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與下一篇為回應 shinawe 於 #1SvGXHg2 (movie) 之推文
噓 shinawe : 笑了,MI3拍的比MI2好?MI3劇情根本不知所謂,還要05/22 17:06
→ shinawe : 加阿湯哥講中文的橋段,MI3賣得不好就是劇本寫得太05/22 17:06
→ shinawe : 爛,不要牽拖到MI2身上好嗎?05/22 17:06
→ shinawe : 是喔 我從來不看爛番茄跟IMDB 可能你的世界爛番茄加05/22 17:43
→ shinawe : IMDB就是全世界觀影人數 我只知道MI3輸MI2票房輸不05/22 17:43
→ shinawe : 少 而且MI3拍這麼爛也沒有影響後續MI4的口碑 你講的05/22 17:43
→ shinawe : 續集被前作拖累完全沒有根據 05/22 17:43
→ shinawe : 對啊 所以我個人覺得覺得票房的參考性不會亞於爛番 05/22 17:49
→ shinawe : 茄加IMDB 三跟四之間隔這麼久是為什麼?評價?票房 05/22 17:49
→ shinawe : ? 05/22 17:49
→ shinawe : 票房都出來了,好壞就反應在票房上,還是有人要靠自 05/22 18:05
→ shinawe : 己感覺預測或是參考其他電影評分網站才能說服自己,05/22 18:05
→ shinawe : 那也沒辦法05/22 18:05
https://tinyurl.com/y3wj9xph
【專題】《不可能的任務2》:別太責怪合體失敗的愛情動作片
2018-07-26龍貓大王通信
1996 年,34 歲的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生下了第一個孩子 :《不可能的任務》
(Mission: Impossible),獲得了美國當年年度票房第三名的佳績,對派拉蒙影業出資的
7 千萬美金成本有交代,湯姆自然更有信心。當時已經在好萊塢打滾十年的他,深諳好
萊塢大片續集的口訣:成本更高、份量更多、最重要的,你得在瓶子裡多加一點新酒。該
如何評斷 20 世紀末的好萊塢電影史?我會說,那是一個電腦動畫全面攻佔好萊塢的年代
,在兩集《不可能的任務》之間的 4 年內,贏得全年票房前三名的電影裡,總有兩部是
大量使用電腦動畫的電影,這種趨勢影響了往後至今將近 20 年的全球電影。湯姆如果要
讓《 不可能的任務2 》(Mission: Impossible 2,簡稱《MI2》) 增加新鮮感,是不是應
該也順應時勢呢?
可惜並沒有,湯姆知道親力親為是《不可能的任務》成功的主因,太多的電腦動畫──正
如 1999 年的《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一樣──反而會讓《不可能的任務》掉入當時正火紅的麥可貝 (Michael Bay)
與詹姆斯卡麥隆 (James Cameron) 的虛擬戰場之間,同時等於自廢武功。而湯姆想到的
新風味,來自遙遠神秘的東方。
來自東方的力量
也許是 1999 年的《駭客任務》(Matrix),或也許是因為 1996 與 97 年的兩部由香港導
演拍攝的動作片砸中了湯姆心中的甜蜜點,剛進入好萊塢的東方神秘力量──吳宇森──
成為了湯姆克魯斯建立《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秘密武器。如今這想來一切都很合理,如
果《不可能的任務》系列仍然要維持實打實的硬派風格,那麼 90 年代的一流導演似乎全
使不上力,而誰又能比吳宇森的警匪動作電影更硬派?
1996 年的《斷箭》(Broken Arrow),充滿花俏快速的鏡頭語言,而吳宇森 1997 年的《
變臉》(Face/Off),對湯姆克魯斯來說更是一記有力的宣傳:警匪之間的貓鼠追逐、兩人
變臉互換的身不由己、充滿風格化的長段動作橋段。也許湯姆的眼中,已經滿滿都是吳宇
森大喊「選我選我」的揮手影像,他毫無疑問地選擇了這位香江槍戰大師,作為《MI2》
的導演。
你也許很難相信,日後遭到海量批評的吳氏風格《MI2》,事實上與吳宇森過去的電影很
不一樣,《MI2》並不是只有白鴿與慢動作而已。《MI2》的編劇請回了《MI》的王牌編劇
羅伯特唐尼 (Robert Towne),而他讓《MI2》的劇本風格比你想像的還要有深度一點──
但我不確定觀眾感受到了沒。
羅伯特唐尼在 70 年代,靠著《唐人街》(Chinatown) 劇本榮獲了奧斯卡,這部純粹的黑
色電影充滿了上流社會草菅人命、亂倫與冷面偵探孤軍奮戰的暗黑元素,這是為什麼在《
MI》的混亂製作過程中,最終難討好的導演布萊恩狄帕瑪 (Brian De Palma) 會願意跟唐
尼合作到最後,因為他們在黑色電影的道路上意氣相投,更明白地說:他們都是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的信徒。
希區考克 「麥高芬」&《 美人計 》
這是許多影評忽視《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一項成就,在步入 21 世紀的前夕,唯有改編
冷戰年代影集的《不可能的任務》系列,仍然忠實地遵循驚悚大師希區考克的心法 :《MI
》某種程度與《北西北》很雷同:一個陌生人掉入了一個巨大黑暗的陷阱,他在毫無頭緒
的狀況下只能且戰且走;甚至在我們未來會談到的《MI3》裡,希區考克的慣用手法被使
用到最高點:我們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兔腳」這個被用來當作「麥高芬」(MacGuffin) 的
關鍵道具,其本體到底是什麼玩意──甚至連功用都沒交代過。
而《MI2》劇本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對希區考克的最高致敬:除了吳宇森堅持的動
作橋段不可修改之外──你已經知道唐尼非常習慣這種合作方式──唐尼把劇本其他的部
分,全部用來向希區考克 1946 年的《美人計》(Notorious) 叩首跪拜。
因為父親被發現與納粹掛勾而被定罪叛國,卻在父親被判刑定罪當天開派對慶祝,女主角
被身為情報人員的男主角判定仍有利用價值:女主角內心的愛國心勝過了親情。但情報人
員與美女相處日久,之間卻產生了礙事的愛情情愫──因為男主角的命令就是要拉攏女主
角成為臥底線人,而任務需要女主角去誘惑父親過去的同黨,藉以獲取敵人的機密,在愛
情與國家安全的雙重壓迫下,女主角被迫下嫁父執輩好友,但最終東窗事發,女主角被壞
人下毒而日漸體力衰弱,就在命危之際,風度翩翩的男主角入室救人,搶走了為國 (還有
為愛情) 差點犧牲的女主角。
咦?似曾相識?
不,你誤會了,我不是在說《MI2》的劇情,這是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與卡萊
葛倫 (Cary Grant) 主演的《美人計》劇情,但你會發現,《MI2》劇情的幾個重大故事
轉折,與《美人計》幾乎是一模一樣:伊森軟硬兼施地要求女主角奈雅 (譚蒂紐頓 飾),
回到反派身邊虛與委蛇;伊森與奈雅沒有釐清任務與感情的界線,成了被迫分離的苦命鴛
鴦;奈雅偷卡片與《美人計》偷鑰匙的情節;奈雅終局被注射病毒,命懸一線;伊森最後
抵不過內心的掙扎,選擇了救出奈雅作為對她的回報。
說真的,《MI2》可能是史上最成功的《美人計》翻拍版本,而這對吳宇森來說並不陌生
,他非常習慣從模仿西方經典中找出自己的風格:他對冷硬派大師梅爾維爾的仿效、他對
暴力大師山姆畢京博的致敬,組合出了 90 年代為弟兄義無反顧、與慢動作翻飛開槍的吳
氏風格。學習希區考克的套路?那對他完全不是問題。
吳:「最想拍愛情片,一直沒有人信。」
但就像沒人真的把含有諜報驚悚元素的《美人計》,認真看作是一部諜報驚悚電影一樣。
《美人計》壓根就是一部愛情電影,一部相忍為國而被迫犧牲的織女牛郎別離故事,而這
對不太擅長拍攝愛情電影的吳宇森來說,可說是一項挑戰。2010 年吳宇森在北京受訪時
說到,因為沒人想找他拍愛情片,所以他才鬱悶地離開好萊塢:「最想拍愛情片,一直沒
有人信。」,此話真偽客官自有分寸,但話說回來,他早在《MI2》裡做過這樣的嘗試了
:與其說《MI2》是一部諜報動作片,它更像是一部愛情動作片。
愛情戲在《MI2》中遠遠大多於電影其他的元素,組隊攜手抗敵?這集除了強化與上集連
結而出現的文雷姆斯 (Ving Rhames) 之外,觀眾壓根想不起來還有哪些隊員;到底是卡
美拉病毒先做出來或是抗體先做出來?壞人做出抗體後為什麼還要浪費這麼多交易時間?
這些問題可能觀眾在走出戲院的第一時間,就已經遺忘殆盡。《MI2》並無意在這些劇情
關鍵上花時間,正如同《美人計》也從來沒深究過,把原子彈的材料放進葡萄酒瓶裡儲藏
是不是合理。《MI2》在開頭就花了 20 分鐘,鋪陳伊森與奈雅從眉目傳情到耳鬢廝磨、
再加上伊森說服奈雅臥底執行美人計的過程,這可完全不像是一部好萊塢暑假商業大片的
節奏。
愛情動作片絕對不是只能拍成 A 片才會成功,日後湯姆主演的《騎士出任務》(Knight
and Day),就明顯地把動作與愛情元素揉合成歡樂的商業電影。但是吳宇森在言情題材上
的經驗不足,讓他把《MI2》的愛情橋段拍成了 90 年代的香港金曲 MV:大量的深情凝視
、無口白的優美配樂、還有慢動作的生死別離,讓人想起德華與倩蓮的經典《天若有情》
。但是這裡沒有香港低下階級的殘酷,《MI2》本質上還是好萊塢的動作童話,這讓《MI2
》裡伊森與奈雅之間的愛情戲,少了那份華弟身上注定悲劇的宿命感,自然看起來浮面許
多。
玩命上陣
可是回到磨刀霍霍的湯姆,他正計畫著與吳宇森之間的心有靈犀:好萊塢最大膽的特技演
員與香江最硬派的動作導演會有什麼火花?事實證明,不怕死的演員忠實地學習來自香港
秘傳的動作秘笈。攀岩?沒問題,而且湯姆還可以做得更好,最終這場戲變成了兩個玩命
的笨蛋互相比大膽的恐怖遊戲:劇組決定在猶他州的摩押 (Moab) 拍攝攀岩戲,在吳宇森
的分鏡表上,要求湯姆在攀岩過程中滑下山壁,單手勾住岩縫,轉身用雙手勾住兩側山壁
,然後面向廣闊的猶他州摩押 (Moab) 紅銅色的大地。吳宇森不太懂攀岩,但他懂怎麼樣
讓攀岩變成把觀眾嚇尿的把戲。
這種兩手勾岩縫的動作稱為「鐵十字」(Iron Cross),是非常消耗體力的動作,而他還要
湯姆面向眼前一望無垠的大地──距離地面可超過了 600 公尺以上,你在累到半死之下
還要讓自己嚇到半死……等等,虐待狂宇森的分鏡表還沒畫完,下一張分鏡裡,男主角必
須露出釋然的微笑。
如果你對《MI2》還有印象,你會發現電影裡演得就跟分鏡表一模一樣,因為湯姆克魯斯
沒有要求修改任何一張分鏡表,他看了看,就自己上陣去攀岩、翻身、鐵十字然後──使
出他獨步好萊塢的純真微笑。旁邊的特技指導布萊恩史莫茲 (Brian Smrz),不太能理解
老闆的想法。而老闆是這樣說的:
我平常還蠻喜歡攀岩的,這個機會正好可以讓我去攀岩,很不錯吧?
你得相信湯姆克魯斯應該投保了相當高的保險,因為最終他的瘋狂勝過了吳宇森的虐待狂
:在超過 600 公尺高的岩壁上,特技組無法在其下搭設任何防護網。而湯姆這時候需要
做一個跨越 4 公尺的空中跳躍,這時應該是偉大的電腦動畫師進場的時刻了……並沒有
、吳宇森站在攝影機旁、替身與特技指導站在岩壁頂端,大家只能看一意孤行的湯姆表演
不可能的任務,而這時吳宇森承認他可能失敗了,他全身冒汗,閉上眼祈禱上帝不要讓不
幸發生,思索這一切安排是否值得,如果有個萬一……
沒有「 不可能的任務 」
沒有如果,湯姆雙手一撐,他跳了過去,輕飄飄地落在對面的一個小立足點上,鏡頭下的
伊森韓特甚至看起來有點不真實……因為看起來太輕而易舉了,但是所有圍觀的劇組成員
,陽壽全少了好幾年:湯姆克魯斯在 600 公尺的高空,在沒有安全網的保護下,凌空跳
過了 4.5 公尺,而且平安落地站穩腳步,而他又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任務。
湯姆對這一跳表示:
我對團隊很有信心,而且我自己也很有信心能夠做到。
學著點朋友,當你舉重若輕地完成了一項壯舉,想說點最酷的台詞時,你最好就像湯姆這
樣說。
所以騎乘重型機車狂飆、急煞翹後輪、高速過彎、對湯姆克魯斯來說就是相對簡單──如
同安東尼霍普金斯在劇中說的:
困難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公園散步。
──湯姆依舊挑戰了其他極限,並且沒有一個特技與前集重複。這讓《MI2》依舊飽含了
幾個動作電影史上最好的特技橋段──像是我最愛的汽車機車交際舞。
但是問題卻因此而生,《MI2》中大量的不靠譜愛情橋段,與紮實的動作橋段,就像分開
料理的食材,放在一起只有強烈的斷裂感。舉個例子,如果你把所有文戲都移除掉,你會
驚異地發現《MI2》仍然是部充滿動感的電影。但對坐在戲院裡看完整部電影的觀眾來說
,他們的心情就像在坐雲霄飛車,有時刺激、有時卻無聊地昏昏欲睡。
《 不可能的任務2 》賺了銀子賠了口碑
吳宇森的名聲、加上《不可能的任務》的續集預期人氣,讓《MI2》的首周票房輕易地打
破了上集的紀錄,全球票房也多出第一集一億美金的票房,最終《MI2》是這個系列中,
美國國內票房最高的一部作品:2 億 1 千萬美金。但是在派拉蒙樂得收錢的同時,更多
的進場觀眾也代表著更多的口碑相傳,《MI2》的口碑直直下落,而買票進場卻感覺受騙
的觀眾──沒人期待這會是一部愛情動作片──讓口碑下落的速度更加快速。
在至今為止的5部《不可能的任務》裡,《MI2》在各大評分網站的觀眾喜愛度都是最低的
。《MI2》賺到面子,卻賠了裡子,不但讓吳宇森的星路黯淡:此後他的拍片預算一路下
滑,也讓《不可能的任務》系列幾乎注定就此絕後。在《MI2》沉寂 6 年之後,《不可能
的任務3》(Mission: Impossible III) 才再度以全新的陣容重出江湖。
平心而論,《MI2》翻炒《美人計》的用意是值得誇獎的:情場與戰場一樣詭譎多變。而
譚蒂紐頓飾演這種身不由己的角色也非常出色,同時展現了嬌柔與決絕的兩面性,但是成
也吳氏、敗也吳氏,愛情與動作合體的失敗造成了《MI2》的災難。吳宇森在《MI2》的動
作設計,在湯姆賣命演出,還有漢斯季默最後一次大演喧鬧電子樂與人聲合唱的熱鬧配樂
之下,仍然有很高的娛樂性。當時市面上只有《駭客任務》與《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可以與其相較,但它們都不是傳統的時裝動作片,《霹靂嬌娃》
(Charlie’s Angels) 與《驚天動地 60 秒》(Gone in Sixty Seconds) 甚至比《MI2》
更加戲謔浮誇,但只有《MI2》受到了最多的惡評。當然,樹大招風,耗資 1 億 2 千萬
成本的《MI2》必須承擔更多的市場迴響,它的差勁評價也不全是空穴來風,但人們卻往
往忽略了《MI2》中真正成功的那些段落。
對《 不可能的任務3 》的影響
成功與失敗對《MI2》是一體兩面,票房的成功卻導致了系列作的難產,它帶來的影響甚
至比我們想像的更巨大:《不可能的任務3》是最明顯的受害者,這部試圖中興系列的作
品,卻因此承受了不必要的成見,但那是另一個我們下次再聊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