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個名額分給五個重大類型,
其他如恐怖動作片,
(如Evil Dead II (鬼玩人, 1987)
浪漫動作片,
(如Mr. & Mrs. Smith (史密斯任務, 2005)
和宗教動作片,放不進來,抱歉啦.
(如Machine Gun Preacher (重裝教士, 2011)
還有超級英雄片,改天再專門討論.
後五個名額則頒給五個比較重要的風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Wa7a2fFid0
-
10. 動作喜劇片
沒提名的
Beverly Hills Cop (比佛利山超級警探, 1984)
Kiss Kiss Bang Bang (吻兩下打兩槍, 2005)
The Guard (看守員, 2011)
End of Watch (火線赤子情, 2012)
Shaun of the Dead (活人甡吃, 2004)
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 (歪小子史考特, 2010)
Baby Driver (玩命再劫, 2017)
Project A (A計劃, 港, 1983)
Rush Hour 2 (尖峰時刻2, 2001)
有提名的
Sherlock Jr. (福爾摩斯二世, 1924)
21 Jump Street (龍虎少年隊, 2012)
Starship Troopers (星艦戰將, 1997)
Attack the Block (異星大作戰, 2011)
Men in Black (MIB星際戰警, 1997)
Tropic Thunder (開麥拉驚魂, 2008)
The Good, the Bad, the Weird (神偷,獵人,斷指客, 韓, 2008)
Why Don't You Play in Hell? (地獄開麥拉, 日, 2013)
警匪喜劇也是其中受歡迎的類型
Lethal Weapon 2 (致命武器2, 1989)
Bad Boys (絕地戰警, 1995)
48 Hrs. (48小時, 1982)
The Nice Guys (假會徵信社, 2016)
我們很愛史帝芬周的風格,
尤其是Kung Fu Hustle (功夫, 港, 2004)
與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西遊.降魔篇, 中, 2013);
或艾德格萊特,我們最愛Hot Fuzz (終棘警探, 2007);
或是成龍比較不嚴肅的作品.
最後讓我們掙扎的這三個類別中,
我們選擇Drunken Master II (醉拳II, 港, 1994).
我們幾年前把最終決戰列入最佳打戲第二名,
但幾乎所有動作戲都有獨特之處.
跟其他動作喜劇比,本片的動作戲遠比其他多,
不至於為了刺激犧牲笑點,也不為了搞笑犧牲武打,
也不會尷尬地切換於兩者之間,
主要是因為只有成龍才有辦法邊打邊搞笑.
戰力普普的主角喝愈多酒,能力就強得愈誇張,
打戲愈來愈浮誇的結果,就是讓觀眾們大笑不止.
-
9. 科幻動作片
沒提名的
Independence Day (ID4星際終結者, 1996)
District 9 (第九禁區, 2009)
後半段才會提名的[機器戰警]
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猩球崛起:終極決戰, 2017)
有提名的
Snowpiercer (末日列車, 2013)
Escape from New York (紐約大逃亡, 1981)
Edge of Tomorrow (明日邊界, 2014)
Inception (全面啟動, 2010)
Minority Report (關鍵報告, 2002)
Upgrade (人類升級, 2018)
Alita: Battle Angel (艾莉塔:戰鬥天使, 2019)只靠打戲就可以被提名了,
但跟上個獎項一樣,我們最後糾結的三個,
是Aliens (異形2, 1986),
The Matrix (駭客任務, 1999),
和最終贏家,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魔鬼終結者2, 1991).
若說科幻動作片的重點是以新奇科技帶動想像力,
這部可說是相當成功.
以時空穿越開頭,以機械對打機械為主體,
再以機械照顧人類的性情作終.
和已經很棒的The Terminator (魔鬼終結者, 1984)相比,
這續集的動作戲大大升級,阿諾的性格也有更多發揮,
難度大大提升的最終Boss,
再加上實體特效配合革命性電腦動畫的1990年代,
就合成了一部令人一再重看都不會膩的佳作.
-
8. 戰爭動作片
動作戲不夠的
The Thin Red Line (紅色警戒, 1998) 未提名
Apocalypse Now (現代啟示錄, 1979)
The Deer Hunter (越戰獵鹿人, 1978)
Paisan (老鄉, 義大利, 1946)
動作多一些的
Battle of Britain (大不列顛之戰, 1969)
Platoon (前進高棉, 1986)
Lone Survivor (紅翼行動, 2013)
Cross of Iron (鐵十字勳章, 1977)
半部動作片的
Zero Dark Thirty (00:30凌晨密令, 2012)
The Hurt Locker (危機倒數, 2008)
Saving Private Ryan (搶救雷恩大兵, 1998)
設於不同時代而能有更多動作的
Braveheart (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 1995)
300 (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 2006)
Ran (亂, 日, 1985)
但真正全片都是動作片的戰爭電影,
我們只記得Black Hawk down (黑鷹計劃, 2001),
除了簡短的幾句對話戲以外,等於連續兩小時的衝突.
從直昇機與指揮官的角度看調度,從每個小隊的角度看計策,
然後再從每個個人的角度,感受傷痕與射擊的刺激.
全片極少在任何時刻忽略三個中的任何一項,
造就一路緊張到底的熱血大戰.
-
7. 冒險動作片
沒提名的
Apocalypto (阿波卡獵逃, 2006)
Hardcore Henry (超狂亨利, 2015)
有提名的
The Mummy (神鬼傳奇, 1999)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 (神鬼奇航:鬼盜船魔咒,
2003)
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俠盜羅賓漢, 1938)
The Great Escape (第三集中營, 1963)
North by Northwest (北西北, 1959)
Star Wars (星際大戰, 1977)
Jurassic Park (侏羅紀公園, 1993)
The Fugitive (絕命追殺令, 1993)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法櫃奇兵, 1981)
但我們覺得最刺激的是Mad Max: Fury Road (瘋狂麥斯:憤怒道, 2015).
不靠劇本而是故事板來打造,
把尖端的電腦動畫混入實際的特技表演中,
還利用背景,簡短對話與角色設定,
打造出遠超過片長的整個世界觀與細節.
最猛的是導演喬治米勒的[喬眼術]:
剪接之間把兩個鏡頭的聚焦放在一起,
用該鏡頭的物體移動轉移聚焦,
然後重複,忽左忽右的韻律就出來了;
搭配極端的角色關係,車體與服裝設計讓人不願眨眼,
讓片中發生的一萬個細節,沒有一個會被觀眾漏掉.
-
6. 史詩動作片
僅提名的
Alexander Nevsky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俄, 1938)
The Sea Hawk (海鷹, 1940)
Ben- Hur (賓漢, 1959)
Lawrence of Arabia (阿拉伯的勞倫斯, 1963)
The Lord of the Rings (魔戒三部曲, 2001~2003)
Gladiator (神鬼戰士, 2000)
我們偏愛印度幫派電影Gangs of Wasseypur (瓦塞浦黑幫, 2012),
及四小時長,大規格的Love Exposure (愛之剝脫, 日, 2008).
然而,贏家當然是Seven Samurai (七武士, 日, 1954).
混合了喜劇,戲劇,浪漫,動作,冒險,感染力,悲傷橋段,
召集隊員,內部規劃,全村訓練,
還有那浸在雨中的高潮決戰:
在視覺效果不完善的年代,只靠著暨簡便又清晰的拍攝手法,
不知何故仍抓住了所有觀眾,(前半部的)第一名當之無愧.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31sQKJjR_k
5. 1980 + 1990 黃金年代的好萊塢
特點:
主角肌肉愈來愈大,從螢幕外就聞得到汗味
武器也愈來愈大,子彈用不完
未提名的
Lethal Weapon (致命武器, 1987)
Armageddon (世界末日, 1998)
Lone Wolf McQuade (獨行俠野狼, 1983)
Rocky III (洛基3, 1982)
Cobra (眼鏡蛇, 1986)
Cliffhanger (巔峰戰士, 1993)
Conan the Barbarian (王者之劍, 1982)
Commando (魔鬼司令, 1985)
Bloodsport (拳霸天下, 1988)
Speed (捍衛戰警, 1994)
提名的
Robocop (機器戰警, 1987)
True Lies (魔鬼大帝:真實謊言, 1994)
Total Recall (魔鬼總動員, 1990)
Tango & Cash (探戈與金錢, 1989)
Con Air (空中監獄, 1997)
Point Break (驚爆點, 1991)
Big Trouble in Little China (妖魔大鬧唐人街, 1986)
Predator (終極戰士, 1987)
First Blood (第一滴血, 1982)
They Live (X光人, 1988)
Top Gun (捍衛戰士, 1986)
The Running Man (魔鬼阿諾, 1987)
Demolition Man (超級戰警, 1993)
The Rock (絕地任務, 1996)
但若一定要選一部,
我們會選Die Hard (終極警探, 1988).
平衡較嚴肅與較輕鬆的橋段,
打戲瘋狂又不至於讓觀眾不能接受,
主角看似十分能幹卻有其脆弱的一面,
還有反派的精采演出與更精采的搶劫計畫,
讓這部片成為劇本最縝密的動作電影之一,
任何細節後來都有其用途.
-
4. 1980 + 1990年代的香港
1960年代末的香港新浪潮之後,
1970年代邵氏兄弟與李小龍的功夫片震撼全球,
開啟後來融合槍枝與功夫的黃金時期.
未提名的
The 36th Chamber of Shaolin (少林三十六房, 1978)
Five Deadly Venoms (五毒, 1978)
Enter the Dragon (龍爭虎鬥, 1973)
Full Contact (俠盜高飛, 1992)
Fist of Legend (精武英雄, 1994)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II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1992)
有提名的
Police Story (警察故事, 1985)
Police Story 3: Super Cop (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 1992)
City on Fire (龍虎風雲, 1987)
Tiger Cage (特警屠龍, 1988)
A Hero Never Dies (真心英雄, 1998)
但冠軍當然還是吳宇森.
A Better Tomorrow (英雄本色, 1986)
Just Heroes (義膽群英, 1989)
The Killer (喋血雙雄, 1989)
Bullet in the Head (喋血街頭, 1990)
而我們心中他的最佳作品,
是Hard Boiled (鎗神, 1992).
一開始的茶室槍戰與最後的醫院槍戰,
已經是兩個最香港,最吳宇森的橋段,
但兩者中間也充滿導演的特有標籤:
酗酒,愛爵士樂,各有心事的警察們,
背對著滿天飛的鴿子,兩手各持一把槍,
噴飛數萬發子彈後,才進行近距離搏鬥.
再加上簡單的[兩個警察打壞人]劇情,
讓觀眾忍不住想陪主角Tequila喝Tequila.
-
3. 瘋狂風格
特點:
把前面第五名提過的好萊塢風格再加強
劇情與動作戲更幽默更瘋狂
英雄愈來愈無敵,碰到的障礙也愈來愈誇張
注重電腦動畫或者接近自殺的實體特技
魔鬼總動員(二度提名)
和Desperado (英雄不流淚, 1995)可說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但也並非每一部都是瞎扯到令觀眾翻白眼.
未提名的
Bad Boys II (絕地戰警2, 2003)
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的任務系列, 1996~2018)
Rambo (第一滴血4, 2008)
Live Free or Die Hard (終極警探4.0, 2007)
Swordfish (劍魚, 2001)
Planet Terror (異星戰場, 2007)
有提名的
Fast and Furious (玩命關頭5以後, 2011~2019)
Crank (快克殺手, 2006)
John Wick (捍衛任務系列, 2014~2019)
Face/ off (變臉, 1997)
Sin City (萬惡城市, 2005)
甚至出現一些嘲笑過去的諧仿動作喜劇,
如前兩部The Expendables (浴血任務, 2010~2012)
與Shoot 'Em up (史密斯先生, 2007).
但只有一位導演能夠同時取笑,致敬,抄襲,又加以演化過去的經典,
他是昆汀塔倫提諾,而他最多動作戲的電影,
當然是Kill Bill (追殺比爾上下集, 2003~2004).
同時融合剝削電影,功夫片,武士片,
義大利西部片,動畫片與復仇電影,
從一對88的血腥對決,武士刀對中世紀槌矛,
接近瞎演的訓練橋段,以及數次拔人眼珠,
來塑造太平洋東邊最帥氣的女打仔.
-
2. 寫實風格
一位過度瘋狂的一些反例,
如X- Men Origins: Wolverine (X戰警:金鋼狼, 2009),
與The Chronicles of Riddick (超世紀戰警, 2004),
出現了完全相反的風格.
特點:
從小規模的動作場景顯出與觀眾的親密
鏡頭改用手持以讓觀眾自我投入
主角不再無敵,甚至有些充滿缺陷
傷口和劇情走向顯得比較大風險
拿掉巴祖卡與戰鬥機,刀子成為最危險的物品
未提名的
A Prophet (大獄言家, 法, 2009)
Starred up (超危險人物, 2013)
Blue Ruin (藍色是最該死的顏色, 2013)
有提名的
The Bourne Trilogy (神鬼認證三部曲, 2002~2007)被視為開宗之祖
Drive (落日車神, 2011)
Eastern Promises (黑幕謎情, 2007)
Taken (即刻救援, 2008)
Hanna (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 2011)
Elite Squad (精銳部隊系列, 巴西, 2007~2010)
Collateral (落日殺神, 2004)
Atomic Blonde (極凍之城, 2017)
The Man from Nowhere (大叔, 南韓, 2010)
甚至當年以道具與特技著稱的007系列
(如GoldenEye (黃金眼, 1995)
和Goldfinger (金手指, 1964),
也跟上這股潮流,如Casino Royale (皇家夜總會, 2006)
但我們最喜愛的其實遠比這些還要舊,
是Heat (烈火悍將, 1995),
因為該片動作戲偏少,品質卻高得嚇人.
近年的00:30凌晨密令(二度提名)
與Sicario (怒火邊界, 2015)勉強可以趕上,
但說到寫實的槍戰,沒有人能贏過麥可曼恩.
直接請到軍人來編排槍戰並訓練演員,
再把卡通式的步槍聲改成現場錄音的刺耳爆破,
還有勞勃狄尼諾,艾爾帕奇諾等演員的精采演技,
使片中每場動作戲都像是紀錄片一般真實.
-
1. 暴力風格 (以上兩者的平衡點)
特點:
把血漿的量訂做在[我快吐了]與[燦爛花火]之間
有時改用骨頭折斷的聲音呈現打輸一方的痛苦
未提名的
The Wild Bunch (日落黃沙, 1969)
Tokyo Gore Police (東京殘酷警察, 日, 2008)
有提名的
Oldboy (原罪犯, 南韓, 2003)
Brawl in Cell Block 99 (99號牢房內的賽局, 2017)
A Prayer before Dawn (煉獄信使, 2017)
Bone Tomahawk (戰斧骨, 2015)
Green Room (納粹龐克, 2015)
Ichi the Killer (殺手阿一, 日, 2001)
13 Assassins (13人刺客:殊死血戰, 日, 2010)
Super (犀利人夫, 2010)
這類風格可以往前追到兩種不同地方.
首先是日本新浪潮後出現較黑暗的武士片,
最早可追溯到The Sword of Doom (大菩薩嶺, 1966),
最後由禁片Battle Royale (大逃殺, 2000)讓國際看見.
第二種則是東南亞出現,
為與不大流血的中國功夫片抗衡,而愈來愈殘忍的武術片.
Ong- Bak: Muay Thai Warrior (拳霸, 泰, 2003)將此類電影引起國際注意,
The Night Comes for Us (黑夜降臨, 印尼, 2018)則是Netflix出版的最新血戰.
但認真的,說到印尼,我們怎麼可能漏掉
The Raid (全面突襲, 印尼, 2011)?
導演Gareth Evans與印尼的班卡西拉武術團兼打戲編排師,
既讓近兩個小時不間斷的動作戲不至於無聊,
又總能研發新的方式讓觀眾感覺到痛.
無論你喜不喜歡這類血腥到近乎恐怖片的動作戲,
你必須尊重這些終極鬥士,以極低預算打造的紅色娛樂.
如果我們有漏掉哪部你喜愛的電影,歡迎在推文與大家推薦
當然我有注意到,似乎榜單上只要有兩三場對峙戲就算動作片了
所以一些你不認為是動作片的...別噓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