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小偷家族 | 世界又殘酷又美好

作者: ferment (下雨的側臉)   2018-09-18 21:49:27
小偷家族電影可以說是下半年最讓人驚艷的電影。
先從導演「是枝裕和」開始講起,舊作中我僅看過「空氣人形」與「海街日記」,是很典
型日本導演的風格,攝影畫面經營得分明漂亮、擅用自然光與淡色調營造出舒爽清新的視
覺感;相對技術面,敘事則常常有冗贅拖沓,或語焉不詳的問題。對我來說是需要觀影耐
性的,那種導演。
走進戲院前,本有可能會中途離場/睡去的覺悟,但出乎意外的是,2018年的小偷家族,
是在技術、敘事,甚至於問題意識上等各方面上,都完美得無法再完美,畫面無須再有任
何增減,是是枝裕和的成熟之作。
在題材上,「家何以成為家」是他長久以來的故事關懷,這也是日本人在長久以來走向個
體化社會後,對於家庭必須性的質疑。對此,在舊作中他提出的解答常是:「不是制度、
也非血緣,而是無私的愛,才讓家立而成」,是抒情式(或說老梗)的個人註解。
但在「小偷家族」中的家族辯證,談的不再只是個人對於家庭的認同如何發生,且企圖與
觀眾一起深刻地討論,家庭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體系/空間,它在整個社會中如何可
能作用、又如何可能失能,以及這樣的失能又對每個人產生那些深刻的影響。
像是電影中不斷反覆呈現的:來自各地的主角們組成了一個非原生家庭,但這個不能被稱
為家的家,雖不盡富足,卻提供比原生家庭更多的感情連帶與經濟支持,曝照出原生家庭
制並非完美,甚至屢有風險(如:棄養、家暴等);而邊緣/底層家庭的存在,又透露出教
育/社福系統的無力,這些能觸發階級流動的文化資源並非觸手可及,是而僥倖出生於中
產者中總有機會翻身一搏,而出生於底層者則是不見天日了。
對我來說,這是這些從個人、到家庭,再到制度的多重關照,讓「小偷家族」不只是一部
電影、不只是一首導演的抒情詩,也是對我們居處的社會的反思/反照。
除了劇本,選角與各演員的演技是本片另一個大亮點。每位演員與他們的舉手投足、神情
,都彷彿與角色融合為一,或是附身般地,自然精彩。
我十分喜歡安藤櫻在被捕後被審問的那段表演:從開頭的沉默、倔強,到倏地心防崩解,
企圖別頭揮手藏淚,將情感的層次轉折,在幾分鐘內飽滿但不過溢地呈現在螢幕前。真的
冷不防就被她帶走,一起在戲院裡淚下。
2018年對我來說是片荒之年,總覺得沒太多印象深留的電影,而小偷家族,是少數的意
外與慰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