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2.觀影時間 : 0401口碑場
3.觀影地點 : 光點華山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
此區為發文防雷頁
可選擇性提供上列 1~4 資訊 或不提供亦可
觀影心得於分隔線下方發布即可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我們仍然未能從那黑闇的議場離開
好讀圖文版請見https://lightlucky.wordpress.com/2019/04/11/youthtaiwan/
這部紀錄片很美。散場後,我的朋友這樣說。
我知道那不只是一個Hashtag而已,不是未經深思的 #覺得美 。「美」對於朋友,其實跟
其他人的定義並不一樣:並不只是賞心悅目,他覺得離別的哭泣很美,憂憤時的痛苦掙扎
很美,那就像是颱風中洶湧巨浪沖擊礁岩;櫻花開到極盛之後的隔一天。美與毀滅息息相
關。不論是自毀或是毀滅,那樣的破滅就像蜻蜓的薄翅折射煙光一般充滿色澤。
我能夠理解他。畢竟在觀影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想為什麼這部紀錄片雖然標題似乎很正面
,主題內容卻充斥著徬徨與困惑?那樣被時代推著走,六神無助的焦躁與無力,帶著面對
毀滅的驚惶失措。其實透過導演的旁白,一直都很明顯。
三個主角的失敗錄
有別於在金馬致詞場合的堅毅,《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雖然借用自蔡博藝的書名《我在
臺灣,我正青春:第一屆陸生來臺求學記事》,但內容卻是長年跟拍陳為廷與蔡博藝歷經
多次社會運動,從生澀的介入到嫻熟的參與,然後是成為核心人物大放異彩,最後經歷一
次次挫折而回歸起點,那樣的失敗錄。
在觀影之前一直以為敘事線只有兩條:生為台灣人的陳為廷;以及生為中國人的蔡博藝。
但後來才發現,除了兩個社會運動明星以外,第三個人的觀點也許才是最重要的:導演傅
榆除了充斥著自我思索的旁白以外,也透過了剪接鏡頭表達自己的觀點。紀錄片從來就不
會有客觀,光是選擇哪些鏡頭,在哪些地方出現,就寄寓著自己清晰的個人意見。
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開頭,其實是2017年導演的「最後一試」,
導演說:「我還想要做一點什麼,我想要再試一次」的願望促成的。陳為廷與蔡博藝背對
著鏡頭,在觀看以他們為主角的紀錄片。裡面記載著那些從2012左右開始介入的大大小小
社會運動:反旺中媒體壟斷、苗栗大埔拆遷、反淡北道路運動與淡海新市鎮二期開發區、
再到2014的關鍵運動318佔領立法院、陳為廷參選、蔡博藝參選,也讓鏡頭展現陳為廷到
中國、香港訪問社會運動相關人士的過程。
在「最後一試」之前
從鏡頭中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兩個人的轉變:陳為廷從一開始青澀地跟朋友沙盤推演衝撞
的步驟,到日後成為運動中心的焦點;蔡博藝從一開始帶著「中國人」的局外人猶豫,到
日後拿起擴音器開始宣揚自己的觀點。隨著鏡頭紀錄時間推移,似乎可以明顯發現兩人的
成長進路。
那似乎也是導演一開始的拍攝企圖,她不只一次地透過旁白對觀眾說:「我以為這可以改
變這整個世界」,搭配「團結真有力」的背景,似乎《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是一部朝氣
蓬勃,充滿希望的作品。
但現實跟我們所想像的美好願景、遠大前程都有很多落差。醞釀許久最後終於發生的太陽
花學運,在經歷了23日後,學生們仍舊疲憊地撤出了議場;不遠的將來,香港的佔中也在
2個月2周又3天後離開了。正在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今天的新聞報導說,2019的今天
,香港的佔中九子被宣判全數有罪。就算是激起了許多關注與目光,但以拖待變,靜靜等
待能量消耗光,仍然讓這些舉動除了引發公民意識之外,沒有實質上的政治作用。
2014的太陽花學運事件雖然激起了許多人的危機意識,但帶著強大的危機感,眾人卻找不
到一個著力點。這其實才是《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基調:一個台灣人、一個中國人,
分別從體制外與體制內尋求改變。可以發現雖然他們的身份與立場都不太一樣,但陳為廷
在參與許多社會運動後,最後決定參選,與蔡博藝決定參選學生會長的決定,其實都是一
樣的。曾經以為靠著衝撞能夠激起一些火花,但沒有想到,那些火花的確迸發,卻因為空
有打火石,沒有燃料源,終於還是消散在空中。
學運明星的前台與後台
而這種破滅的方式並不是以事件作為主要的敘述脈絡,而是以角色傳記的方式展開。我們
能確實地從作品中看到陳為廷與蔡博藝的大部分人格,不論是在公開場合展現的學運明星
形象,或是私底下充滿了人性,也擁有自己的軟弱與不安的時刻。兩個人物,在鏡頭前面
,暴露的其實都比自己想像的更多:
例如透過鏡頭,可以窺伺陳為廷對自己所有娃娃取名,抱著睡覺的缺乏安全感;對於有敢
衝撞卻對警方的一句「幹你娘」氣哭了的委屈;面對中國與香港箝制的漫不在乎與諧謔;
在太陽花學運事件最後徬徨無主的茫然;以及在性騷擾事件中,那種闖了大禍的麻木以及
其後衍伸的不甘。他是一個需要燈光的人物,也正是因為這樣,在風波影響下,他必須宣
告退選時,他最後對著鏡頭,彷彿在對話也彷彿在自言自語的這樣說:
「是你們不要神的。現在神要離開了,不要神的話,就嘗試不要神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
那一樣是那個「我們希望我們可以不讓彼此孤單」的陳為廷,導演也說,那終究是我認識
的陳為廷。同時帶著自己的意圖與利他的想法站在檯面上,他不是一個空有形象的偶像,
而是一個正在歷經掙扎痛苦搏鬥卻失敗的人物。
在導演的鏡頭下,蔡博藝也是一個歷經無數的掙扎仍然一事無成的失敗者。她經歷過無數
的努力:介入每一場社會運動,比台灣人更了解台灣的各種社會議題;出書、採訪,甚至
計畫寫作一本叫做《台灣好青年》的書,紀錄她所遇到的所有愛著台灣這片土地的青年社
會運動人士。
「我不太想從事件議題來切入,想從人物來著手,這樣跟土地的連結不深。」蔡博藝那時
的眼眸晶亮,還帶著神采。接下來歷經一次又一次的社會運動,她逐漸體認到不論再怎麼
努力打入核心,「妳是中國人」的爭議,仍讓她處處窒礙難行。在太陽花學運時,她在議
場中對著鏡頭痛苦地說:
「陸生都覺得很委屈,我作為支那賤畜也覺得很委屈。我就是你們口中的支那賤畜,這樣
難道不會太民族主義了嗎?」
被批評為支那賤畜的蔡博藝,最後與陳為廷的想法一樣,在體制外的衝撞後,決定進入體
制內去尋求改變。但淡江大學學生會的選舉,也在選委會的操作下失敗了。
但這部紀錄片呈現的焦慮與茫然,大部分並不是來自陳為廷與蔡博藝,而是導演傅榆,她
從一開始「只認識陳為廷與蔡博藝」如此介入的旁觀者,一路歷經種種事件。她偶爾穿插
在影像之間的簡短旁白,也是觀眾會有的共同想法。曾經我們也跟傅榆一樣想著:「他們
可以改變這整個世界」,但也經歷過一次次的運動後失望:「串連做的努力,原來其實一
點用都沒有」
透過剪接呈現的陰暗時刻
傅榆一直都不是躲在鏡頭後面安靜的旁觀者,她實際上就是第三個主角,參與了所有事件
,也擁有自己的觀點。透過剪接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讀取導演意在言外的個人意見:例如
呈現了太陽花運動時,場外8巷的聯絡負責人被禁止進入「工作會議」的不滿衝突;在蔡
博藝委屈地表達「支那賤畜」的委屈後,將鏡頭帶到場外牆上貼著的「中國人滾出台灣」
標語;紀錄陳為廷自白自己其實真的有性騷擾前科時,眾人在車廂內安靜了一晌,同行者
發言:「我現在在想,能不能動用關係把這項紀錄刪除。」
或是陳為廷對著鏡頭說,其實有一種「冒險的感覺」與「親近感」促使他做了許許多多的
事情,隨著鏡頭帶到學運的畫面,陳為廷繼續說:「其實不管是政治與性,都是一種欲望
的投射」,那也是傅榆隱隱地藉由這樣的自白,針砭了陳為廷在政治與性上面的種種行為
這些都是她透過剪接展現的陰暗時刻。陳為廷與蔡博藝,或所有學運的參與者,其實都不
會是英雄,只是脆弱的年輕人,非常普通地展現了被規範馴化的瞬間。但傅榆並不是一個
被動的呈現者,她一直都是個,雖然擔憂無力,但還是會展現個人意志的堅毅參與者。
再試一次,然後再一次
最能夠展現個人意志的是她在開頭「再試一次」的努力。她邀請兩個曾經的社運青年來觀
看屬於他們自己的紀錄片,問他們現在是不是有什麼進展規劃。兩人在看完之後的心得其
實都非常相仿,帶著微微的尷尬與慍怒回答現在他們在自己可以做的方向努力:採訪、寫
文章,其實也不一定要再度衝撞或試圖介入政治圈。
那也許並不是導演始料未及的回答,但巨大的失望仍然讓她在鏡頭後面啜泣,她哭著說;
「我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難道我們沒有什麼可以努力的了嗎?這樣感覺什麼都沒有
。」
她透過旁白說,他們近乎斥責地回應,要他們給出一個答案是把所有責任都放在他們身上
。蔡博藝更說:
「要以人為主角期待他們做一些什麼,其實對我們的人生也是一種綁架。」
她也是那個開頭熱血勃勃地想要以人為中心寫一本《台灣好青年》,說「跟土地的連結不
太深,跟人的連結比較深」的蔡博藝。
他們變了,但在這樣的時代理所當然會改變。熱血會被消耗、希望會被磨蝕,也許台灣即
將成為那個連在餐廳批評當權者都必須要遮著嘴巴,努力衝撞不被接受卻會被冷言冷語:
「維穩勢力請他們喝了十幾次茶,不就表示他們一直停留在原點沒有進步。所以維穩勢力
才一直沒有行動升級?」那樣的反烏托邦社會。
但我們真的只能夠跟蔡博藝養的那隻貓一樣,「你在箱子裡面過著生活覺得還不錯,但碰
到邊界就會很真實地感受到限制的確存在」,抱著那種被困在樊籠卻莫可奈何的無奈繼續
生活嗎?
讓火苗繼續燃燒
傅榆在最後給出了一個答案,她發現她把答案丟給那兩個人,並不負責。那麼多英雄電影
熱門暢銷,雖然說明這個世代人們都希望英雄,但實際上不會有任何一個獨立個體能成為
英雄,承擔負責所有的英雄大業。
這個世代沒有英雄,只會有打火石一樣的閃光,要如何承繼火苗,讓火苗繼續燃燒,這是
每一個平凡的我們的責任。講話其實木訥羞澀的導演傅榆,在2018的金馬獎頒獎典禮時,
做了一件引燃火苗的事情。在金馬獎頒獎她手腳都在發抖,仍堅定地念出那一段話: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這部片,很多人以為是在講政治,但它其實更多是在講青春,
青春很美好,但也容易犯錯。我們可能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身上,這有可能發生在人
對人,也有可能發生在國家對國家。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獨立
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
沒有任何的語言能夠為這部作品做結,只有這一段話能夠。透過了行動,傅榆證明了的確
有一些行為能夠推動這個社會。那是傅榆以自己的所有力量做出的一步,那是她顫抖的戰
鬥。雖然我們仍然未能從那黑闇的議場離開,但那一項微小並重要、引發爭議也造成契機
的行為,仍然充滿了美,不是嗎?不是毀滅的美,畢竟在故事裡,所有的洪水都只是過場
,之後的新生,才是真正閃閃發光的重點。
為這個危機四伏的台灣獻上美好的祝福,但願我們真能一起盡我們所能,用我們的雙腳走
向新生安和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