他試著要做「對的事」。冷靜、理性,不再衝動,
也不再意氣用事。
  所以最後他終於找到警徽,找回了他身為警察的榮譽跟自尊。縱然他還是不得不把它
交出去,但至少他已經不是過去那個荒誕度日的Dixon了。
  被揍得半死的隔天他跟Mildred轉達這件事情時,他說「我不希望你放棄希望」。這
句話如此雲淡風輕,但對Mildred卻是莫大的鼓勵。如果說Willoughby向她伸出了一隻手,
那Dixon就是另一隻援手。是他們兩個合力拉起了無助的Mildred,把她從懸崖邊拯救回
來。說來諷刺,他們曾經那樣針鋒相對、勢如水火,但卻也是這樣的警察們給了Mildred
最需要的「希望」。
  我總覺得某方面而言,最初的Mildred只是害怕Angela的死逐漸在自己心中淡去罷了。
她需要一點音訊、一點線索讓自己有動力撐下去。但是破案太難,難到無法再保有任何
期待。所以當希望越來越渺茫時,她才無所不用其極地要抓住最後一點憤怒,就算是多燃
燒一下子也好,那怕燒光自己也無所謂。
  而現在她得到了希望,比過去任何一秒都龐大的希望。在她的怒火已經燒乾的此刻,
這對她來說或許就是最好的救贖。儘管最後她還是失望了,但她的內心已經得到些許慰
藉,所以她也終於可以稍微地放下那些執著了吧?
  最後他們決定一同上路時,那份平淡是整部電影裡少有的。Mildred跟Dixon坦白是她
燒了警局,而Dixon也只是一笑置之地說「當然了,不然還有誰呢」。
  這個讓他毀容、讓他受這麼多折磨的兇手就在面前,但是無所謂了。Dixon已經沒了
過去的氣焰,也擺脫了那些不成熟,終於像個長大的男人。而那個曾經說要建立資料庫、
把全國男性當成犯罪預備軍的Mildred,在面對一個真正的罪犯時,她的態度也豁達地好
像那樣偏激的自己不曾存在。
  直到這場燎原大火把他們胸口的憤世嫉俗燒成灰燼,他們才終於懂得怎麼讓憤怒隨風
而去。
  他們真心想殺了那個男人嗎?我想他們心中真的沒有答案。促使他們殺人的情緒──
氣憤、不甘、怨懟──都在一連串的事情裡消耗到所剩無幾,他們還剩下什麼支撐他們行
兇呢?不知道,看著辦吧。他們有整趟路的時間可以慢慢思考。
  整部電影都充滿黑色幽默的氣氛,有許多讓人發笑的場景,也有很多讓人止不住眼淚
的台詞。裡頭每個角色都充滿人性,不論是好是壞,他們都同樣矛盾、同樣惶恐、同樣掙
扎、同樣寫實、同樣身不由己。最後,他們同樣都學會看開跟放下。
  這裡頭有大量偏激且不理性的行為,但是褪盡這些包裝,它的本質卻很治癒。它是一
場兩小時的療程,儘管過程多少有些壓抑,故事也頗沉重,但看到最後反而覺得堵在心頭
的很多不愉快都不見了。彷彿隨著笑聲、隨著眼淚、隨著那些角色一同被疏通了。
  如果要我形容,這部電影是一場自我療癒之旅。它可以如水蛭般吸掉你心裡的瘀血,
讓你再次新陳代謝,但前提是你得忍受過程中的苦痛跟淚水。
作者: elapseregret (不知何往)   2018-04-04 11:27:00
推這篇‼ 又重溫了一次感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