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註定失敗的電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作者: bradcool (布萊酷)   2019-04-17 01:09:05
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2.觀影時間 : 首刷是2018/07/12 台北電影節
3.觀影地點 : 華山電影院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買影展票
【注意】
本篇文字為節錄,完整圖文版請見:http://bit.ly/2Dk4A6S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前言】
傅榆:
「我本來以為,我可以記錄下,他們兩個造成的改變,讓更多人去相信社會運動,但是現
在,結果卻變成這樣。我開始覺得,社會運動根本沒有辦法改變,拍紀錄片也沒有辦法改
變什麼。我覺得自己好沒用,甚至想要放棄紀錄片了。」
一路跟拍陳為廷與蔡博藝這兩位熱血青年,望著拍攝對象歷經挫折,如今隱沒政治邊緣。
當現實發展不若預想,導演傅榆將內心感慨與反省,傾吐為片中旁白。
儘管失望,可是有兩個字她全片旁白未曾說過,那便是「失敗」。
失敗興許是一個太過蓋棺論定的詞,無法輕言定調。可是失敗對我而言,幾近是《我們的
青春,在台灣》的主軸。不管是電影暢述的兩位社運明星潮起潮落,又或者是傅榆一廂情
願加諸期待於拍攝對象,在我眼裡,這些都是「失敗」。儘管導演片末企圖擴寫電影格局
,以「理想」為名邁向正面終局。全片最觸動我的,仍舊是青年面對理想挫折的「失敗」

因此,本文將不探究熱血激昂的政治實踐,而想聚焦在抑鬱拒斥未來的「失敗」。
【自我認同的追尋,政治意識的潛藏】
談論「失敗」前,必須先瞭解傅榆的背景。端傳媒曾舉辦【鏡頭下的青年政治領袖】之「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講座,傅榆分享她國小就讀臺北市士林區的三玉國小,那時面臨本
土化興起,同學開始說台語,這是她首度意識到「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歧異。大學時
,她看電視播放陳水扁新聞,隨著家長說「陳水扁只會作秀」,同學憤恨回應。傅榆這時
候意識到:「政治就會吵架,我覺得很討厭。」
用影像探討政治,從畢製起就是傅榆的文本主軸。
就讀政大廣電系時,曾有教授認為臺灣紀錄片去政治化,質疑年輕人政治冷感,不拍攝相
關議題記錄片。處女座的傅榆不服氣接下戰帖。研究所畢製她曾拍攝自己與同學父母討論
政治立場長達一年,可惜結尾不歡而散。對話很難造成改變,但她確實被改變了。
接著她拍《藍綠對話實驗室》,她在每次對話中得到收穫。她發現年輕人沒有長時間與政
治相關的生命經歷,較能被改變。
為何執著於政治議題,關鍵不只是所拍議題的重要性,對於拍攝者而言,選擇何種題材進
行長時間拍攝的執念,歸根結底是拍攝者心中那個結。綜合上述座談分享,可以知悉傅榆
的潛藏主題或許一直是她的「自我認同」,透過觀察與紀錄他人如何理解政治,也觸發攝
影機後方的她,尋覓與定位自我。
然而,當觀察不只是觀察,還對被攝者投入過高期待時,一如影片前段自述:「因為遇見
比我年輕熱血的他們,讓我開始相信,社會運動有可能改變這個世界」、「那時候我真的
期待,有更多人會因為他們兩個,願意相信社會運動。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希望我的
攝影機,可以記錄到這一切」,即導向後段「無能為力」的發生。
傅榆在新活水與Giloo合作專訪中坦言:「『失敗』才是這片子真正的意義。」
直至剪輯素材,她才發現自己一廂情願期盼被攝者給予答案,以致面臨陳蔡兩人回饋時的
淚水潰堤。
殘忍地說,因為期待運動能夠「成功」與「改變」,這部電影從開始就註定「失敗」。
【運動中常態存在的「失敗」;運動中不可能存在的「成功」】
若將「失敗」定位為《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主軸,不僅指涉傅榆在他人身上投射的失敗
,更呈現出社會運動理想的失敗。
陳為廷在佔領立法院擔任決策小組感慨重演「寡頭政治」,這是電影裡的首次失敗。而後
的失敗來自於立委競選的性侵醜聞爆發,他一夕之間由社運明星醜化為性惡魔。蔡博藝除
了以「中國籍」參與臺灣社會運動所受到的排擠感,最明顯的一次「失敗感」來自競選淡
江大學學生會長,遭逢對手與校方聯手不公正打壓。
與被攝者相比,傅榆的「失敗感」並非外力造成,而是來自於個人心態。她企圖捕捉被攝
者參與社會變革的成功線性軸線,無奈不僅發展偏離預期想像,更發現己身渺小。她哏咽
旁白泣訴:「當初一定是有這樣子的雄心壯志,後來記錄到這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變這
樣,可是那就跟原本初衷是沒什麼」,
蔡博藝理性回覆:「我覺得把這個東西,放在我們個人身上,我覺得那也是一種綁架。我
的人生,不一定是為了這個目標在活著。」這番對話結束後,傅榆巧妙將太陽花運動尾聲
的退場爭執剪接在後。她反省當下歧見,發現自己如今仍舊「失落」。
坦承失落,傅榆依稀談及「成功」願景:「我知道真的要改變,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這席旁白將「改變」連結「成功」,似乎紀錄片要拍攝到改變或是造就社會改變,才會成
功。然而,社會運動真的存在「成功」嗎?
期待成功軸線降臨的傅榆,如何處理「不可能出現的成功」?她旁白說出:「但是現在,
我想我是真的應該強迫自己跟它們道別了。至少,是在我真正靠自己,去實踐理想之前。

傅榆並沒有讓電影停留在負面抑鬱的結尾,她道出正面願景,期盼己身振作。旁白結束
後,利用大量素材蒙太奇剪輯去推進敘事。比方說毛澤東、蔣中正、陳水扁、馬英九、蔡
英文、習近平等等國家元首就職或公開發言影像。而後是劉曉波死亡、雨傘革命後黃之鋒
判刑、李明哲入獄等等人權新聞翻拍,最終一幕是一位在臺聲援雨傘運動的一般群眾,紅
色布條遮蔽雙眼視線,在一種受限與迷茫的狀態下,以微幅仰角捕捉堅定的昂首。
傅榆沒有用旁白解釋,但她利用影像暗示現今臺港人權面臨赤色中國的迫害,而配樂選用
輕快吉他和弦,企圖將電影領向光明正面氛圍,彷彿她的「理想」是期待人權迫害終止,
可是「實踐」之道不是期待那些登台喊口號、一呼百應的政治明星,而是回到一個選擇採
取行動的平凡人。
【結語】
明天真的可能會更好嗎?或許持續對未來投以「美好」嚮往,將如這兩部影片所預示的,
即注定下一輪「失敗」。可是持續望向那遙遠「理想」的浪漫,無法且不忍以事不關己態
度讓世界頹敗,不正源於對這塊割捨不開的生養土地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影片早已大篇
幅正視負面情感的「失敗」,未將負面情感視為缺陷,而視為理所當然存在且必得面對的
普遍。
「失敗」是運動必然的結局,「成功」是虛幻飄渺的願景。
社會運動是長時間的脈絡累積,沒有所謂一步登天。政治亦然,臺灣人民總將一切生活苦
痛歸咎於政務官的不作為,一廂情願把改變「理想」寄託未就任的政治明星。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已說明理想不在他人,在於自己。改革沒有全盤的成功,在於階
段性的接受。當人民一味期盼成功,毫無意外地,失敗必將在未來等著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