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足球「奇蹟少年」長大了,然後呢?

作者: joey0602 (joey)   2018-07-03 18:26:34
2006金馬最佳紀錄片「奇蹟的夏天」裡美崙國中足球隊的後續。(也大力推薦這部紀錄片
!)
我想應該可以貼到這裡,寫蠻好的報導
==============
新聞網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a/2018-fifa-world-cup-football-taiwan-miracle
報導者
文:吳柏緯
攝影:林佑恩
2018.6.11
4月底,距離俄羅斯世足賽進入倒數,台灣企業甲級足球聯賽開踢。這個國內男子足球最
高賽事,場邊觀眾依然冷清。隸屬「南霸天」名門台電隊的高俊鴻、嚴和生、林昌倫、李
健良北上備戰,4個場上有風的球員,下了場少有人認出。但時間倒回2006德國世足賽那
年,他們在國內掀起的足球熱,曾一度足以與世足熱抗衡 。
「爸爸有問我過,踢足球有什麼好的前途?」
「我說,我不知道。」
「他說為什麼不讀書?」
「我也說,我也不知道。」
「爸爸就講啊,你要踢就把一生踢完,就不要放棄!」
不要放棄,一生踢球,很難,特別在台灣。
2006年,記錄17名花蓮美崙國中足球體育班三年級的學生,備戰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過程
的《奇蹟的夏天》,不只創下票房佳績,也奪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一時間,這群「奇蹟
少年」的風采在台灣不輸給當年世足賽的席丹(Zinedine Zidane)、魯尼(Wayne Roone
y)、「小羅」羅納迪諾(Ronaldinho)等眾星。
17名「奇蹟男孩」,如今僅剩高俊鴻、嚴和生、林昌倫、李健良4人還在場上馳騁。奇蹟
終究沒有在那年夏天後發生,他們少年時熱血沸騰的故事也漸漸冷卻,被人淡忘。他們4
人接受《報導者》訪問那天,是難得的休兵日,一行人坐在台北市區的一家速食店,聊著
聊著,高俊鴻突然自嘲說:「在這裡訪問這麼久,也沒有人認出我們啊。」
比踢球更艱難的現實生活
當年9月紀錄片上映時,17名美崙國中三年級的球員主角已從國中升上高中,其中11人升
上國立花蓮高農、6人就讀國立花蓮高中,也都成為當時球隊的主力,並為各自的學校拿
下不錯的成績。
然後呢?
很多人就沒有「然後」了,因為大多數的人在高中畢業後離開了球場。經濟,是第一個考
量。運動在台灣一直是弱勢少年脫貧手段,美崙國中足球隊的成員也多數來自經濟弱勢的
原住民家庭。
「在國高中踢球,不但學校包吃包住,而且還有公費跟獎學金;但是上大學卻完全不是這
樣一回事,雖然有部分補助,但是一學期大概就兩萬塊,根本不夠,而且還要支應學費與
生活費,很多人的家庭經濟狀況本來就不好,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大負擔。所以也必須
面對現實,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高俊鴻無奈的說,其他3人也都點頭附和。
高中畢業便是第一個難以跨過的坎。高俊鴻、嚴和生、林昌倫、李健良都表示,繼續升學
是個艱難的決定,即便現在成為同儕間少數登上台灣足球金字塔上層的人,但在登頂的過
程中,「放棄」這個念頭不時就會出現。
4人中唯一到花蓮高中就讀的嚴和生感觸最深。「那時選花中就是想要去讀書,然後繼續
升學,但是剛上高中沒多久就受到很強的打擊,因為老師教的我都不懂。」
嚴和生口中的「打擊」,是從小一直累積而成的學科程度落差,即便學校老師針對體育班
的課程更重視基礎,希望把這些球員遺漏的空缺補上,但是聽不懂就是聽不懂。而更不用
說,除了念書之外,他們還是要訓練。
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一件事情做好本來就不容易,更不用說兼顧兩件。「那個時候感覺是有
點一場空,因為書沒有念好、球技也沒有練好、更不像他們幾個在花農有學到一技之長。
唯一比較值得說嘴的,大概就是當我說我念花中,會獲得比較不一樣的眼神跟關注,但也
就只有這樣。」
高三時嚴和生一度想去從軍。「其實有去報考軍校,想說沒有一技之長,從軍也是相對比
較穩定。不過後來台體教練覺得我的球技還行,加上我還是想去大學找找在足球圈發展的
可能性,所以又再回到足球的路上,就到現在了。」
靠著足球技術上了大學的4人,4年大學生活都在半工半讀中完成。高俊鴻曾經同時打3份
工,從餐廳的外場到街頭發傳單,甚至拿起鍋鏟炒菜,就是為了支應學費與生活費,讓自
己能繼續踢球。
「跟高中以前完全不一樣,大學時讀書與踢球是必須同時進行的,如果放棄學業的話,也
就等於放棄足球。為了能繼續踢球,我什麼都願意做。」
其他沒能繼續踢球的「奇蹟少年」,現在有人當教練,還算是半隻腳踏在足球的圈子裡;
更多人則成了潛水教練、刺青師傅、志願役軍人、保險業務員等等,完全脫離足球圈。「
我們都覺得很可惜,因為很多人球技都比我們好,但就沒有繼續踢了。」雖然李健良輕描
淡寫說出這句話,但可以感受這句話背後深深的無奈。
下一梯的「奇蹟少年」們
當年的「奇蹟少年」們長大了,新一批的少年仍接續在追夢的路上跟進。由於美崙國中的
輝煌戰績,吸引不少想要踢球的孩子慕名前來花蓮,離鄉背井,也想挑戰生命的「奇蹟」
。就在他們的學長在台北備戰企業甲級足球聯賽同時,這群孩子也在育成學長們的同一個
操場上揮汗苦練。
記者前往採訪那天,原本天氣晴朗的花蓮市區突然下起了大雨,在美崙國中操場上體育課
的學生連忙收拾散落的體育用具,紛紛跑回教室。操場另一側的足球場,20多個身穿黑色
與紅色球衣的足球體育班學生卻不畏大雨,反而踢得更起勁,在場邊的教練也不斷大喊,
叮嚀著戰術與注意事項,因為隔天一早他們將啟程前往上海,進行為期一週的交流活動。
二年級的徐國峻也是這次代表隊的成員之一。「我第一次來美崙是小學五年級的暑假,那
時候直接就和現在國三的學長一起訓練。我整個被嚇到,因為體能跟技術完全跟不上。」
到美崙踢球之前,徐國峻是新竹的足球俱樂部成員。原本只是因為朋友邀請才開始參加足
球俱樂部,沒想到踢著踢著,就一路從新竹踢過大半個台灣來到花蓮。他說,「就是喜歡
足球啊!」
「很辛苦耶!因為國小的基礎完全不一樣,就只能每天練、每天練。大概來了一年左右,
我才覺得有跟上,但是技術還是有差。」徐國峻輕鬆的一句話,背後藏著太多外人看不見
的汗水與付出。
近年來隨著資訊普及、足球在國內的能見度提升,加上越來越多家長願意花錢讓小孩接觸
足球運動,即便只是當成休閒或才藝,因此除了過往學校體育班或代表隊,在地的足球俱
樂部、社區足球隊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以足球俱樂部蓬勃發展的新竹縣為例,在新竹俱樂部執教多年的彭聖瑋觀察,目前縣內國
小以下參與足球俱樂部或社區型球隊的小朋友,超過2,000人,年紀最小的甚至只有3歲。
而且人數還在持續增加。儘管台灣家長對於足球的支持度,比起過往有逐步提升,足球人
口也在成長,但是把足球「當成興趣」與「當成職涯」,終究是不同的兩件事。不少送小
朋友到俱樂部踢球的家長在談到這件事時,態度還是趨於保守。
不過徐國峻的媽媽選擇支持。當孩子在小學五年級決定要走上足球這條路時,國峻媽媽便
開始到處向學校與俱樂部的教練打聽,哪所國中踢球的條件與環境比較好、比較適合自己
的孩子。她幾乎是無條件支持孩子踢球,只有一件事,就是不能荒廢課業。
「我覺得英文能力要好,才能跟別人交流、才能跟裁判溝通,而如果要當教練的話,該有
的文憑還是要拿到。所以我告訴他,你要踢球,但是課業也不能放棄,不然即便你有再好
的球技都沒用。」
兩年過去了,徐國峻在這點上做得還算不錯,守著和媽媽的約定,不過他也坦承,有時候
還是會想偷懶。這個時候,媽媽的電話就會來了。在送孩子到美崙國中前,媽媽不是沒有
疑慮,「我當時也曾想過,讓他去美崙接受嚴格的訓練,可能會覺得太辛苦了而放棄。但
沒想到,在美崙踢球反而讓他更堅定要走足球這條路。那我就是全力支持他。」
徐國峻在暑假過後即將升上國三,媽媽已經開始幫他打聽,高中應該去哪間學校踢球了。
職業足球聯賽是夢想的終點?
然而,只構築基層足球運動是不夠的。許多人把台灣足球真正的奇蹟,寄託在職業聯賽上
。「基層當然重要,但如果在足球運動的最頂端沒有一個讓人看得見的未來、沒辦法以此
為生,你要怎麼說服家長,在台灣踢球是有出路的?」高俊鴻指的是,台灣應該要有一個
屬於自己的職業足球聯賽。台灣不是沒有足球聯賽——從早期的企業足球聯賽、全國城市
足球聯賽,到2017年改制的台灣企業甲級足球聯賽。以今年台甲聯賽為例,共有北市大同
、高市台電、台體光磊、航源FC、國家儲訓、皇家蔚藍、台南市與台程獅共8隊參賽的規
模,比賽地點遍及全台,不少國腳都參與其中,但仍只是半職業足球聯賽。
「台灣只要有一個職業聯盟,成立幾支職業球隊,就可以帶動台灣足球的發展——不只是
人才培育,還有就業機會與帶動足球產業發展,」在美崙國中執教超過20年的教練陳春智
認為,雖然成立職業聯盟也不代表所有踢足球的人都能登上這個最高殿堂,但是這對台灣
發展足球運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他說,就像是美國打籃球的人那麼多,每年能擠
進NBA窄門的人卻很少,但是由於籃球產業健全,很多無法成為球員的人仍能在這個產業
中貢獻經驗,可以投入自己喜歡的工作。這是職業聯盟的價值。
新竹俱樂部教練彭聖瑋觀察,近年家長支持小朋友踢球的比例有上升,但是他不諱言,這
樣的成長是有極限的。當整個足球環境沒有隨著家長的熱情變好,有一天當熱情碰到了天
花板,家長就會體悟「這就是在台灣踢球的極限」。
彭聖瑋過去曾到英國與澳洲的球隊受訓、考取國際教練執照,近年也積極帶隊與日本球隊
交流。綜觀這些年的觀察,他認為可能因為訓練的方式有差異,造成技術落差,但整體而
言台灣選手的身體素質並不會輸給國外選手,不少國外教練來台後也都大吃一驚。
過去幾年彭聖瑋的俱樂部陸續帶了一些球員到日本,和日本職業足球J聯盟的川崎前鋒、
浦和紅鑽、橫濱水手等球隊的梯隊一起比賽。兩邊的強度當然有很大的落差,但能透過這
樣的方式讓小朋友知道別人是怎麼踢球的,這樣對於小朋友也有很大的幫助。
「成立職業聯賽,除了讓小朋友能夠有一個夢想與目標外,也可以增加台灣選手的能見度
,」彭聖瑋這樣認為。
職業足球不是沒有人談,從2002年日韓世界盃帶來的足球浪潮襲捲台灣,時任總統陳水扁
喊出「足球元年」開始,這16年來「職業化宣示」一次又一次出現,但結局都一樣,不了
了之。
養一支職業隊,不只是球員,還要建立軟硬體設備,一年花費至少要上億。但是職業運動
講求的關注度、廣告效益,在目前的台甲賽事中都看不到,企業會有進場意願嗎?
除了經費外,缺乏場地是所有企業隊最頭痛的一件事。即便是戰績輝煌的台電足球隊,目
前也是向高雄中正高工租借球場,而且還要配合學校作息,才能使用。未來若要在台甲的
基礎上,發展台灣的職業足球聯賽,場地從哪來是另一個大問題。
日前體育署再拋出「足球6年計畫」,將現有的台北田徑場、新北板橋第一運動場、台中
足球園區、宜蘭運動公園田徑場、新竹縣立第一運動場及高雄楠梓運動場等6個場地規劃
為地方的足球發展中心,做為半職業足球聯賽的場地,並在未來職業化後,作為職業隊主
場。但這樣的宣示,會不會又隨著世足賽的熱潮過去,成為另一個「足球元年」泡沫?
「我們已經習慣了每4年一次的看見希望,然後失望了。」高俊鴻的一席話,這是球員們
的心聲。
「外援」戰力有用嗎?怎麼用?
回頭看看台灣這些年來的足運發展,特別是國家隊比賽的能見度或是願意進場支持的球迷
,都有提升。但是,這是我們等待的足球奇蹟嗎?
2011年,台法混血、在比利時甲級足球聯賽勁旅梅赫倫(Y.R. K.V. Mechelen)踢球的陳
昌源(夏維耶),披上台灣戰袍,把台灣男足的戰績和人氣帶上高潮。之後的土耳其台灣
女婿朱恩樂、西班牙出生的殷亞吉、效力蘇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羅斯郡(Ross County FC)
的周定洋、英超水晶宮U18(Crystal Palace U18)青訓隊被球迷稱為「甜甜圈男孩」的
沈子貴 吸納台灣血統的旅外球員,被視為提升戰力的特效藥。
「等級真的差太多了!」目前仍身披國家隊戰袍的林昌倫坦言,以前並沒有機會和這些旅
外選手交流,入選國家隊與這些球員一起作戰後,很明顯感受到實力的差距。這些球員從
小在國外踢球、接受不同於台灣的訓練方式,邀請他們加入國家隊,除了借重他們的實力
,也盼能夠引入一些外在的刺激,讓球員相互切磋學習以提升國家隊的強度。但是如果台
灣的訓練方式與體系沒有跟上,那麼當這些選手來來去去,台灣的實力永遠還是在原地踏
步,只能一直等待下一個願意歸化的洋將。
另一個奇蹟,是在去年迎來英國籍「神奇教頭」蓋瑞.懷特(Gary John White)後,台
灣男足在國際比賽中頻傳捷報。懷特曾在1998~1999年間擔任英屬維京群島的足球隊總教
練,當時年僅24歲的懷特創下FIFA史上最年輕總教練的紀錄。來台灣執教之前,他也陸續
擔任巴哈馬、關島國家隊與中國上海申鑫足球俱樂部總教練。
懷特於去年9月執掌台灣男足代表隊兵符後,先是在與蒙古的友誼賽中獲勝,接著在2019
年亞洲盃資格賽中,擊敗了名次比台灣高出許多的強敵巴林,並於今年3月在主場以1-0擊
敗新加坡。儘管,他同時也惹出2016年擔任關島國家隊教練時、疑似與台灣足協共同偽造
友誼賽紀錄,甚至「腳踏兩條船」兼任中國代表隊顧問的爭議,但也確實帶領台灣闖出史
上最佳的世界第121名紀錄,創造了一波近年台灣足球的小高潮。
球員都同意,請外籍教練帶來全新的觀念,對於國家隊而言一定有幫助,但問題是:「這
樣的教練我們能請幾年?」、「所有人都能吸收他帶來的觀念嗎?」、「國家隊的選手學
到了新觀念,但是台灣基層的球隊呢?」
高俊鴻認為關鍵在「基層教練的觀念要跟上」,而且要建立完整的訓練體系。如果體系沒
有建立,那麼當教練離開後一切又都從頭來過,永遠都只能在原地踏步,對於足球發展並
沒有任何幫助。
美崙國中教練陳春智有一樣的看法。他指出,足協聘請外籍教練來台訓練球員外,也應該
藉此機會促進台灣的教練與之交流、學習,讓台灣的教練知道國外是怎麼訓練、自己有什
麼樣不足的地方。
「蓋瑞和他的教練團有其長處與執教的經驗,那是台灣教練所缺乏的。不論是台甲或是一
些高中、大專聯賽,應該要定期將這些球隊的教練聚集起來,進行教練講習,與蓋瑞的團
隊交流學習。如此一來,台灣的教練才有辦法真的跟國外的教練學習、瞭解訓練的方式與
戰術運用。否則如果有一天,外籍教練離開後,就可能發現,選手是按照外籍教練的指示
去做,但台灣教練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如果有一個關於奇蹟的關鍵字
《奇蹟的夏天》至今12年時間,改變的不只是台灣足球的環境,當年的小球員,如今身分
也有了些微的變化——林昌倫和李健良不約而同在去年升格當爸爸,身分不同,肩上的擔
子也更重了一些。
雖然兩人的小朋友都還不滿週歲,但是兩個新手爸爸一開口,已經開始擘劃孩子未來的藍
圖。問他們,「如果小孩想要踢球,你們會支持嗎?」
「當作興趣或體育活動,我覺得沒問題。」這是4個「奇蹟少年」的共識。
不過如果下一代想要走跟自己爸爸一樣的路呢?
「我是不建議、但不會反對,畢竟孩子想要做,做爸爸的當然也只能支持。只是這些路他
的爸爸都走過,也都知道在台灣踢足球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或許可以給他們更多建議,讓
他們在遇到高牆時知道如何轉彎,不至於撞得頭破血流,」李健良說。
不過李健良有個但書:「我一定會要求他要把功課顧好,成績不用很突出,但至少要花心
力去做、培養一技之長。我不希望有一天當他們不踢球了,會發現自己跟爸爸一樣,除了
踢球之外什麼都不會。」
同一個問題,還沒當爸爸的高俊鴻卻回答,他不會讓自己的小孩去踢球,因為在台灣踢球
太辛苦了。當他說出這席話時,其他3人則在旁邊幫腔「你會打斷他的腿吧!」當然這是
玩笑話,但也更讓人感受到,這一路來堅持,對他們有多不容易。
「如果台灣的足球發展有一個奇蹟,你們認為那個奇蹟會是什麼?」記者抛出這個問題後
,4個人都沉思了一下。
「那就是我中5次樂透。」李健良冒出了一句有點無厘頭的回答,接著解釋:「中1次不行
,要中5次,這樣我就可以把這些錢拿來養一隻職業足球隊,我想大概可以支撐3年吧,然
後等錢用完後,就把球隊收掉。」
訪談中比較沉默的嚴和生突然開口說:
「沒有奇蹟,只有戰績!作為一個選手,我們只能盡力把比賽踢好、提升戰績,這樣民眾
進場支持的意願就會增加吧。」
「我覺得,只要有東西變好,就是奇蹟。不管是訓練的方式、觀念,還有環境、風潮有改
變,那都是奇蹟了。」高俊鴻補上這一句卑微的心願,對於以足球為生的他們來說,竟是
那麼遙不可及。
採訪結束後,望著他們返回宿舍的背影,腦海中快速閃過了《奇蹟的夏天》片尾,他們步
出美崙國中的身影。12年過去,當時的「奇蹟」與現在的「奇蹟」,對他們已是截然不同
的意義;但對於台灣足球,奇蹟,一直都是一個「未來式」。
================
「奇蹟的夏天」預告片
https://youtu.be/jNTskv3DReU
作者: l8PeakNeymar (十八尖山內馬爾)   2018-07-03 21:45:00
不就這樣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