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索爾之子:雙重再社會化

作者: saisai9230 (小為)   2018-05-21 01:33:52
我看完這部電影,然後跑去看影評,我還是沒有看懂這部電影。
自己經歷過德國史課程的洗禮,上過納粹德國專題,
但是我沒有把握導演到底要表達什麼?我並不反對前面的影評,
男主角為了心靈救贖而做了這樣偉大的事情。
但是我卻有不同的感想,導演利用電影讓我們經歷了集中營的再社會化。
學過普通心理學就知道我們有拒絕傷害同類以及當同類遭逢困境時,會立即伸出援手。
但是納粹政權把進入到集中營的人重新社會化,
將每個人都給予孤立化甚至並且練習抗拒上述本能。
誰去執行毒氣室的整體運作
(從下火車>脫衣分類>釋放毒氣>搬運屍體拿去燒>骨灰填河),
都是囚犯他們自己,這些囚犯沒有想過總有一天會輪到他們嗎?
甚至三個月後自己就進了毒氣室,但是他們沒有反叛,為什麼?
有人研究當時的集中營的日記,發覺到有些人到進了毒氣室之前毫無反抗。
甚至有些人活到了集中營被解放,還是選擇自殺,
因為這些人真心相信自己是沒有資格活在這世界上的。
納粹對他們的再社會化或者說心靈改造就此成功。
另外歷史研究指出能夠活到集中營被解放的人們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這樣的生存方式可能是有意無意犧牲了其他無辜囚犯,
就好像《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之中男主角在床鋪上面,
暗自希望生病的父親不要再呻吟下去了,
甚至希望父親死掉以避免他受到處罰或者被一起送入刑場。
因此我猜想導演或許要讓我們感受到納粹在集中營的再社會化,才會設計這樣的劇情:
隨著劇情推展,我們看到集中營的生活。
而男主角為了抗拒集中營的痛苦,而再一次的社會化,追求自我救贖。
同時也變成了納粹眼中為了盲目目地而活下去的行屍走肉。
男主角找尋拉比時不惜把自家陰謀搞砸,不論是同伴還是倉庫女性都說他變成很奇怪,
甚至後來叛變要的炸藥包搞丟了,同伴的叛變任務因此失敗了,
自己與同伴也逃跑失敗而被槍決,如果他最後出聲並抓到那個小男孩或許可能成功逃跑。
這是否暗示當有些人努力在某件事情上面,而不去想這裡面的對與錯,
不去幫助他人甚至有意無意迫害他人,
不論是幫助納粹管理以及處理集中營事務還是尋找拉比,
一心一意進行某項工作任務使得自己自由/解放(arbeit macht frei)*,
最後這些人將會得到他們應得的(Jedem das Seine)*:大家都死了
**上述兩者都是集中營的標語
或許我過度解釋了導演的拍攝手法,這心得僅供大家參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