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寫年度十大,不多說。
標準:在2018年台灣有上映的新電影,會選一些影展搶先上映的電影。
10. The Disaster Artist,大災難家:
論電影本身,是進不了任何榜單的前十名,會出現在我的前十,因為我是Cult片粉,對於
經典「神作」The Room誕生過程的戲劇化早有耳聞。聽說過程要拍攝上大銀幕時,真的興
奮到無法自己。最後成果,也沒讓我失望。「I did not hit her」那一幕,我偷偷的在
心裡,跟劇組和Tommy,重複了好幾次那段經典台詞。雖說故事上顧及當事人情面,對The
Room創作過程中的謎團,只解了一部分,許多小細節沒交代明白(Tommy Wiseau的出身、
資金來源等等)。但依舊不妨礙本片成為凡人的La La Land,有夢想、沒才華,那又怎
樣?只要敢秀、展現自己,終究有適合你的舞台,讓你一顯身手(雖然可能和你預期差異
甚大)。James Franco對Tommy Wiseau的詮釋維妙維肖,可惜沒入圍最佳男主角。不知道
和最後觀頭有Metoo傳聞有沒有關?
9. Lady Bird,淑女鳥:
沙加緬度高三小女孩的成長故事。Saoisre Ronan的演出、編年體式的敘事、以及Greta
Gerwig樸實無華、溫暖、不煽情的氣氛渲染,都是本片的亮點。每個人在外呈現自己獨特
一面的同時,必須與現實有所妥協,有這認知,才是真正的成長。在衝突後,還能彼此理
解、共容、甚至互助的家庭,才是真實、讓人羨慕的家庭。只是沒有到一定經歷、沒有離
開,不會感受到那些以往視為理所當然的支持。故事年代,意外搭上我同年紀時期的回憶
,讓我有更多融入感。Saoisre Ronan可惜去年處在最佳女主角,這個死亡組,不然論演
出,她是海勝前兩年,同樣是年輕一輩的影后得主。對了,我還是想對Lady Bird說,我
雖然遠在台灣,但我知道沙加緬度,NBA國王隊我知道。
8. Call Me By Your Name,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其實初看完時,對本片沒有特殊喜愛。是後續慢慢回味,才體會出其強烈後勁。電影進程
平順,但細觀其場景選取、兩位男主角若即若離,曖昧地表達愛意的台詞、小動作、和剪
接鏡頭擺位、優美的場景、和男性身體攝影,都對其整體浪漫氣氛的塑造起到作用。搭配
兩位同性情人自然的演出互動,讓觀眾更能自然融入兩人的戀情中,凸顯最後分離的哀愁
。無形中一絲絲慢慢注入的情感,在最後兩人分離、Elio一人默默在火爐前哭泣的畫面一
口氣炸開,到那時,才發現我跟Elio一起經歷了這段表面平淡,但刻骨銘心的戀愛。
Timothee Chalamet的演出,想不注目都難,失落影帝,也只能說奧斯卡男主角要拿,得
看輩分。
7. The Florida Project,歡迎光臨奇幻城堡:
在佛羅里達迪士尼樂園汽車旅館裡,藉由一位六歲小女孩的眼光,看盡了資本主義下層人
民的辛苦生活,以及小女孩心中虛幻的夢想。那夢想就像汽車旅館旁的迪士尼:你處處感
受到它的影子,但它就是沒有辦法在你生活中現實化。現實,就是這座廉價旅館,而且只
能一邊眼睜睜看別人走進樂園,一邊想進一切辦法,遊走規則邊緣榨取生活資源,這麼讓
人無奈。對比小女孩苦中作樂的嬉戲,格外讓人心酸。場景、資源有限(有幸跟到製作人
場,了解了些幕後花絮),但是導演Sean Baker就是可以講出一個跌宕起伏、天真逐步失
落於現實的好故事,些許場景、鏡頭擺位、長鏡頭均有可觀處。母女倆演員Brooklynn
Prince、Bria Vinaite演出經驗很少,但和老戲骨William Dafoe同台,完全沒有不諧和
感。本片絕對是去年奧斯卡提名的最大遺珠(只有一個男配角提名),不論是角色演出或
是幕後編導技術。大概因為最後偷偷進了迪士尼拍攝,惹毛當今好萊塢最大的邪惡帝國吧
?
6. Zimna wojna,Cold War,沒有煙硝的愛情:
沒看過導演Pawel Pawlikowski的代表作Ida,但本片依舊讓我印象深刻。一對男女在冷戰
時期,遊走於鐵幕兩端的愛情故事。兩人的愛情,如同波蘭的傳統藝術,不論在鐵幕的哪
一端,都得屈就於現實,隨之扭曲,艱苦地生存。Pawel Pawlikowski的黑白畫面、場景
、音樂表演設計,帶著觀眾完全融入了男女主角所處的時代,感受他們所面臨的一切困境
。列這部進名單,有點作弊,因為本片似乎台灣只有在誠品電影院上幾個場次,廣泛上映
的日期,似乎還沒訂下來。
5.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意外:
Martin McDonagh荒謬、可笑又可悲、諷刺力十足的另一佳作。一位母親買三塊廣告看板
,諷刺當地警局辦事不力,隨後演變一連串超展開的故事。故事劇情其實就是當代美國社
會現況,體制內當權者、受苦百姓,與無知新世代,從誤解、衝突,期待到溝通、放下歧
見、互相理解、到和解的路程。導演說故事最精妙的是:劇中每位角色行為都很固執,不
少荒誕邏輯的想法,導致誇張化的行為表現,引發更多更誇張的反應。但在你以為劇情要
接極度誇張的衝突時,天外飛來一筆突兀點、超展開:巧合、路人一句話,讓觀眾跳開衝
突之中,得以反觀先前所處衝突的無謂和可笑。其中節奏之拿捏,相當具水準(稍有不慎
,整個故事和氣氛塑造會歪的很嚴重)。本片本來是201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大熱門,可
惜失落未得。
4. The shape of water,水底情深:
墨西哥三傑Guillermo del Toro去年威尼斯金獅加奧斯卡最佳影片得獎作。一座實驗室裡
,啞女清潔工與神祕生物跨種族的愛情故事。Guillermo del Toro以往的成人童話氛圍,
本片一樣傑出。隱喻是人與自然衝突,下層民眾對自然救贖的嚮往,和上層當權者壓抑下
層,意圖控制一切,包含自然的狂妄。對比周圍充滿人類狂妄的氛圍,女主角和神祕生物
無言的愛情,顯得格外純真。兩位都是在壓抑社會中沉默的族群,女主角在神祕生物身上
,看到了自己的真實環境。水在本片中有妙用,似乎如Tarkovsky的水一般,是生命力的
象徵:神祕生物需要水得以生存,兩人在充滿水的浴室中溫存,最後消失在大海裡。
Sally Hawkins本片的演出,絕對值一座最佳女主角,個人認為其演出,甚至勝過得獎者
,意外的柯恩嫂(而且柯恩嫂在1996年已經拿了,那年我覺得應該給Breaking the Wave
的Emily Watson)。
3. Burning,燃燒烈愛:
日式文藝和韓式懸疑衝突的絕佳組合。絲絲入扣、前後相連的劇本小細節設定、長度、動
作成分均大的關鍵長鏡頭設計,均讓人眼睛一亮。似真若假的懸疑氣氛塑造,曖昧不明的
真相,是本片最大的亮點,讓觀眾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劇情隱喻的韓國當代社會階層對比
、物質氾濫、精神空虛、壓抑反抗,同樣令人印象深刻。Ben所謂的「燃燒溫室」,不論
是真實、物理上的殺死,或象徵現實社會吞噬個體,同樣把海美,從鐘秀的身邊奪走了。
本片破了坎城會刊的最高分紀錄,拿了會外的費比西獎,可惜會內獎無所斬獲。本片在北
美似乎頗受好評,雖然奧斯卡外語羅馬看似無懸念,不過如果Academy真的想給Roma以外
的電影拿最佳外語,本片機會不小。雖說今年外語片是超級死亡組(尤其對比英語片組)
,還有小偷家族和沒有煙硝的愛情。
2. Roma,羅馬:
今年導演Alfonso Cuarón,選擇自己拿起攝影機,從照顧自己長大女僕的角度,拍攝自
己小時生活的一個轉折。對比前兩部經典:人類之子和地心引力,本片顯得格外樸實無華
,少了絢麗的特效,和跌宕起伏的戲劇化設定,但故事真實感更加突出,整體氣氛渲染更
加壓抑深沉。Alfonso招牌數分鐘的長鏡頭,本片沒有少:帶觀眾深入他小時候的世界,
同時對比了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環境差異,同時藏了許多隱喻象徵在其中。不少音畫分離
的畫面和音效設計,都呈現女僕默默為主人家付出的一面,以及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嚮往。
三層平行蒙太奇的故事架構:女僕戀愛後被拋棄,誕下死產嬰兒、主人家男主人外遇,女
主人和小孩只能自立自強、甚至大環境人民的反抗,與政府的暴力鎮壓,互相對應的絲絲
入扣:面對男性、當權者的遺棄和暴力對待,相對弱勢的女性、小孩、民眾,也只能互相
依賴,自立自強。末尾女僕踏入自己不敢踏入的深海,拯救主人家小孩,這個長鏡頭是全
片的精華縮影(拍攝難度應該也是數一數二高):現實吞噬著未來(女僕的嬰兒、主人家
的小孩),只有努力踏出不敢踏出的一步,才能真正面對困難,得到救贖。不過本片是
Netflix出品,和傳統影業似乎關係不怎麼好,奧斯卡外語要得獎,感覺還有些疑問(而
且外語片組向來不缺優秀作品,今年更多)。最佳影片更是挑戰,奧斯卡從來沒給外語片
最佳影片。
1. The Favourite,真寵:
第一名列這部,有點作弊,因為本片雖然美國是今年上映,但是台灣只在金馬影展放了幾
個場次,正式院線要到明年。而選這部做今年最愛(如片名,The Favourite),多少還
是有點個人喜好:不論是題材(歷史政治鬥爭)、演員演出(某鏡頭)、以及導演風格(
Yorgos扭曲的廣角畫面、極端的古典音樂和刺耳噪音對比、尖銳的黑暗人性刻劃),完全
都是我的菜,呈現也完美地對到我的口味。即便少了Yorgos以往自己編寫,充滿獵奇詭異
設定的劇本,一樣不妨礙我對本片的喜愛。三位女角的心計、心境轉變,其中人性扭曲變
態的程度,一樣顯眼。三位女角的演出(其實這三人戲份很難分主配)也是非常亮眼,尤
其是Emma Stone,演技感覺整個長出來了,令人驚艷。出於私心,是希望本片在奧斯卡有
所收穫,可惜目前情勢看來不甚明朗。聽說今年奧斯卡是走大眾風潮,其實很想說:這片
宮鬥片其實內容很大眾,不只中國,歐美近年也很多宮鬥劇受歡迎,別被導演名字嚇到了
。
遺珠集:
小偷家族:
呃,很簡單,漏看了。
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蜘蛛人:新宇宙:
個人騰不出時間看,非常可惜
Phantom Thread,霓裳魅影:
以創作而言,其實本片應該是第十名才對。Paul Thomas Anderson和Daniel Day-Lewis的
搭配,以及整體氣氛如同DDL在片中飾演的主角,縫製的一件件洋裝般,天衣無縫,優雅
又壓抑。或許其中人性扭曲部分,呈現上非常婉約溫和,相對之下,不合我的胃口。
The Square,抓狂美術館:
有點意外的坎城影展金棕櫚得主,荒唐風格的諷刺劇,呈現了藝術與現實、上下階級認知
的落差。一場走鐘的行動藝術,把這股藝術與現實落差的諷刺,推向最高點,緊張的氣氛
塑造是一絕。傳達意旨上,相對隱晦些。
Ready Player One,一級玩家:
如果可以投票,選本年最爽的大眾電影,我一定選本片,爽度甚至超過任何超級英雄電影
。各式彩蛋大匯串(尤其是1980年The Shining,鬼店的部分),安排之巧妙,令人大呼
過癮。那句「俺はガンダムで行く」,是年度最燃台詞。
Avengers: Infinity War,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
史上規模最大的超級英雄電影,能不提嗎?雖說故事發展,仍然是過去漫威王道走向,但
史詩、絕望的氣氛確實有塑造出來(雖說花了超過十部電影醞釀)。一部片裡可以看到眾
多英雄互動,跨越各界合作對抗敵人,是亮眼所在。嘎然而止的結尾伏筆,更讓人期待明
年第四集的發展。
Deadpool 2,死侍2:
看Deadpool嘴砲其他電影和現實世界,才是本片主體。劇情演什麼,重要嗎?片尾彩蛋的
自婊,是Ryan Reynolds自婊的最高境界。
A Star Is Born,一個巨星的誕生:
現在任何得獎名單,只要出現這部片,一定在電影版被吐爆。其實我覺得這片已經比想像
中好(還先看過1954年Judy Garland版),敘事風格、氣氛塑造都不落俗套、還算合宜到
位,Lady Gaga和Bradley Cooper的演出和歌曲,替整部片加分很多。只是現在本片似乎
成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大熱門,但個人覺得本片不到那個層級,間接反映今年美國電影的
弱勢,和大眾化風向(對比之下,今年外語片是超級死亡組)。
First Man,登月先鋒:
Damien Chazelle出乎意料寫實化的作品,把登月過程的危機,男主角Neil Armstrong內
心過往的創傷和壓抑,呈現得相當到位。只可惜或許呈現手法相對隱晦、不具戲劇張力,
所以後續在獎季競爭中,感覺被放掉。男主角Ryan Gosling的演出也相當亮眼,個人覺得
值得再次入圍影帝,只是目前看風向,希望渺茫。
Bohemian Rhapsody,波希米亞狂想曲:
今年最佳主題曲,我投給與本片同名的Bohemian Rhapsody,我想今年沒有任何曲目,可
以超過傳奇搖滾樂團創作的神曲。當然,奧斯卡正式獎名,會加上「原創」,所以這首歌
當然沒有辦法入圍。即便舞台下的劇情平淡無趣,舞台上驚人演出呈現和氣氛塑造,也讓
音樂白癡的我,迷上了Queen這個傳奇樂團。只是本片很意外地,入圍了金球獎的最佳戲
劇類電影,問題是本片明明是以音樂為強項,應該入圍音樂喜劇才對(入圍音喜我沒意見
)。
以上,感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