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怎麼我來美國找個工作,要拜託律師,要求情他人,還要看雇主臉色,那我不成個
跪著要飯的了嗎?
師爺:那你要這麼說,很多人為了綠卡還真的就是跪著要飯,就這,多少人想跪還沒門
縣長:那我台大書卷獎能不能掙錢?
師爺:能掙,在台灣
縣長:我的論文投稿各大期刊並多次被引用,能不能在美國掙錢拿綠卡?
師爺:能掙,跪著
縣長:如果我都沒有以上這兩樣,但是我有錢,而且川普跟我握手,我能不能站著把錢掙
了!
師爺:敢問九筒大哥何方神聖
縣長:敝人,郭台銘!
-----
如何定位一部好的電影,每個人有各自的看法,我個人認為兩點,「帶入感」是一個重要
的元素,也是一個能讓作品流傳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名著,能流傳那麼廣且那麼多
年,因為他讓觀眾容易「帶入」劇情,劇情也容易「帶入」觀眾的生活,也許我們沒有取
經,沒有帶兵打仗,沒有混幫派,但是「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的劇情卻
一直在你我身邊發生。「讓子彈飛」也是這麼一部「帶入感」極強的電影。此外,朋友以
及自己在異鄉的生活經驗,讓我對這部電影有了更多且別於以往的想法,這是我對好電影
的第二個看法,「多面向」。不同年齡,不同成長背景,甚至同一個人,但是不同階段來
看這部電影,都會有不同解讀。
從留學生,到開始工作,在美國討生活,真的要習慣美國的節奏,尤其是申請簽證或者綠
卡,更是要耐心的等待,要讓子彈飛一會兒。這一點讓很容易焦慮的我實在習慣不來,尤
其在台灣長大的我,如果不能馬上看到結果,無法掌握下一秒的情況,就會使我更加恐慌
,但這時候能做的也只是讓子彈飛而已。
其實面對我這樣的個性,對老闆來說,是相對好掌握的,因為這樣的性格,其實跟六子很
像。老闆常常有意無意的一兩句「你是不是不想做了」,「不要以為拿到綠卡就可以耍大
牌」,就會氣得開啟無限加班之戰模式,甚至還為了跟老闆賭氣,不領加班費,現在回頭
想想,自己其實跟六子沒有太多差別。
另外,跟同儕的相處,也是一門學問,畢竟每個人來公司的原因都不一樣,美國籍員工就
不提了,畢竟他們不懂綠卡的魔力,以及國際員工的壓力,但即便是同語言的亞洲人,像
是中國,新加坡,香港,因為文化跟成長背景的差異,相處起來還是覺得格格不入,所以
最後還是公事公辦,私生活少一點交集比較好。至於台灣人,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就好
比縣長跟師爺的相處模式,因為雙方都知道各自的底牌,也知道各自的軟肋,只要沒有利
益衝突,都可以相處的很好,一但情勢不對,跑的比其他人還快,畢竟大家都是來討生活
的,有的甚至妻小都在這裡,拿到綠卡前,「活下去」,成為這裡的第一條叢林法則,這
點可以在師爺身上看到。即便大家都拿到綠卡,就像張麻子的兄弟一樣,也是為了賺錢而
各奔前程,求學期間那種的革命情感,在工作後,也大多不復見。
最重要的,如果你老闆是台灣人,我再強調一次,不是亞洲人喔,是特別指定只有台灣人
,他最喜歡的就是一天到晚提醒你,你的綠卡就是他辦的,還有對你多好多好,這時候的
場景就會很像,黃老爺:「幫我工作,我保證會對你很好」,縣長:「師爺,給我翻譯翻
譯什麼叫對我很好」,師爺:「對你很好就是對你很好」,縣長:「給我翻譯一下,什麼
是他媽的對我很好」
其實我也知道,在哪裡工作都很辛苦,所以並不是在抱怨,但是看這部電影,有好多好多
的場景跟對話,都可以完美呼應著在異鄉工作的生活,尤其是電影末段的那一對話:
老闆:所以你說哪個比較重要,綠卡?賺錢?還是為我工作?我想應該是綠卡吧?
員工搖了搖頭:再想想
老闆不會是錢吧?
員工又搖了搖頭:再想想
老闆樂道:難不成是真心喜歡幫我工作,敬佩於我,所以還是我重要囉!
員工看了看老闆說:(這裡就給讓子彈飛的粉絲自己填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