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幻術》從李登輝角度重建319槍擊案

作者: benbenson12 (binbin)   2019-05-06 00:32:32
~*-*~*-*~*-*~*-*~*-*~*-*~*-*~*-*~*-*~*-*~*-*~*-*~
1.影片名稱 : 幻術
2.觀影時間 : 4/29
3.觀影地點 : 信義威秀
4.觀影方式 : 試映
圖文好讀版:http://loory.tw/the-shooting-of-319/
~*-*~*-*~*-*~*-*~*-*~*-*~*-*~*-*~*-*~*-*~*-*~*-*~
《幻術》是一部台灣懸疑劇情電影,由符昌鋒執導,石峰、竇智孔、阿布、陳家逵主演,
故事講述發生在 2004 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至今仍充滿許多謎團的 319槍擊案,雖然根
據檢方調查,射擊陳水扁的犯案兇手陳義雄已於案發 10 天之後畏罪自殺,溺斃於安平港
,但電影《幻術》依然根據幾個無法釐清的疑點,讓前總統李登輝給予觀眾一段截然不同
的解釋。
作為一位熱愛電影的影迷,我一直以來都很羨慕南韓電影界能出拍《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北風》這些直指歷史傷痕,並具有高度政治批判的
電影。以商業取向的台灣電影不是擔心無法獲得投資人青睞、就是懼怕引起觀眾的敏感神
經,絲毫不敢碰觸這種類型,就連獲得金馬獎最佳長片的《血觀音》也只是稍微影射政治
鬥爭與滅門血案的內幕,所幸有了《幻術》這部作品為台灣電影翻開新的一頁。
早在2008年香港電影《彈道》就以 319槍擊案為主題,雖然全片並沒有指名道姓,但極為
相似的案件與帶有諷刺意味的故事橋段,算是為《幻術》開了先例,也讓本片全以「真實
姓名」重現當年事件全貌的做法更顯珍貴,因此不論最終成果如何,觀點是否完全正確,
這種突破性的嘗試都值得給予支持與鼓勵。
《幻術》絕對是一部相當有趣的作品,編導利用腦洞大開但又意外寫實的視角,重新呈現
這個至今已經過了15年仍眾說紛紜的神祕謎團,其引發的風波與後續重大的影響力,就算
事發當時還不到 10 歲的我,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記憶猶新,《幻術》以 319槍擊案為故事
主題可以說是相當聰明的選擇。
但即便如此,《幻術》並沒有馬上直接進入正題,仔細剖析槍擊案的背景與過程,導演符
昌鋒反而在電影前半段花了大半篇幅描寫「前總統李登輝」的政治生涯,還有他跟國民黨
的這幾十年來的關係變化。所以就我而言,與其《幻術》說是在講 319,倒不如把它當成
是李登輝的個人傳記,只不過沒有全部都符合史實罷了。
有趣的是,《幻術》帶我們一路從李登輝年輕時接受高等教育、赴日從軍參與戰爭,加入
國民黨之後,被黨員邊緣到受蔣經國重用進入權力核心,不論是接任黨主席、對台灣民主
化的貢獻、跟宋楚瑜之間的恩怨情仇,甚至是政治圈本省與外省之間的矛盾或面對中國的
態度等大小事,在某種程度上,都被編導看作是造成「319槍擊案」的背後關鍵因素。
說實在的,《幻術》觀點是非常新奇且相當令人驚豔的,有別於以往大眾猜測「紅、藍、
綠」的涉案可能,分別為打擊民進黨士氣、阻止阿扁成功連任、自導自演博取同情來逆轉
選情的犯案動機,編導反而跳脫固有的框架,把球傳到一位立場較不固定的「智者」李登
輝身上。
因此,《幻術》當然不負眾望地把李登輝的角色塑造得相當立體,演員石峰精準的詮釋也
完全把他的老謀深算發陽光大,不論是自詡為「出埃及記」的摩西,或者幾個面部表情特
寫,配上他跟身邊隨扈語帶保留,但意思清楚明確的對話,都成功讓電影最後那抹意味深
長的微笑,帶給觀眾一個完全不同的觀看角度。
但我也必須承認,或許選擇李登輝為主視角,讓他成為 319 槍擊案的關鍵人物是一個讓
故事更加縝密立體的方法,不過這也因此使得原本的主題「槍擊案」變得較為平鋪直敘,
並不像片名《幻術》般神秘,反而削減了劇情張力和給予觀眾想像的空間。讓人感覺像是
畫了一個大餅,但最終缺乏繼續向前的野心與膽試,因為是虛構故事想避險導致執行結果
不夠聚焦,對一部有如此創新出發點的電影來說是有這麼一點可惜。
整體而言,《幻術》透過對台灣史上首位民選總統李登輝的「猜想」,翻轉了我們對那場
足以動搖台灣大選結果的事件既定印象,以劍道象徵權力的爭奪過程相當有意思。雖然跟
講述美國前副總統迪克·錢尼的《為副不仁》相比就能馬上感受到兩者之間的差距,但至
少還算是做出一次成功的嘗試,不僅故事已經足以讓人滿意,幾位小配角也有稍微抓到真
實角色的韻味,撇除片中一些小缺陷,如果觀眾都有著自行評判是非對錯的能力,《幻術
》依舊是部值得推薦的佳作,看到台灣電影跨出第一步勇於嘗試真的非常開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