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雷
圖文好讀版:http://loory.tw/i-am-mother/
~*-*~*-*~*-*~*-*~*-*~*-*~*-*~*-*~*-*~*-*~*-*~*-*~
《AI終結戰》是一部澳洲科幻懸疑電影,由格蘭特史普多雷執導,希拉蕊史旺、克蕾拉路
加德、蘿絲拜恩主演,劇情講述在一場世界大戰後,人類從地球上絕跡,為了讓人類可以
再度繁衍茁壯,一個名為「母親」的機器人成功培養出第一個新世代人類「女兒」,兩人
相依為命在基地裡過著平穩的生活。但某日一位受傷的神秘女人突然闖入基地,徹底顛覆
了她們這些年對外界的認知。
一直以來,科幻都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電影類型,除了能靠著視覺特效與天馬行空的劇情來
滿足對於未知的想像之外,其中故事核心與創作背景也多半具有深刻的意義與內涵。由此
可知,《AI終結戰》雖然有著要女兒「選邊站」,判斷自己該相信機器人或外來者,並成
為人類最後希望的劇情走向,但仔細思考其故事層面,便能發現電影的主題遠比我們表面
所看到的要更為深層、內斂,透過女兒的種種選擇,探討著道德、人性與生命的根本價值
。
在觀看《AI終結戰》時,許多橋段都不禁讓我想到另一部場景也在地下碉堡的科幻驚悚電
影《科洛弗10號地窖》,兩部片主角一位從小就生活在設施內,一位在災難發生時車禍昏
迷,並同樣無法跟外界取得聯繫,只靠單方面說詞得知世界的真實情況。這類電影有趣的
是,在情報有限的情況下,觀眾不再是從上帝視角觀看整起事件的發生經過,而是完全跟
角色站在同個立足點,隨著劇情的進展一步步發現背後隱藏的秘密。
《AI終結戰》雖然具備驚人的特效技術,但電影格局其實非常的小,幾乎沒有什麼我們一
般認為科幻電影有的大場面,單純只聚焦在「女兒」面對問題的表現,緩緩丟出「母親」
與「女人」兩人言行的衝突與矛盾,讓觀眾從電影提供的訊息中,跟女兒一起選擇我們要
相信的事物。某種程度上,《AI終結戰》有點類似反烏托邦電影的概念,人民的思想從小
就被箝制,誤以為自身生活在完美環境,越挖掘才越發現真相的可怕,但事實上真的就是
如此嗎?
就像反烏托邦電影一直都有個非常嚴肅,但作品多半都只描述角色想突破現狀,幾乎都不
曾深入思考與探討的問題:「要是這種制度真的對人類有其必要性該怎麼辦?」因此,《
AI終結戰》聚焦在這觀點深入琢磨,配合無法得知的「外界情況」來加深角色心中矛盾,
並透過角色的種種反應與行為,給予觀眾反省與思考的空間,引出電影關於人性的核心主
題。
如同在電影前半段當作是「考試」提出的「列車問題」,該救活眼前的這個人?還有什麼
都不做,犧牲他的性命來拯救其他五個人?或許我們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不過一旦
加入其他前提假設之後,例如其中某人是我們家人或朋友,最終就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選
擇。《AI終結戰》把這深層的哲學問題放進電影之中,為的正是凸顯人類的「自私」與「
無私」,讓整個故事變成一場判別「適合」或「不適合」的考驗。
到頭來所謂的課程,包括平時教導的觀念、首次接觸小動物,甚至是外來者的闖入、接下
來人機雙方的對立、對同類產生嚮往與認同,所有事件全部都是「母親」的安排,就像原
文片名《I Am Mother》,讓女兒一步步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母親」,並背負起讓人類重
新繁衍茁壯的使命,都能看出《AI終結戰》所要傳達給觀眾多為他人著想,以互相幫助凝
聚群體向心力,就算在亂世中也能彰顯人性溫暖的中心思想。
不過就像女兒回答「列車問題」時所說,被救治者是小偷或犯人可能會因此危害更多的人
一樣,女兒從一開始對老鼠生命逝去的不捨,遇到外來者會不顧自身安全的為她治療,到
最後離開基地,得知人類毀滅原因而拋下外來者,明知危險也要回來尋找剛出生弟弟的改
變,這種「不是無條件的解救眾生,而是只對無辜伸出援手」的無私,都讓女兒達成「AI
母親」所要培養新人類「母親」的條件。因為在她心目中唯有如此,才不會像外來者無法
接受到善意而破壞基地一樣,因為救了不該救的人而再度讓人類走向毀亡的道路。
有趣的是,1號女兒在幼年期就被母親放到外界生活,形成對人不信任、凡事以自身為重
的「真實人類性格」,2號女兒到兒童時期也沒有達到標準被銷毀,直到3號才終於因為「
母親學習」而符合標準,成功「活到」長大成人,這顯示人的性格養成跟成長背景與教育
有絕對的關係,而現在經過社會化的我們該朝哪種方向去努力,要給予下一代怎樣的觀念
才合適,雖然都沒有個絕對答案,但我認為也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整體而言,《AI終結戰》以科幻皮包裹哲學議題深得我心,從人類與機器之間的最大不同
,也就是每個人的自由思想、個體差異與不完美出發,讓原本的「信任」反轉延伸至探討
「人性」相當有意思。電影最後並沒有給出個標準解答,反倒給予觀眾許多思考空間,生
命是平等的,或者有所區別?我們能夠拿少數人性命來拯救多數人嗎?這些無解難題正是
《AI終結戰》、正是科幻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