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原PO的話
「但我居然分了三次才看完
整部片悶到不行 一堆聽不懂的話 鏡頭一直跳來跳去 東西講不清楚
故事沒有主軸 看不出來在演什麼 本來是想講戰爭間流離片?
但演到中間一下變偷名畫片 後來又變逃獄片哪招?」
=====
你說得沒錯,而且我覺得你都有說到重點,這個就是Wes的敘事風格
我也不喜歡,
故事沒有重點,情節破碎,不太連貫,感覺走一步算一步的敘事,重覆使用舞台劇換幕式的
剪接,到最後你會發現整部電影好像也沒講什麼,都是些小事,只有有一種無病呻吟的感覺
。
如果換刺激1999的導演,用現實的手法去呈現同樣的劇情,毫無疑問就是一部大爛片
可是在Wes的手上就是另一番風景了
因為Wes的美術呈現手法
這種支離破碎,毫無重點的故事,和Wes獨特的美術呈現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然後形成Wes的
招牌風格。
我覺得甚至可以這麼說,
Wes之所以會有那種沒有重點的凌亂敘事風格,是因為他要呈現的美術手法所造成
構圖追求中軸對稱,
顏色佈置追求強烈的風格,
每一幕都好像插圖一樣,
老實說
這就跟張藝謀的英雄很類似,
追求美術絢麗,然後演員的台詞都說些故作高深的話
不同的是,
Wes還加上了舞台劇的結構,而且是喜劇的歡快節奏,
而且有時還可以要演員演得很故意很刻意,很僵硬,所以整體上會有一種機械式的感覺,很
特別。
你會發現他的電影喜歡用打擊的鼓聲(定音鼓),來增加人物的移動和故事的推進感,然後人
物僵硬地說了幾句話,人群就馬上進入下一個行動,然後換幕。你可以把Wes的電影想像成
舞台劇搬到現實去演。
如果要說的話,
如果你要看小說的故事,那麼刺激1999很適合你,可是Wes就無法滿足你。
因為Wes是要把 “現代詩” 拍成電影
現代詩就是,整體似乎沒什麼重點,敘述不完整,支離破碎,上一句和下一句似乎也不連貫
,留有很多空白....Wes的電影分段有時就像一首詩的上一句和下一句
我的比喻不是很恰當,但一時也無法說清楚,
Wes是一個用“畫面”來說故事的導演,整部電影充滿“設計”的“人工”的感覺
欣賞Wes的電影,重點是他的美術,然後他如何用他的獨特美術去“包裝”一個“平淡但很
有意思”的故事,.
重點就是Wes的美術“包裝”,才會讓那些平凡平淡的故事可以被“彩繪”出來。
以上,這只是我的不成熟看法。
我能理解原PO覺得過譽的點,也是能接受原PO那樣說,原PO批評的沒錯。
因為當Wes選擇這一套模式去說故事,自然就會有這套模式的優缺點
原PO說的就是缺點,
可是有時候,“缺點”看多了就會變成一個人的“風格”,你就會接受他的缺點了
啊,Wes的故事就是“這樣”的感覺
可是,除了情節意外,你用心去感受Wes的美術設計,這才是他用心最深之處,真的很美。
他一直努力想用畫面去表達故事,而不是人物的演技 ,你會發現他任用一些大咖演員結果
都是演最普通的誇張表情,毫無演技。
Wes的電影都是一首詩,或者是繪本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