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請於連結:
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2599123383332873541335542/7572891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我們不一樣都一樣;我們一樣但不一樣
電影原名:Synonymes
以猶太人或猶太教的電影近年有很多,主要集中在納粹時代的迫害題材與紀錄片讓人了解
當時的猶太苦境的歷史,延然猶太人或猶太教的電影已經變成二戰故事的代名詞,而電影
也多為那1945前後的事件,讓觀影人不僅疲乏到又是一個猶太人與納粹軍官惡行的故事,
是好是壞不得而知。
但《出走巴黎》有了不錯的觀點,電影中重新詮釋關於新一代猶太年輕人對於猶太文化
,還有對法國巴黎兩面的雙重詮釋。故事以嚮往法國巴黎的以色列退伍士兵約亞夫,剛來
到此地就被洗劫一空,被富裕的情侶檔作家艾米勒和樂手卡洛琳發現,此後情侶們就成了
約亞夫談話對象,艾米勒被這以色列大兵的人生故事勾引,卡洛琳也與約亞夫產生曖昧情
愫……
如果說敘述猶太人的電影常常脫離不了二戰那殘酷和暴虐的歷史的話,電影《出走巴黎》
算是重新對新一代年輕猶太人對於自我土地和宗教文化的詮釋,尤其是在得面臨戰爭、人
種、宗教衝突的以色列對比到以自由平等開放移民的法國,讓整部電影展現出憧憬和現實
之間還有各種關於法國社會與一個現代猶太人的矛盾自我問答題。
以曾是以色列軍人的主角約亞夫、有錢法國作家艾米勒、和性開放的樂手卡洛琳三人勾勒
出關於他們的法國。
《出走巴黎》有著導演過去一直有的過於晃動手持的鏡頭語言,和營造出粗糙感的畫面鏡
位,讓觀眾可以在電影中更容入劇情人物的視角。這種不親切的電影語言增添了這部電影
的寫實度。
大膽而自然的裸體鏡頭和時而寫實但有時又故意特寫矇矓的性慾畫面,更讓觀眾在角色激
情中看得情慾飄渺,讓人感受到這位以色列大兵的內心世界與對於巴黎的渴望和自我身心
的放逐,在現實和自己憧憬之間拉扯其中,讓人看見他心裡的崩解。
這是一部探討多元議題的電影,除了我們可以透過三位角色尤其是拋棄自己出聲的國家土
耳奇的約亞夫,來看見關於巴黎與法國的樣貌。其實這也說明著在怎麼自由民主,人對於
外來事物免不了會好奇與恐懼,甚至排斥。
只是不管是人常說的「政治正確」也好,或是種族主義也罷,表裡不一的表現和各種出現
在法國當地的恐怖攻擊和情侶看待約亞夫的心境,也許正好說明了法國人接受外來者的縮
影,好奇的羨慕起那不一樣的人生,好過呆版無趣的和平多金的日常。
在故事中也對於男主角約亞夫「出走」的心境和他是猶太人的身份有著很多樣的詮釋,像
是當他遇上當地和自己相同的猶太人時,對於自己身份的過份認同和急需渴望旁人對於自
我的興趣可說在主流電影中少見。
而在許多方面約亞夫因為在自己國家的傷害而產生不認同,近而想要到他夢想之地巴黎
,學習法語在當地工作生活,試圖成為一個法國人重新開始逃離原生的惡劣國度。卻也在
開始就被作家艾米勒回說:「世界上哪有那麼糟的國家,你總得挑一個。」
約亞夫有著年輕人的衝動和暴戾的性格,同時也有著初到外地的冒險和赤子之心,在他的
種種遭遇中可以看到其中,在電影中有一幕約亞夫接下了一份模特工作,卻要他做出羞恥
的動作和說出侮辱自我的話語,約亞夫很輕易的用法語在鏡頭前配合演出,但當掌鏡人要
他使用自己的母語時他卻羞愧的說不出來到最後惱羞成怒,對著鏡頭怒吼髒字。
語言是文化與根,從這裡就可以表達出約亞夫在自己想變成法國人和同時又生為以色列人
兩者的矛盾。
猶太教對於性與裸體有著很古老且老派的信仰規範,而《出走巴黎》卻在開始就用一位猶
太人三點全露的男體裸露,來對於這個較易與以色列男性文化的衝擊,同時也代表著年輕
一代猶太人在文化和現袋中的拔河。
同時那個自由的法國,讓人憧憬的浪漫與接受各種人其中的法國,可能並非太糟糕的國
家,而是一開始帶著過度憧憬踏上的國度,所隨即帶來的一吋吋失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