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anverse接續拓展DC宇宙會不會成功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但從經營方式的角度來說,
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而且Nolan根本不需要為這點背負什麼責任。
很多人以為Marvel現在成功的關鍵只是在電影宇宙這點,但真正的秘辛其實是要追朔到
Marvel在90年代倒閉合併以後重新找到的經營影視作品的方式,而他們透過這種思路做出
的第一部電影其實不是鋼鐵人,而是跟新線影業合作的Blade(刀鋒戰士)。我之前曾經在
釀電影寫過一篇一萬四千字的長文整理過90年代漫畫市場崩盤和電影宇宙誕生的始末(有
想要詳細的朋友可以自己看這邊參考:https://goo.gl/n9ACdV),這邊我只節錄一段:
「......蝙蝠俠改編在 90 年代初的後續遭遇,嚴格而論並不特別,他甚至已經算是那個
時代極少數的幸運兒了。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 80 年代的反英雄熱潮與寫實主義論調
雖然概念上並無重疊,實務上卻往往得走在一起。這反映了某種樸素的創作直覺:要讓英
雄不再超級,你首先得把他們造得像真的。這樣的契機對於凡人犯罪鬥士的蝙蝠俠而言可
說是再完美不過。事實上,以 Alan Moore 為首的英系作家以及 Frank Miller,他們在
那個時代最炙手可熱的漫畫作品——包含強調神祕學與超自然恐怖的《Hellblazer》在內
——無一例外有著強烈的黑色電影色彩:乾冷富詩意的冗長獨白、謀殺懸案,以及喝酒吸
菸又憤世嫉俗的主人公......黑色電影當然不能代表寫實主義,但它的確在某個意義上比
當時漫畫領域的其他表現方式要「貼近地表」得多。
也是因為這些元素既流行於漫畫市場,又早已被好萊塢給摸透,一個良好的改編軌道才得
以被搭建起來——不要忘記,好萊塢的特效雖然在跨進二十一世紀前後有著巨大落差,但
黑色電影卻是仰賴相對傳統的電影技術;再把 Tim Burton 熱愛的德國表現主義在影史上
是「黑色電影祖師爺」這點事實加進來,蝙蝠俠能成為那個年代中唯一在大型電影公司的
投資下叫好叫座的漫改電影,便不再是巧合,而是某種歷史必然。
沒有碰到這種歷史必然的超級英雄題材又能如何呢?自然便是淪為大型電影公司的棄養兒
與剝削商業價值的對象了。而這正是 Marvel 漫改在 80 到 90 年代中期的遭遇。漫畫領
域在藝術表現與思想上的突破固然是事實,但相關的真人影視能否反映這點,則決定於電
影技術是否跟得上創作者想像力的腳步。特效技術在 80 與 90 年代已經獲得了長足的進
展,但依然沒有電影公司大膽到敢在超級英雄題材上進行昂貴的特效實驗。即使在動作電
影與科幻電影的領域,James Cameron 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兩部《魔鬼終結者》也是在 84
年與 91 年才以業界黑馬之姿殺出。
對比於現在年年都有超級英雄電影的盛世,那是一個連讓超級英雄以有說服力的方式出現
在大銀幕上、出現在真人影視中都還很困難的樸素年代。86 年由盧卡斯影業製作、環球
發行的《霍華鴨》(Howard the Duck)或許現在看來假得讓人難以承受,卻已是那些年
間在製作上最費心力與金錢的 Marvel 漫改計畫。也因為大型電影公司不願意負擔(也難
以負擔)技術風險,慘遭劣評的《霍華鴨》之外的 Marvel 作品在當年也只能侷限於小成
本的電視電影如《The Death of the Incredible Hulk》,以及製作水平低下、連發行都
有困難的劣質改編如《Captain America》,或者 1994 年因為品質低劣而讓 Marvel
Films 主動介入取消發行的《The Fantastic Four》等等。
更雪上加霜的,自然是一再被提及的 93 年漫畫市場泡沫。風暴過後,Marvel 於 96 年
12 月正式宣告破產,但就是在這樣的絕境中,他們提出了一套將在未來二十年改變遊戲
規則的作法,《Blade》(刀鋒戰士)則是第一個這套規則實踐成功的案例。當時正在擔
任 Marvel 電影(Marvle Films)主席的 Avi Arad 在一次採訪中,對紐約時報的記者這
麼說:「當你把事情拿去跟大電影公司談的時候,他們正在發展上百或者五百多個計畫。
於是你完全迷失了。這種作法完全不適用在我們身上,我們拒絕再做任何這樣的事情。就
這樣。」對 Avi Arad 而言,80 到 90 年代那些失敗的計劃代表的並不是超級英雄電影
本身的失敗,而是你不可能讓一群不懂漫畫的外行人幫你們做事。一旦你把主導權丟到了
大型電影公司手上,沒有人可以保證這些產品最後會跟你預期的一樣。
在這樣的思路下,Marvel Films 很快被改組成了後來為人所知的 Marvel Studios。
Marvel Studios 的成立宣告了漫畫公司終於開始了他們漫長的奪權計劃——Avi Arad 等
人非常清楚,才剛經歷破產的他們不可能真的籌資製作電影,但他們想出了一套方案:將
實際的製作流程交由那些有錢的電影大頭們,Marvel Studios 只要牢牢緊握電影的前製
(pre-production)策畫就好。雖然不是每個計劃都可能被大型影業買單,但這意味著
Marvel Studios 至少可以在劇本編寫、導演聘僱、選角這些重大層面握有先手權,他們
需要的只是電影公司點個頭而已。
Marvel Studios 的策略很快就贏來了一次貌似微不足道的勝利。新線影業(New Line
Cinema)接受了 Marvel Studios 丟包過來的計劃,製作出了《刀鋒戰士》(Blade),
而它成了 98 年的賣座電影。比起後來那些 Marvel Studios 親自動手製作的電影,這個
沒有握有完全主導權的嘗試,讓最終的勝利者仍然是荷包滿滿的新線與新線的母公司華納
,而僅僅丟包全套前製計劃的 Marvel 從中獲得的利潤簡直低到像是開玩笑——但當時沒
有人能預見,往後依舊堅持推行、強化這套鐵律的 Marvel Studios,將在十多年後成為
好萊塢商業遊戲的主導者。」
回到原本的問題,現在我們可以知道幾個重點:
1.超級英雄電影的實踐可能性其實跟特效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在80~90年代那個"民智未
開"的年代,大型電影公司根本對改編漫畫電影毫無興趣,因為犯不著去冒經濟風險這
麼做。Marvel那時候賣出去的人物改編權做出來最高價的東西竟然是霍華鴨...這是很
多現在的觀眾根本不敢相信的事情。那時候Avi Arad等人甚至得在了解到公司所犯的錯
誤之後親自付錢把一部即將要發行的驚奇四超人獨立電影的拷貝給全部回收以避免漫改
名聲進一步敗壞,而這部驚奇四超人的終極黑歷史電影現在在你管上還找得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8EyQ4a3OEA
2.Marvel Studios策略的基礎並不是共通宇宙,而是在了解到大型電影公司的愚蠢以後選
擇自己把主權拉回來。Marvel Studios在刀鋒戰士推出的時候基本上是無餘力籌錢自己
拍電影的,所以他們能爭取的主要是丟前置作業包裹給電影公司這點。刀鋒戰士、
X-Men都是這個邏輯下被催生出來的作品;等到他們終於有能力孤注一擲時,他們寧願
自己籌資拍鋼鐵人也不要假手他人;凱文費吉等人後來做的其實只是遵守這個Avi Arad
訂下的原則:你能夠自己做多少事情,就自己做。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現在正以很血淋
淋的方式在闇黑宇宙和DCEU應驗,而Marvel Studios則是在經過80~90年代的慘劇以後
早一步理解到這點而已。
從2你也可以發現,Nolan的蝙蝠俠從來就不是遵守Marvel Studios這套規則的產物。它基
本上是公司看在Nolan的名望上而願意網開一面的產物,但要進一步推下去,主導權會不
會是在Nolan手上?答案應該任何人都心知肚明才對。不要忘記前面內文提過的,80年代
最成功的Tim Burton蝙蝠俠在拍了兩集以後,可是在到了第三集就被公司給掃了出去當
監製,只因為Burton不願意聽他們的話拍一部可以賣玩具的蝙蝠俠電影。跟大型電影公司
交手,就是伴君如伴虎的一個過程,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突然反過來咬你一口。
Nolan是一個以小成本風格電影起家的導演,他在往上爬的過程中怎麼會不知道大公司做
事的方式?拒絕華納當時要擴展電影宇宙的提議現在看來還是沒有錯,因為沒有道理要他
去負責一個公司隨時可能把主導權抽走的project。(反過來說,Snyder則是太天真的以為
華納與觀眾真的有可能包容他的風格,以及自己真的可以掌握一個電影宇宙,看看BvS上
映前夕被以閹割版上映的慘案就是如此。)
共通宇宙的成功與失敗帶來的一個很重要的教訓可能是,電影製作的災難可能往往不是來
自於你的立意不好或者不夠用心,而是每個職位擅長與了解的事情根本上有著差異。導演
不見得了解觀眾,公司高層不見得了解漫畫,而高層跟導演可能根本不知道彼此在做什麼
。每一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越界在好萊屋從以前就很困難,以後還是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