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雷] 村上春樹與福克納合體的"燃燒烈愛"

作者: orzisme (EM)   2018-07-02 21:29:24
https://images2.imgbox.com/8a/df/qhXi7YNT_o.jpg
村上春樹小說有名難拍,照本宣科絕對達不到文字效果
完全以虛拍虛也會變成一種空洞的模仿。前面已不少電影拍死在沙灘上
李滄東這次做到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他消化了小說,保留其骨髓,同時與福克納連接在一起。
其實我從來沒想過村上可以跟福克納結合,並充分本土化,真的是厲害
虛無與憤怒,在韓國土壤發芽。
李的片名都具有文學隱喻作用。薄荷糖、綠洲、密陽、詩、綠魚等
這次叫Burning,燃燒。看完取的真好啊,多層的感受。
最明顯的如片中一再出現的憤怒
火的意象,也可視為內心求索存在意義的一種強烈的悸動
裡面也不時穿插的符號也是玩味。
貓的名字叫boil(鍋爐/沸騰),跟蹤到美術館,背景有巨幅龍山慘案鮮紅蠟筆畫
https://images2.imgbox.com/8e/1d/tfpiYamf_o.jpg
https://images2.imgbox.com/5e/ff/qNwU9TmW_o.jpg 海美剝橘子啞劇
村上"燒掉柴房"篇幅短,重點情節都有在電影還原。
海美的剝橘子啞劇("重點不是以為這裡有橘子,而是忘掉這裡沒橘子"),班的燒倉房嗜好
福克納"燒馬棚"講的是憤怒,憤怒的影響,階級問題。
嚴重階級分化也是韓國當下極大的焦慮。
(村上原著不討論階級,主人公"我"中產已婚。
李則在電影中將鍾秀海美的階級設置為底層青年。
村上是十分形而上的。但李滄東還是李滄東。他不會剝離社會脈絡)
片中海美提到的非洲部族的兩種飢餓貫穿了整部電影
little hunger,生理的飢餓,現實物質的滿足
great hunger,精神上的飢餓。渴望找到生命的意義
主角三人其實都是great hunger,不管什麼階級的人,都面臨這樣的生命謎題
但鍾秀海美同時也是little hunger,階級的落差同時劇烈擠壓他們
班物質生活優渥,精神世界麻木,他尋找到能在其黑暗深處激起低鳴的只有"燒溫室"
鍾秀想當作家,但光應付現實就疲倦不已,大學畢業卻只能打零工,家庭負擔沉重
於是他壓抑對great hunger的追求。所以他創作不了,甚至不知道要寫什麼
海美景況更糟,從小邊緣。也試圖改變過
花錢整容變漂亮,搬到首爾找工作,卻只是徒然。
淪為卡奴,做Showgirl勉強溫飽,一心嚮往精神世界
鍾秀
https://images2.imgbox.com/8e/51/VGQjAODl_o.jpg
https://images2.imgbox.com/23/05/o5daCJcl_o.jpg
他就像福克納"燒馬棚"的男主角
痛恨父親暴戾,卻仍被傳遞了骨子裡的憤怒。憤怒一旦引爆就像炸彈
父親在韓國社會轉型時,因固執與自尊心錯過發達。
錯了一步就被遠遠拋離,再因個性每況愈下
抗議誤傷公務員卻不願低頭道歉而入獄
他曾無意中打開父親上鎖櫃子。打開來滿滿鋒利漂亮刀具。和破爛工具間形成對比
父親懷抱的那團憤怒,傳給了鍾秀
小時被迫燒光被打跑的母親的衣物,男孩盯著那烈火似害怕又像魔怔
承襲階級,傳遞焦慮,在韓國日益深化的階級鴻溝中被擴大
不僅是生活,夢想黯淡無光,連所愛都被剝奪
面對班那種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囂張地微笑釣魚。鍾秀爆發了
用父親的刀捅在了班身上
他握有的只是一些間接猜測,甚至矛盾的證詞
但他依然絕望的固執搜尋,當那個唯一一個站在海美那邊的人
脫下血衣,一把火燃盡屍體與車
全身赤裸的離開,背後熊熊烈焰沖天
人物在長久的壓抑後達到釋放。飢餓感被瞬間飽足
然後就像福克納筆下的男孩,最後他頭也不回地去了

https://images2.imgbox.com/ae/9c/iW8VoRrL_o.jpg
"他是蓋茨比嗎? 不知道在做什麼卻非常有錢,謎樣的年輕人"
"韓國有太多蓋茨比了"
要什麼有什麼,年輕英俊多金,沒有需要力氣追逐的目標
生命反而非常無趣,被異化的有錢人
而他為了填補這種空虛,選擇了"兩個月燒一次溫室"
溫室其實就是他所挑選的那些女孩。海美消失後,出現的免稅店店員也是。
(他的朋友圈子也令人發毛,像看猴戲一樣,搞不好也有同樣"嗜好"?)
他輕蔑地認為沒用、沒人在乎的女孩,警察也不在意
讓她們像本來就不存在一樣消失吧!(呼應了海美在吃牛腸鍋時說過的話)
鍾秀首次作客時在洗手間櫃子。先見到一只精緻無比的化妝箱
繼而看見一抽屜廉價的女生小飾品
當時他一頭霧水,因為明顯不是上流物品水準
等連結起來時毛骨悚然。就像班隨時掛在臉上那溫和的完美笑容
https://images2.imgbox.com/26/d1/DijtG5A5_o.jpg 班和鍾秀
他和鍾秀的互動饒富興味。其實比起海美,或許他更對鍾秀感興趣
甚至主動談起了"燒溫室的嗜好",也跟著看了福克納
海美失蹤後,明知被追蹤卻一直保持著引誘的姿態
享受著一種想被知道的鋼索樂趣,還有笑你能怎樣的優越感吧
https://images2.imgbox.com/e9/68/U5lb85gu_o.jpg 釣魚
海美消失後,立刻出現了另一個相似的女孩。也能窺見他的循環
而祭品,會由班親手化完美屍妝,如祭祀的前奏,自己親手製作的祭品
就像他熱愛下廚。(隱喻的意思,妳可要問鍾秀呢)
他沒有善惡意識,自比為雨,是自然,認為一切只是接受而執行
最微妙的是鍾秀動手時刻,班的眼神是解脫。甚至伸手抱住了鍾秀
他的虛無,終於有了盡頭
海美
https://images2.imgbox.com/6f/e1/4eh3f9mg_o.jpg
有人說海美只是膚淺的工具存在。班殺了不知道幾個這樣的海美
我覺得這是很大的誤解,海美也是寫的很動人的一個角色
比原著裡的"她"更加飽滿
她從非洲回來時,說起見聞,說如果跟晚霞一樣消失就好了。可是又好怕死
要是能跟當初不存在一樣消失掉就好了...
其實欠了許多卡債,被家裡掃地出門。
(海美家人看見鍾秀第一反應是"海美叫你來的吧""告訴她債沒還完不許回家"
感覺好淒涼...應該求過不少次,但家人不要她了...)
還不起債,卻執意前往非洲。
我想大概是因為還債翻身已經難以實現。只能在精神世界尋求滿足
沒有未來,只剩現在。實際比她的外表寂寞太多了
她說鍾秀小時候救了掉進井裡的她。
是不是真有一口井。或許有,或許沒有
但延伸的隱喻是她困在孤獨裡,而鍾秀成為了唯一的光亮
挪威的森林中直子也曾有類似的描述。(她聊起一口野井。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那一口井
,或許那只是存在她腦海中的一個形象的記號而已)
抽大麻後,脫下衣服迎著夕陽獨舞的模樣,美的讓人窒息
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極致的落寞
在那一瞬間她彷彿是自由的,追逐祈求著great hunger的狀態
但晚霞消逝,牛叫聲響起。她醒來了
還是那個身無分文,也幾乎沒有人在乎的孤獨女孩
無法抑制的落淚,她只有在這般短暫的時刻,能夠確認自己存在
只是不管是韓國或非洲的夕陽,都只能維持那一下下
覺得非常難過...
更悲哀的是在離去前,鍾秀因為賭氣對她說了狠話,說她這樣脫衣服像妓女
連井口唯一的光也消失了...
話說鍾秀其實羨慕班,又在他的階級面前很自卑。這從第一次見面就是了
接機吃完飯出來,海美其實還是看著鍾秀。但鍾秀害怕海美猶豫後的答案
於是搶下話頭直接讓班送海美
海美邀約都去,然而從來不願在富人朋友聚會發言
謹慎地維持僅剩尊嚴...
他無法讓自己像海美一樣自在的,無視那些人散發的內心嘲笑
https://images2.imgbox.com/6c/94/TFYPvbYg_o.jpg
他愛上了海美,可是沒辦法講出來,覺得講了會失去
當他對班說"媽的我愛海美阿!!!"
班發出的清脆的笑,真的很毒...
尤其緊接海美出來了,他卻再也無法說出那句話
開頭鍾秀海美親熱時,在暗暗套房內,突然瞥見了那一抹從南山塔反射的光
一天只有某一段時間能看到的光,運氣好才能看到的
或許就像他們遇見彼此的運氣。然而稍縱即逝
但是,李滄東並無意給出非常確定的答案
很多事物都還是在虛實間遊走。貓是同一隻嗎,有沒有井,海美的去向
其實都仍是鍾秀視角的猜測。最後復仇場景是否真實發生,也是亦真亦幻
因為通篇都是鍾秀視角,然而從鍾秀突然開始寫作起,視角變了
他殺班,可能是小說中所宣洩,但意念依然相同
整個主題的本身很像看一篇文學小說
情節或解謎不是他的重點
而是去咀嚼留白與曖昧,讓這部電影充滿了探討空間
https://images2.imgbox.com/8f/eb/THO5BFli_o.jpg 三人
李滄東這次片中三人演技都非常精彩!
劉亞仁,最棒的一個。
演技太好了吧。不只是爆發演得好,前面那些細微的情緒更好
彎腰駝背然而內心有一團火的青年!
Steven Yeun。他笑得我心裡發寒! 死亡前眼神演的最出色
全鍾淑。超驚豔的新人。千人海選出的鑽石。李滄東太會看人
氣質非常特別,也有豐富的感性去詮釋人物
夕陽獨舞那幕如夢似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5EniW2iyU8&feature=youtu.be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7-02 22:28:00
海美明明欠債不知道多少卻還是繼續花錢的模樣還蠻...像時下不少年輕人的肖像村上春樹小說中的對應人物比較難激發這方面的聯想因為男主角也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中產上班族 愜意的很很想問李滄東他對月光族這東西有多少認識(喂另外劉亞仁這部的爆發力太強,可能導致昨天我看到柏林最佳男演員(與神同行的少年)的演出後一點感覺都沒有....
作者: louislouiste (Louis)   2018-07-03 08:19:00
謝謝大家這麼愛我亞仁老公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7-03 11:10:00
我想看他拍韓國版的八月之光或者聲音與憤怒XD
作者: PatsyGallagh ('cause we believe...)   2018-07-03 23:43:00
我自己最喜歡的是導演讓三個角色在現實困頓扭曲的人生中,都有昇華超脫的時刻海美由深刻欲望誘發虛實想像的展演,那段我眼淚也莫名出來,單純和自我/自然融爲ㄧ體的舞蹈鐘秀那些永無止盡在迷霧中狼狽的奔跑和追尋已經是人生的終極課題和縮影班最後倒在鐘秀的懷裡,在血泊中或許是人生第一次「有感覺」和他人有真正的連結,是痛苦也是解脫我其實只因爲課業關係看過福克納的「聲音與憤怒」和「八月之光」,純粹就Burning和我對福克納的印象連結的話我是覺得Burning 有拍出福克納作品中的那種對人生/人性根本的”multitude”和懸宕的意義/意指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2018-07-04 02:04:00
我也覺得它有像Pasty說的一樣捕捉到人性mutitude的一面鍾秀電影中說的"世界對我來說像一團迷霧"把這種精神總結的蠻扼要的福克納很喜歡使用多聲部跟非線性敘事也是這個原因因為沒有人的觀點可以達致全知,一個人面對未知的世界或天命時最後的"抗暴手段"往往就只剩絕望中的憤怒長吼(聲音與憤怒中的班吉)或天問式的燒毀(阿布薩龍x2和燒馬棚)不過這一部走這種路線,也實在有點難跟以前拍出生命之詩和密陽的那個李滄東聯想在一起我印象中的他絕對不會跟這種無語文天式的怒氣綁在一起...(密陽雖然是"問天"問到像是女主角在問候老天爺全家,結局也沒那麼絕望,你還是會覺得李伸愛已經以某種方式跟老天爺和好了,畢竟她可沒動手宰了仇人或焚燒教會XD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