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從漫威片熱賣對整個電影業影響幾乎是負面大於正面的,先不論比較不相關的獨立製
片
: 藝術片或產業鏈跟學術問題,因為當一般喜歡的東西到最後就是洗腦長同一個樣子,這
跟
: 愚民沒什麼不同。
: 間接導致一般人對於創意跟美學文學敏銳度下降,到最後商業電影都會變得沒有風格可
言
: ,這裡風格不是指要有什麼微言大義或套路多深或好不好看,到了漫威體系,任何事情
都
: 要向沒風格妥協,那些史詩級導演就先不談,隨便舉例如蓋瑞奇就有一個快動作插定格
鏡
: 的風格,昆丁快速拉近鏡頭的風格,魏斯安德森推軌,每個人都會有風格,但漫威的超
英
: 片是不需要風格的。
: 我不是說超英片不好看,但超英片在技術層面絕對不會有什麼創意可言,非常普通的剪
接
: 運鏡轉場,很合理的把故事講完,也就只是合理而已,基本上漫威的超英片只需要好的
肥
: 皂編劇,根本不需要什麼好的導演,也不需要多好的演員,也不需要追求什麼電影拍攝
手
: 法變革,因為他就是一個必須而且只能這樣拍的電影,迪士尼上個階段的商業片神鬼奇
航
: 就至少有一以貫之的無賴風格,但超英片只有劇情語言而沒有鏡頭語言也沒有個性。
: 從前的商業片都會有個性,但漫威有什麼鏡頭語言跟個性或對電影創新有什麼企圖我完
全
: 看不到,只知道跟連續劇一樣照表操課的上。
: 現在已經快十年沒出現過什麼真正獨當一面的男女大演員跟超英片也有關係,但最多人
看
: 的商業電影本身都沒有風格,又能期待出現什麼下一個阿湯哥或李奧納多,更不要講當
這
: 個公關資源權利集中在超英片的當下,再跑出像丹尼爾戴路易斯這種演員,一切都是環
環
: 相扣,別說什麼是自由市場,因為最大的問題是,人都會有自己以為很有想法的錯覺,
其
: 實資訊爆炸時代,人反而更容易被淺移默化,就像星座很多人不屑,認為60億人怎麼可
能
: 只有12種個性,但事實上人類根本沒有我們自己覺得的如此聰明又變化多端。很多時候
只
: 是我一直跟你說這很屌,講一千次你就真的覺得很屌了。
: 我沒有多反超英片,也沒有覺得不好看,只是覺得一堆人整天只能一直討論超英片怎樣
賣
: 多少,劇情怎樣,刷一堆超英文章,搞得好像是什麼電影史奇片超級偉大,就真的覺得
滿
: 好笑,基本上超英片是毫無學術貢獻可言,對電影產業也沒起到任何革新領頭羊作用,
也
: 不會有什麼特別歷史地位,扣除掉你只是喜歡漫畫變成電影給你看這件事,電影本身在
鏡
: 頭語言層次跟創意技術層面實在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就身為一個學術定義上的傳播媒
介
: ,超英片的模式實在就是個只求及格的態度。
身為一個電影看的不多的鍵盤影迷,看到大大這篇忍不住想來回一下,發表一些自己的看
法。
首先針對漫威電影
對電影藝術到底有沒有幫助這件事情
我想可能首先要釐清一下所謂的電影究竟是什麼?
又或者電影在世界的定位
就我個人的了解,
電影最早是以一種奇觀式的娛樂模式出現,
人們會進場觀看電影,
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爽,為了獲得刺激,為了排遣生活的無聊,所以看電影。
因此,如果稍稍觀察電影發展的歷程,
他與其他藝術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製作非常的昂貴
。
昂貴的結果就代表著他需要龐大的資金,
除了贊助、補助之外,
如何賺錢對於電影工業而言
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當電影工業蓬勃發展之後,
站在製片的立場來說,
如何賺錢相較於電影藝術、技術的精進,才是首要之務。
我到覺得原po在文章中所說到以往商業電影比較有個性這點其實是個假議題。
然後昆汀、魏斯安德森其實也不太算是商業電影的導演,
真正要說,可能六零、七零年代開始出頭的
電影小子比較算是您所定義的商業電影導演。
但回頭來看這些您認為有個性的商業電影,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很大的同質性,
除了題材之外,
所謂真正的個性也比較少。
而同樣的漫威宇宙的出現,
其實也只是這些商業電影類型中的其中一個,只是剛好他很賺錢,世界觀很大,拍了很多
,所以大家才會覺得現在的電影世界只出現這些沒個性的電影
。
那如果真要這麼說的話,
侏羅紀世界如果在多拍的幾集,
那也會變成您口中那些沒個性的電影,
所有的商業電影也都完全沒個性。
身為一個影迷,
雖然我也會看所謂的「藝術」電影,
但其實我很納悶為什麼許多人面對電影時,
會去刻意的切割所謂的「商業」及「藝術」。
我以為如果回歸單純喜好電影的立場上,
人們買票進場看電影,只是想要買個享受、買個經驗、買個回憶。
每個人喜好不同,只是剛好英雄電影是現在的主流罷了,但他也是從非主流一路變成主流
。
猶如上述所說,
電影作為娛樂很大的一部分就是為了賺錢,
有了收入才有辦法在繼續拍下一部電影,
也才有可能去養那些所謂非主流的藝術電影。
因此雖然英雄電影的氾濫可能造成世界大部分觀眾胃口的同一化,
但我倒不覺得會影響所謂電影藝術的發展。
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電影依然持續產出,影展、電影節觀眾一年比一年攀升。
商業片、藝術片都只是電影的其中一個面相,最重要的還是大家喜歡看電影的心
我不覺得有孰優孰劣的問題,
有問題的只是那些常站在本位思考,恣意批評的人
或許劃分、指責是一種較為簡便的方式,但對於電影的發展,完全沒有幫助
至少很好看嘛比起高層插手然後又拍的難看的,好多了啦
這篇中肯,那種電影與藝術本位,然後恣意批評消費者與觀眾的品味,並且鄙視與貶低商業電影的各個層次上努力工作努力創作努力嘗試的人們,真的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與自慢完全無視了電影工業裡編導之外99%工作者的努力還有以"影史地位"這種主觀要素來評判非藝術電影,真很好笑也好荒誕
推樓上,結果現在最限制導演的反而是DC記得當年他們整天靠北什麼DC讓導演放手去幹很自由,漫威只會限制導演創作云云,原來潮水退了才知道到底誰沒穿褲子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