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看到這部紀錄片,實在震撼
在這邊推薦給大家
影片中有位堅持有機農作的農夫說道:「我絕不會把生產的產品賣給沃瑪爾,因為當你求
成長量時,對客戶、環境、產品、生意的看法就會完全不一樣。」
“利益就像一塊黑布,會蒙蔽了一個人的雙眼,甚至良知。”從影片中能看到許多例
子,社會上的官商勾結、堅持自然農法的農民與大財團間的官司戰、養殖業者說道:「這
樣的作為不是在養雞而是在生產食物。」
這部紀錄片重重地打擊到我,也實質地反映出消費者的盲目。怎麼說?因為當消費者
預算有限時,購物習慣就是比價、哪個便宜挑哪個,或許就是這樣導致社會的惡行循環:
製造商必須要生產出有競爭力的產品,無所不用其極地降低成本,像:雇用非法勞工、不
人道的方式飼養動物。
“資本主義社會帶動了經濟往正向發展,那對人類和地球呢?”影片開頭導演就先丟
了兩顆震撼彈:一是揭露商人欺騙消費者的手段,肉類產品包裝上寫著不同農夫生產的,
但追蹤了產品來源,發現約九成來自全世界四大肉品供應商;二是幾乎八成的民生用品,
包括食物甚至電池都含有玉米成分。
「如果大型加工廠都改成玻璃牆,美國的食品體系就會不一樣了。」這番話道出消費
者的百般無奈。而結尾呼應了開頭:諷刺的是一般消費者認為自己沒有力量去改變,他們
只能被動接受業者提供的貨物。這樣就結束了嗎?不!因為有痛心的食物中毒案例、前人
為了推動食品保護法的努力,影響了消費觀念覺醒,消費者開始會用消費抵制黑心企業。
甚至讓全美最大的連鎖超市─沃瑪爾,為了因應消費者需求改變(倡導有機、健康飲
食及環保意識抬頭)也不得不去與堅持有機栽種的農夫打交道(也顯示出這些商人是現實
的,哪裡有商機就靠哪邊站)。
“我們在超市每結一個商品的帳,都是在投票是否支持在地或有機。”感覺最後導演
還是想喚起每位消費者的正義感,表示這樣的理念還在倡導階段,不過同時也應證了:在
未來,食品安全的決定權會由消費者決定而不是黑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