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可以說是平成最後的哥吉拉年,從5月的虛淵版《哥吉拉:決戰機動增殖城市》
、11月的《哥吉拉:噬星者》,還有年底暌違已久的2014哥吉拉續集:《哥吉拉:
怪獸之王》。更別說現在還有放送中的《SSSS電光超人》,對怪獸粉來說2018確實是個豪
華至極的一年。
以虛淵版與美版來討論,虛淵版的三部曲,還有目前好萊塢版的一二集。雖然美
版哥吉拉劇中探究了核能污染,以及反思人類的渺小等問題意識,片中的哥吉拉被定位為
「守護者」這樣的存在,在片尾消滅怪獸以後帶著孤獨背影消失在海中的畫面,給哥吉拉
增添了一絲通曉人性的昭和風味。
而人類從頭到尾只能對著出現的穆透與哥吉拉望之興嘆,感嘆自身的渺小與無力,並且祈
願哥吉拉消滅帶來破壞的巨大怪獸。這樣的套路恐怕會在續集《哥吉拉:怪獸之王》複製
,只是這次多了基多拉、摩斯拉、拉頓等老面孔的串場,很難想像必須分割多少戲份給這
些能夠單獨挑樑的怪獸主角們?
我們只能像劇中角色祈禱哥吉拉為人類解決危機一樣,祈禱怪獸們都能夠平均分得活躍的
機會,不用一直看到人類角色抬頭目瞪口呆的畫面,畢竟第一集這樣的畫面已經夠多了,
而預告片中僅有解釋這些怪獸是潛伏在地球各處的「泰坦巨獸」,在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
同時出現與哥吉拉對決,在這過程中人類除了束手還是只能束手,這是何等偶然的偶然呢
。
說到虛淵哥吉拉,除了本作三部曲,還有補充性質的前傳小說,把怪獸出現肆虐以及
人類撤出地球的始末詳細做了個交代。所以首部曲《怪獸惑星》的第一顆鏡頭已經是在人
類的星際移民船之上,在沒有閱讀前傳小說的前提下會令人困惑,因此《怪獸惑星》用了
相當的篇幅鋪陳人類在依靠一定水準的科技,離開地球進行星際旅行所面對的孤獨與無力
,經歷過漫長移民船生活20年的人類最終仍是做出回歸地球的決定,然而在近光速的旅行
作用下,地球早已經過了2萬年光陰,當初給人類帶來絕望的怪獸是否還存在地表之上?
說到此處就不得不談下虛淵版與美版哥吉拉的差異,美版賦予哥吉拉救世主形象,將人類
從吞噬核能的巨獸危機中拯救出來,虛淵則逆向操作,讓哥吉拉成為毀滅人類文明的絕對
之惡。那怕在前傳小說中,與外星人合作的人類開始擁有對抗巨大怪獸的能力,然而在哥
吉拉面前卻如草芥般不堪一擊,人類所有科技與策略在絕對的力量之前毫無意義可言,最
後只能放棄孕育出生命與文明的地球,甚至連在射線範圍內的月球也無法停留。
怪獸如果是地球反撲人類文明的意識與手段,那麼哥吉拉就是怪獸的王者。這點在讀過前
傳小說後更能加以確定,然而主人公晴生靠著對哥吉拉的執著,在《怪獸惑星》中後終於
擊潰哥吉拉,這可以視為人類對抗大自然獲得一時成果的象徵,然而生命演化終究非人類
能夠揣度,跨越2萬年時間的哥吉拉成為擁有300米高度的超巨型怪獸,而地球也成為以哥
吉拉為中心的生態系,地球不再是人類的地球,於是《怪獸惑星》就在人力終難抗衡自然
的絕望之中拉下帷幕。
如果說《怪獸惑星》是敘述人類拼盡全力對抗神明最終功敗垂成的薛西弗斯神話,那麼《
決戰機動增殖城市》就是為了對抗神明而在成為怪物的深淵邊緣拉扯的尼采寓言。
在《決戰機動增殖城市》中活躍的畢魯薩魯多人作為理性發展至極端的種族,宛如巴別塔
般被自身發展的高度科技文明吞噬,在流亡到地球以後允諾以其文明製造出的機械哥吉拉
來消滅哥吉拉。相隔兩萬年後,當初還沒啟動便遭到哥吉拉摧毀的機械哥吉拉殘骸以不斷
增殖的奈米金屬發展出怪獸行星上唯一的科技結晶都市,並且在畢魯薩魯多人到來後嘗試
最後一搏。
相形之下另一支外星人種族艾克希夫則是相信物極必反的演算玄學命運論,在擊敗擬哥吉
拉後,艾克西夫的梅德菲斯不斷慫恿主角晴生繼續對抗象徵神明的哥吉拉,並且不斷強調
「以人的身份」對抗哥吉拉,而非向畢魯薩魯多妥協,使用機械哥吉拉與哥吉拉一戰。
雖然晴生使用機械哥吉拉的戰術收到一定程度的成效,然而面對以高溫化作為反擊手段的
哥吉拉,要畢全功就只能讓自身也成為機械哥吉拉的零件──去個體化進而捨棄作為人的
存在。這正是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所提到的「與怪獸戰鬥的人,應當小心不要
成為怪獸」。
要成為機械哥吉拉以戰勝哥吉拉,然後活著成為新的怪物,還是要在對抗哥吉拉的戰鬥中
以人的身份死去?
晴生在面對如此嚴峻的考驗下最終做出了抉擇,而過程中的梅德菲斯與優子的反應都只是
在背後推了他一把而已。
在三部曲《噬星者》將要登場的基多拉作為毀滅艾克西夫文明的怪獸,與地球文明的怪獸
之王哥吉拉必有宿命的一戰,而2萬年前敗於哥吉拉的巴特拉,其半身摩斯拉在雙胞胎的
活躍下想必也有登場的機會。在前傳小說中受到摩斯拉基因影響的人類仍然在2萬年後地
球的一角將人類的香火延續了下來,或許對人類而言,這是在充滿絕望的哥吉拉系列作之
中一絲尚未消亡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