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概可以算音樂片年?繼去年底《一個巨星的誕生》與《波希米亞狂想曲》跨年延燒後,今年二月有波蘭片《沒有煙硝的愛情》、三月有美國片《逆光天后》、四月有英國片《魔力女聲》、五月有芬蘭片《意亂提琴手》、六月這部《火箭人》後接下去暑假還有《靠譜歌王》、《鏗鏘玫瑰》、《她的搖滾滋味》、《首席指揮家》、《炫目之光》等等。我猜其中陣仗最大、視覺最炫目、表現法也最瘋狂的,應該就是《火箭人》了吧?不過有點五味雜陳地,這竟也是今年以來和我個人口味最遙遠的一片...
《火箭人》是典型的音樂人辛酸與勵志故事,它的主角 Elton熱愛音樂卻不受鼓勵、自小家庭破碎在音樂中尋愛、初出道才華洋溢大受好評、很快成名迷失自己、音樂人的酒色財氣毒品樣樣來、最後洗盡鉛華才知此生真愛落在何方、最後以音樂和人生憾恨擁抱和解... 說實話,大部分音樂人電影八九不離十都有這些 XD 不過這也正是音樂人電影簡單直白感動人心普世都懂的要素!而且此片之突出在於它形式上充滿想像與爆發力,並不在意傳記片處處考究交代的紮實要求、也不在意劇情片角色深度成長曲線完整的寫實要求,它很大方地告訴大家:我就是一部腦內音樂小劇場。
主角 Elton儘管在此片從小到中年經歷了幾十年,但此片擷取的人生階段極簡化,一段段中間可以迅速跳過好多年、每一次過場用一首歌曲演段歌舞劇以舞台表現快速交代掉;Elton 儘管這一生過了很多種生活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但此片把他人生中的重要人物列表極簡化;Elton 與每一位生命過客的關係畢竟都走了一生有笑有淚有愛有恨必然很複雜,但此片每位角色也都一對一對號入座似地給了個極簡化的蓋棺論定。
https://pbs.twimg.com/media/D7ccGRzW4AA-EyK.jpg
此片儘管拍了一部兩個小時的音樂劇,但故事大綱非常簡單工整,具體而微就是片尾那一場 Elton居中生命眾過客環繞的一生摘要性總結。這種電影輕飄飄地,劇情與角色都不夠紮實更不夠踏實,每個角色的出場都有個簡單明確的單面任務、每個角色的登場都展現一種單面暢快的耍帥賣萌或耍婊,以傳統傳記片或劇情片的觀點來看實在是太過雲淡風輕毫無深度呀 XD 我都可以想像世故影評會這麼說、誰想到此片竟然得到世故影評們網開一面的廣大青睞!
也許此片的爆發與此片的限制,都在於這位音樂老男孩 Elton本尊參與製作並主導製作吧?傳統傳記電影通常是傳奇人物仙逝以後、晚輩後人對前輩大師的一場歷史爬梳與詮釋;但這部傳記電影完全不一樣,不但是人物尚在人間還沒蓋棺就先來論定一次、甚至還是本尊自己論定自己,是一部音樂家主動分享自己故事的電影。說難聽,是他個人可以對自己的複雜歷程包裝美化作為晚年一次整體宣傳、甚至是代磨刀霍霍的音樂史家先寫一篇自傳歷史強勢推出;說好聽,則是一部真正貼近音樂家自己最私密意識的自傳,甚至連呈現形式都是音樂家混亂一生洗盡鉛華後的腦內自剖。
還會有誰拍 Elton的傳記更勝其自傳呢?也許再也不會有。不過我個人對傳記、對歷史,都還是抱有一種拉開距離批判思考的期許,也是不免想像如果由一個後世史家或獨立影人來拍音樂家傳記,是否更能以樂迷與觀眾的角度,去觀察他與社會的互動、去觀察他音樂對大眾的啟發、去觀察他音樂如何反應時代、甚至去觀察他一生功過給後人所留下的遺緒呢?也許我個人本來希望看見一部電影讓這位男孩 Elton穿針引線帶我們遊歷英美 1970s-1990s的歷史,不過這片更趨向觀察男孩 Elton一個人的內心。
我的個人期望當然並不重要,反正未來還可能有其他後人拍其他觀點,只是此片這個創作取向的選擇對產品結果造成了什麼影響呢?
正如此片名叫一飛沖天的「火箭人」、還用特效非常強調一種醺醺然的飄浮感,我個人看完此片後是覺得它的確輕飄飄地不是很踏實。當然它的角色性格都鮮明、它基於男孩 Elton與眾位角色間個別情誼的故事線也各自都很完整、它以男孩 Elton為中心的核心思想「我渴望被愛」與「我要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也得到最後「與人和解、自我擁抱」的總結,那戲劇結構與成長曲線都是自體完整幾無破綻的。
但對我這個(有點機車的)世故觀眾來說,這人生好像也未免太完美了些,彷彿 Elton的人生糾結與摸索就在這一刻畫下了句點、也彷彿 Elton這一生只有向內孤苦求愛而從無向外看待人間,彷彿 Elton的音樂創作都是內心抒發而無社會觀察更無商業動機、更彷彿 Elton這一生只是天下人負負我從無我負天下人?好啦還是有,有一個戲份不多輕輕放下的 Renate 竟然還有頭沒尾消失了、自剖時能帶著檢討語氣提到一回好像就能輕鬆交代了。
對一個史有其人的歌手或其他種類藝術家傳記,我個人通常會帶著藝術史的眼光來期待。在這期待下,最想看見的是他如何成就了一種藝術風格或取向、就算只是小到完成某一件藝術作品來展現這風格與取向都好;以這為中心,向外想看見這風格與取向如何和當時藝界主流與非主流的其他意識形態衝撞對話、以及如何呼應斯時斯地環境社會文化等處境令他以創作回應、而能在藝術史上有一席之地;向內,則想透過其創作歷程來爬梳其心路歷程、捕捉其身為藝術家與身為人面對自己也面對世界的哲思。
而此片呢,在復古懷舊的外表下,並沒有多談那時代的議題與氛圍,也沒談那時的音樂風景創作流派與其藝術理念,我們只看見嬉皮文化夜夜笙歌令他們心花怒放「美國很大、美女如雲」而已;而創作呢,只有 Bernie 寫詞 Elton譜曲這樣的基本關係,所有歌的完成都沒有一場創作苦路的描繪,都像是兩個天才迅速完成,此片還真很強調 Elton當下即興七步成曲;倒是心路歷程,本片砸了最多心力,只是這心路歷程只關於一個男孩的小世界,和外部的大世界與大時代毫無關係,甚至本片連一個他與世界連結的聽眾或粉絲面孔都沒有。
嗯,當一部藝術家電影如此徹底關注藝術家一人、而對廣大藝術受眾所處的世界毫無關心時,我個人認為它已經很難說是部藝術家傳記片、而是一部孤寂男孩內心劇場的音樂劇電影。它與我們觀眾的連結已不在於藝術創作,而在於我們可能也有類似的男孩心而能共鳴、或是我們是他本人的粉絲而急切地想多看看他不為人知的秘辛。很遺憾,我不是樂迷,我近年是常在英國報紙上看見他,卻一直沒機緣聽他的歌;身為一個小男孩,雖然我比他幸運許多但他的種種挫折憤懣與陰影我倒也是感同身受,只是對於此片的他把這一切關係簡化給個簡單答案,我是覺得太過輕浮了點。
只是也許,這本非知性爬梳人際關係與心理的電影,而只是「火箭人一飛沖天」的童話故事?我們並沒看見 Elton這男孩隨著面容蒼老經歷磨難後成熟長大,只看見一顆孤苦的男孩心終於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我不知道這位男孩 Elton是否本人到老真的還這麼天真無邪?但一個藝術大師的風範與洞見、他對人間社會乃至身邊人的大度面對,好像此片都完全沒有要表達。剛好,我覺得這頑童一生遊戲人間顧影自憐的角色,給《金牌特務:機密對決》那滿口 "Whatever" 的 Taron Egerton演再貼切不過,就像 Eggy 一切只關心自己而笑看人間,但我們看他青春無敵都會體諒。
不過無論如何,《火箭人》在主創者自己想要做的孤寂男孩自我擁抱故事中,該做的都有做到、做得儘管談不上深入但很搶眼、故事儘管說服力不夠但很流暢、人物儘管很單面但單面得極具魅力,尤其看到 Elton身邊每個人或猙獰或心機或鄙夷的面孔如何在男孩的小小心靈烙印下創傷,每每令人讚嘆演技又為男孩落淚。只是要說我如何喜歡這部片呢?也就是多愁善感、充滿鄉愁、好多揪心與暖心,是一個讓自己徹底放空跟著哭跟著笑的觀影經驗;至於這位 Elton大師在 20-21世紀音樂史上跟著世界或引領世界走出了什麼足跡?以後有機會再看看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vO8E2e6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