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任影評-《安娜》是女版的《捍衛任務》?
~*-*~*-*~*-*~*-*~*-*~*-*~*-*~*-*~*-*~*-*~*-*~*-*~
大家好,我是老王
盧貝松的作品一直十分令人印象深刻
從早期的《第五元素》到2017年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盧貝松導演總是嘗試著不同的可能性
就像是女性版本的《捍衛任務》(這對他應該不難,畢竟他也打造了即刻救援這塊口碑)
準備好接受安娜的追殺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如果要提到盧貝松的作品,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露西》,我一直覺得《露西》是部
很可惜的作品。
雖然它在當年僅繳出了一張及格的成績單,但許多對於腦部開發的概念與大膽的想法著實
令我著迷,但很可惜的是在畫面與表現手法方面顯得有些曲高合寡,並不是說不好,但看
的出來買單的人有限。
而這次的《安娜》呢?
隱晦的恐怖主義與階級制度充斥整部作品,不同於捍衛任務,安娜的動作場面幾乎每一下
都有很明顯的頓點,如果用古典樂來比喻,就像是協奏曲與交響曲的差別。
在整部作品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角色在不同時期的心境變化,從一開始的放棄自
我,到成長中的掙扎、突破與經驗,再到最後的完整性,透過挑接式的剪接手法,可能會
讓觀賞者無法充分隨著角色成長,不過這部作品通過足夠厚重的份量與緊湊的劇情,將這
部分的傷害降到極低。
《安娜》真的是女版的《捍衛任務》嗎?
當然不是,純粹的暴力與自由的追求,兩者是雷同又相異的,無法逃脫的束縛中唯一的相
似是對於某個目標的純粹追求。
我非常喜歡安娜休完假回來工作那一段,雙面身份的厭世倦態配上節奏的發洩,令一切顯
的那麼暢快。
而最大的美中不足可能是從《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所學到的教訓,盧貝松的妥協令這場
階級主義顯得更加噁心與諷刺。
即便如此,我還是很喜歡安娜所追求所謂「自由」的過程,自由的宣泄、自由的做愛、為
了「自由」的抉擇,在不自由中,追尋那一點點的任性妄為。
而無法被忽略的除了女主角的顏值,還有盧貝松招牌的飛車鏡頭,久久沒看到這麼寫實的
追逐戰,我都會懷疑這些車手是不是都是F1或是拉力賽出身的(笑
而在冷暴力的處理與諜中碟的計謀中,不僅不會讓觀影者的腦袋過負荷,反而會興趣盎然
的有「果然如此」的感覺!這也是我對這部作品特別欣賞的一點。
我是老王,女殺手是真的,女版約翰維克是唬爛的,我們下次見。
圖文好讀 : http://0rz.tw/VnQuZ
更多影評 : http://0rz.tw/dLV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