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7年籌製HBL《下半場》台灣運動電影技術升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9-08-25 22:31:45
7年籌製HBL《下半場》 台灣運動電影技術規模再提升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817insight001/
繼《逆光飛翔》後,導演張榮吉與監製陳寶旭再度合作新片《下半場》。該片以高中籃球
聯賽HBL為背景,從發想、田調、選角到拍攝製作長達7年,無論規模、技術都更上層樓。
為了描繪球場揮灑的汗水與淚水,《下半場》經半年的訓練、專家設計的籃球戰術、3個
多月的彩排與各環節配合,拍出動作片般的俐落節奏和張力,擴大台灣青春運動電影的格
局。
台灣HBL熱潮年年加溫,首部描述HBL盛況的籃球電影《下半場》也在最近推出。導演張榮
吉拍過不少運動紀錄片,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拍攝松山高中參加HBL,「這群高中籃球員
的賀爾蒙、腎上腺素讓你感覺到夢想憧憬,那時我就想,如果有機會拍運動類型電影,就
要拍高中籃球的青春熱血。」
當年張榮吉的籃球電影夢引起監製陳寶旭的共鳴,但兩人先合作《逆光飛翔》,並在2012
年以《24:應聲入網》(《下半場》的最初片名)企劃案入選金馬創投。之後張榮吉接連
拍攝《共犯》《夏天19歲的肖像》兩部電影,到2017年3月片名改為《下半場》,又獲上
海電影節創投「最具投資價值項目」,讓陳寶旭對此運動題材影片更具信心,張榮吉也開
始全心投入,不斷和編劇蔡坤霖討論劇本。
《下半場》不少靈感來自田野調查,故事也從原先球員的蛻變,改為親兄弟的球場較勁。
「因看到一篇『兄弟鬩牆、場上對決』的報導,標題給我很大的想像力,後來田調時發現
兄弟場上相遇不算特例,於是以兄弟為出發點,深入兩支隊伍,讓角色更能發揮。」張榮
吉笑說,片中處罰球員的方式之一是要求兩人牽手、一起行動,這都確有其事,也為電影
製造趣味。
得知影片將開拍,不少喜歡打籃球的演員毛遂自薦。但因是HBL,演員視覺年齡必須像高
中生,且片中有大量比賽場面,張榮吉堅持這批演員要有球技基礎,球場上才有魅力、自
信,因此展開為期4個月的全台海選。
除了廣發選角訊息,在北、中、南與東部舉辦海選活動:蒐集台灣幾十所學校體育系、體
保生的球員書面資料,選角人員更前往錄影側拍,最後從超過2,000人中挑選24位。獲選
者多是球員,只有4位是資歷尚淺的演員,包括飾演兄弟的范少勳與朱軒洋,但都有籃球
背景。
拍片前,張榮吉看了印度片《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摔跤場上動作非常扎實,沒太多花
俏取巧的鏡頭語言,只看到真實的場面感。我希望《下半場》可以在球場上和球員一起跑
動、感受他們的狀態,但這有相對的難度:第一是因為拍攝時很靠近球員,球員的狀態要
很好、動作要非常到位;第二是當球員跑得很快,工作人員必須跟得上,要很多技術條件
才能實現。」在張榮吉帶領下,各部門也同步往此目標前進。
選角確定後,隨即展開半年的球技與表演訓練。張榮吉解釋,「球技訓練還分球場上的角
色定位,前鋒、中鋒等各有不同。演員出身的范少勳、朱軒洋除了接受片中的後衛訓練,
還要做重量訓練、鍛鍊體態,符合真正球員的肢體線條。」
張榮吉強調,「我們把電影當成動作片,所以球場上的動作處理要花非常多時間,依照每
場比賽的方向與目標,轉化成不同的戰術。」在這個前提下,資深籃球教練賈凡有如動作
片裡的「動作指導」,針對電影情節安排各種球場動作,達到戲劇目的,設計出多達47套
戰術。
這些戰術分別運用在片中不同階段的比賽,並且在彩排前先把戰術化為棋盤式的平面動態
,讓演員照著走位。接著實際跑動,從中再調整。
「演員熟悉戰術、知道動作後,才能進而顧及情緒的表演。這時工作人員跟著加入排練,
攝影師也可以想應該卡在什麼位子、或跟著誰跑。」張榮吉透露,「經過3個多月排練,
到現場演員先走幾次,工作人員大概就可以拍了。頂多因不同球場的場地狀態有些出入,
會再修改,但都很清楚基本的走位。」
張榮吉深信,有完整的前置計畫,才能在現場精準執行。不過親自上陣,又有層出不窮的
難題。攝影指導陳大璞與負責操作B機攝影機三軸穩定器的白杰立,得注意球場球員跑動
;鏡頭要確實跟到焦距,得靠台灣「第一跟焦師」劉三郎;改裝球場要美術組、燈光組全
力配合。此外,收音師也頭一次知道,球員們的汗水竟造成收音麥克風大量耗損,和海水
一樣。
電影裡的籃球比賽進程,從街頭、學校的球場,規格愈來愈高,最後到高雄巨蛋。為做出
差異,拍攝片尾決賽15,000人的場館,劇組除動員6,000人次的臨演,也在後製階段以特
效營造滿場觀眾的氣勢。陳寶旭苦笑道:「影片預算從原本快6,000萬元,到現在8,000萬
元,超支就因為這裡。」全片特效鏡頭由125個增加到將近500個,有四百多個用在決賽這
場戲。球場觀眾、不同球隊的旗幟、計分的電視牆等,都得靠特效,但卻很寫實的展現。
張榮吉坦言,這次拍攝的方式對台灣電影而言也許奢侈,但效果很好。「人生有很多競賽
,完成電影《下半場》也是一種。如果青春是一場競賽,也許失落、徬徨、找不到方向,
當有下半場的機會,要怎樣贏回來、找回自己,這是我在這部電影想講的主題。」
作者: nightlight39 (乃賴)   2019-08-25 23:44:00
謝謝你,感動
作者: TruMadDeeply (Name)   2019-08-26 00:07:00
白癡電影!不過一堆屁孩聚在一起搶球亂丟
作者: nightlight39 (乃賴)   2019-08-26 00:59:00
罵的人都看過了?這部電影的哪個橋段,不符合真實HBL發生過的請跟我說。據我所知只有兩個無關緊要的細節,為了戲劇流暢做了調整,其他都有參考真實的HBL才寫進去
作者: souldrinking   2019-08-26 07:32:00
推文滿滿魯蛇味
作者: YuenYang5566   2019-08-27 00:45:00
對學怎麼抹髮膠有幫助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