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與製片交惡?劇本多次刪改?《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被爆幕後製作一片混亂
https://geek-base.toy-people.com/?p=6689
由《玩命關頭8》(The Fate of the Furious)導演 F. 蓋瑞葛雷(F. Gary Gray)接棒
執導的《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Men in Black:International)上映至今,票房、
評價皆十分慘澹,而根據外媒《好萊塢記者報》(THR)今日刊出的獨家報導指出,《跨
國行動》幕後的籌備與製作並不太順利,似乎早在孕育初期,就註定了它往後的失敗。
這一切的故事,都得從那傳說中的《MIB星際戰警》X《龍虎少年隊》(21 Jump Street)
跨界企劃開始說起,我們都知道,這兩套同屬索尼影業旗下的拍檔動作喜劇系列,曾經有
過 Crossover 的可能性。2016年,索尼影業的執行長湯姆羅斯曼(Tom Rothman)與其他
索尼高層,正在慎重考慮讓這兩大 IP 的世界觀進行整合,然而這項企劃的風險極高,一
旦搞砸,就是一次扼殺兩套系列電影的命脈。
索尼一度有意促成這項交叉宇宙的計劃成形,集結兩方的幕後主腦簽定合約,但據《好萊
塢記者報》的多方內部消息透露,《龍虎少年隊》系列製片-尼爾 H. 莫瑞茲(Neal H. M
oritz)最終不願在他向來習慣簽署的 first-dollar 協議上做出妥協,計畫因此告吹,
使得索尼在同時也無法找回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
)原班底回歸的情況下,轉而冒著風險尋求重起《MIB星際戰警》的爐灶。
K、J 兩位資深探員請不回來,於是索尼影業決定借助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
、泰莎湯普森(Tessa Thompson)他們在漫威宇宙《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Thor:Rag
narok)中成功的化學效應為這系列注入活水,並期望這部續集能招來新一批的粉絲群。
《跨國行動》混雜且平淡的情節推展最被廣受各界批評,但據消息來源表示,本集編劇-
亞特馬康(Art Marcum)和麥特哈洛威(Matt Holloway)最初所執筆的劇本其實相當出
色,早期的初稿被形容為更加前衛、更加符合時下氛圍,將移民議題的討論融入故事,但
擁有電影最終剪輯權的該系列製片-華特 F. 帕克斯(Walter F. Parkes),在前製期和
拍攝期間都高度介入了劇本的重寫工作。
有兩位消息人士爆料,每天都有重寫的新劇本頁數交到演員的手裡,這造成了片場某些程
度的混亂,湯普森和漢斯沃甚至各自聘請了負責專門撰寫對白的編劇在旁待命,馬康和哈
洛威這兩位編劇也在片場,隨時被製片帕克斯要求改寫劇本,另一位消息來源也證實,確
實有多位對白編劇同時在片場為演員效力。
另有兩位消息來源指稱,製片帕克斯有時也會介入導演的指揮工作。雖然據他們所知,此
舉並無違反美國導演工會的規定,但導演蓋瑞葛雷據傳多次想要退出本片製作,不過最後
都被電影公司給慰留。
據悉,導演 F. 蓋瑞葛雷與製片華特 F. 帕克斯在製作過程中屢次發生衝突,自從負責監
督本片製作的索尼前任執行副總-大衛伯貝爾(David Beaubaire)於去年夏天離職之後,
蓋瑞葛雷與帕克斯的衝突便愈演愈烈,就連畫面的色彩校正也能成為他們爭執的導火線,
一位消息人士更打趣地形容帕克斯既像個惹事的縱火犯,卻又是負責滅火收拾殘局的消防
員。
索尼選擇在公司內部測試放映了兩種剪輯版本,一個是葛雷主導的版本,一個是帕克斯主
導的版本,而最後擁有最終剪輯權的帕克斯所主導的版本版被選為最終版。一名參與《跨
國行動》製作的內部人士指出,索尼嚴重疏於介入調解葛雷與帕克斯之間的多重分歧,形
容「整間電影公司就像是個不見人影的房東」。
前三部《MIB》電影的北美首週開片票房平均都有超過5000萬美金,但在《跨國行動》上
映前幾個月,索尼就已經對於達到這些數字門檻不抱任何信心,有些人僅預估首週約落在
3000萬美金左右,有些人則預估3800萬美金,然實際開出的數字卻仍低於3000萬美金,原
因或許和投入宣傳造勢的成本不高有關,本片的行銷預算支出確實偏低。
即便《跨國行動》失利,索尼對於發展《MIB星際戰警》系列的熱情似乎卻仍未因此被澆
熄,湯姆羅斯曼表示:「不管是以影集、或是串流的形式,或是推出另一部全新電影,《
MIB星際戰警》都一定會在某個時機點重新回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