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大逃殺》的小說、漫畫跟電影版,也聽說「吃雞」遊戲跟《大逃殺》電影有些關聯。最近才終於找來看了《大逃殺》電影版,從頭到尾都覺得學生被強迫要互殺就開始戰鬥有點荒謬,我思考著哪個比較接近現實可能有的狀況?大部分人可能會因為恐懼而什麼都不做?如果有少數真的開殺戒的人動手,會被多數學生聯合制裁?還是大多人(即使只是初中生)會因為看到一開始被殺掉的同學就抱持著「啊啊啊我想活下去所以得殺人才行」然後開始這個殘酷的遊戲?
或許這部電影有著誇張的隱喻吧,我們生存的社會,以及為了在社會中存活而有的各種競爭,為了自己的利益踐踏設計任何一種關係,不惜殺人,猜忌、妒恨、睚眥必較,寧可錯殺也不能給別人先下手的優勢。就連最後的勝者,都還是只能躲躲藏藏地生活,因為逃出一個小世界之後,還有更大的世界繼續壓迫追殺你。我們荒謬地活在這個逃或殺的世界裡,對身邊的人微微一笑,苟且享受一點點小確幸。
片中我覺得最難過的兩幕是一群女同學聚集在燈塔上,原本期待著大家合作一定可以一起逃出逆境的,卻莫名引爆猜疑而同歸於盡。「大笨蛋,原本大家可以一起逃出去的,為什麼會變這樣?」倒在血泊中的女同學知道也不知道為什麼。另一幕是終於駭客攻擊指揮中心電腦的幾個男生,就快成功運炸彈炸中心時,突然來了個瘋子把他們都殺光了。這兩種狀況都好真實,有時候跟大家一起努力好久,就快撐過去了,卻還是破局;有時候就算一路順利到最後一步,臨門一腳了,就是會有那個命中註定的瘋子出來作亂,而且那個瘋子的火力還比誰都強大。
打打殺殺血肉橫飛的場景裡,總有優雅的古典樂當背景,這樣的閒適氣氛讓我覺得更可怕。還是一樣感到荒謬,但也很真實,我們不也總是那麼不動聲色、表面上保持風度地廝殺著嗎?
很喜歡北野老師在片中的衝突卻也不衝突的角色詮釋。叫學生殺多一點人、死亡人數進度要快一點,同時也跟學生說,中午囉記得吃飯喔;一刀射死看影片不專心的同學,也有時候在雨中拿傘跟學生說不要感冒了。好幾幕我都想哭,那些壓迫你的人有時候也溫柔,在你想一槍斃了他,也真的這麼做的時候,竟發現他也同樣孤獨地掙扎已久。
片尾的幾段夢境都平靜祥和,打籃球、吃冰棒、跟朋友約定好一定要做到那件事。我們的心裡都有這些簡單的快樂的片刻,但還是得不斷逃亡著,而且,必要的時候,得毫不留情地殺死跟我們一樣逃亡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