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點不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本片想營造出:
出聲是很危險的事情, 會引來怪物追殺
首先在主角一行人出藥局後導演有特寫到:
1. 被風吹晃動的招牌
2. 被風吹動的報紙
這一幕告訴我們幾個疑點:
a. 聲音的大小可能有差別
b. (導致)發聲的物體可能因生物非生物有分別
時間快轉到瀑布捕魚那段, 主角親自跟我們說明:
聲音和絕對值無關, 但和相對值有關, 相對大聲才會吸
來怪物的注意
這裡證實疑點 a. 不存在.
時間再快轉到臨盆的地下室, 用鬧鐘分散怪物注意力一幕,
導演證實疑點 b. 也不存在.
所以相較於孩子的叫聲、汽車晃動、風吹玉米田的聲音等:
掉落的鋤頭不會引來怪物的注意, 而且被追殺的應該要
是鋤頭本身而不是男主角
讓我們為男主角默哀 5 秒鐘.. 5 4 3 2 1..
仔細看完本片你會發現: 這個危機的標準是一直在浮動的.
有的人看到這裡可能會不以為意, 前幾篇護航文甚至會說:
世界觀的建立不是最重要的
試想以下電影情境:
在 SVRS (SARS 的變種) 肆虐的西元 xxxx 年, 小明轉電
視到 A 台, 報導裡說 SVRS 只要患病致死率是 100%, 轉
到 B 台專家卻說 SVRS 跟小感冒一樣, 不用投藥也會痊
癒, 頻道轉了又轉, 說法都不一樣
失敗的電影就如小明看電視, 你甚至會覺得這個危機是根本
不存在的, 在沒有大危機的驅動下, 很難說服觀眾劇情發展
的必要性
https://i.imgur.com/Sl2bhBd.jpg
我覺得要護航要吐就在同一個世界觀下, 用編劇的邏輯來討
論, 但整串看下來護航文似乎都是腦補劇情, 怎麼說都偏主
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