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813000087-260301
兩岸同根同脈 電影人盼合拍抗日片
旺報 特派員吳泓勳/武漢報導
從抗戰時期到今日,電影一直都是兩岸弘揚抗戰與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上海大學上海電
影學院副教授徐文明認為,電影在抗戰文化傳播的地位相當重要,光回顧過去80年歷史以
「八百壯士」為題材的作品眾多、影響重大,凸顯中國軍民的愛國主義情懷,隨著越來越
多台灣演員參與華語電影創作,在具備共同歷史記憶、同根同脈之下,也期待未來有更多
抗戰電影的合作可能。
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台灣區會長丘志賢也表示,看到抗戰影視作品近年出現娛樂化、
缺乏事實考證,甚至還有專書出版一一糾正這些不當史實。他並指出兩岸影視合作有幾點
關鍵:第一是更多地搭配史料考據、不能捏造劇情;第二應加強影視媒體產業的人才整合
包含前端編劇到後端動畫特效,以及完整良好的行銷宣傳。
丘志賢說,過去抗戰題材上,台灣以《英烈千秋》、《八百壯士》與《筧橋英烈傳》等電
影最為知名。但也感嘆當初第一次到上海打車要去四行倉庫,師傅卻不知道在哪裡,如今
過了10多年大陸設立紀念館後幾乎人人知道,反而帶台灣朋友到上海卻不知道四行倉庫,
共同的抗戰記憶變少。
分析台灣抗戰電影的趨勢變化,四川師範大學教授謝建華說,1970年代台灣面對外交挫折
如大陸與美國建交等,為宣揚愛國主義精神與省籍融合,成為台灣抗戰電影高峰,例如《
強渡關山》、《八百壯士》、《梅花》等史詩大片。
但從80年代之後,台灣抗戰電影的政治文化色彩漸漸減弱,更多趨於娛樂化,再直到《海
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等電影,大幅描寫日本形象,看出更多重點放在宣揚在地意識
,格局明顯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