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看完返校後,雖然眼眶有微微泛淚,但倒也沒多大情緒起伏。
以遊戲玩家來說,的確是有看到導演為還原遊戲做的努力,但適用於恐怖解謎遊戲這個載
體的表現手法,感覺不一定適合用在電影上。
這部分其實不少人提過,就是場景和劇情切得太過零碎,而且切換的不只時空,還有方芮
欣、魏仲庭各別的視角,這讓情緒相當難以醞釀。
常常情緒要滿了,鏡頭卻又切到另外一個人發生的事情上,更微妙的是,如果兩方堆疊的
情緒相似還好說,但方和魏給我的感覺太過不同,兩邊的情緒沒辦法共鳴。雖然魏的部分
因為有阿聖的關係,讓魏也微妙地處在「抓耙子」、「告密者」上,但和方芮欣還是有本
質上的差異。
我不覺得這樣的加筆是糟糕的,反而我非常欣賞導演想到在魏仲庭身上下功夫,但我也希
望他能給觀眾更多醞釀情緒的時間。
恐怖解謎遊戲的故事經常被切成碎片,待玩家去發現沒錯,但導演不知是太過執著還原,
還是沒有考慮到:
之所以玩家玩這類遊戲時,可以找出完整的劇情脈絡,以及完整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是
因為玩家一直在「扮演」某個角色,那個角色找到的線索就是玩家找到的線索,那個角色
的遭遇就是玩家的遭遇,但電影我們完全是在旁觀方芮欣和魏仲庭兩人遇到的事。
結果變成整場電影我真正能感受文本中情緒的時間,只剩下最後結尾的部分,年老的魏仲
庭慢步在校園內,最後將張老師的信交給方芮欣。
這裡不得不提女主角的演技,她在看完信後的表情變化讓人很容易忍不住眼淚。
還有一個我比較失望的地方是,為何不把方芮欣擲杯問事的部分加進去呢?
我走出電影院時就一直這樣想:既然不斷強調方媽媽「和觀音問事」的部分,那方芮欣呢?
遊戲中方芮欣擲杯這段,是情緒的地雷,它暗藏了方芮欣的迷惘不安,而這份不安讓方成
為告密者這件事變得不那麼讓人意外,我個人私心如果中間有放這段,方在目睹張老師被
槍斃時我的情緒應該就會被引爆。
方父的外遇、家暴到家庭問題,電影中壓縮成一小段,讓我沒辦法像玩遊戲時一樣,去相
信方告密導致讀書會被抄,是真的「無心之過造成的巨大災害」。
如果說玩遊戲時我對方芮欣:白色恐怖的懼怕程度是5:95,電影就變成了40:60,我很難
完整體會到「隨便一件小事國家都可能把你殺掉」,這樣能夠撼動靈魂的巨大恐懼。
就算沒有擲杯,也希望導演能找個方式來讓這部分被更好地呈現。
但不少人不喜的鬼差設計我反而很愛。
雖說鬼差設計成電影版的模樣,少了點遊戲擁有的台灣民俗文化韻味,也沒辦法當成暗示
方已故去的符號,但電影版鬼差的「鏡子臉」也相當耐人尋味。
鏡子在很多作品中都設計成會映照「真實」,電影內方和魏共同行動時,方也曾在鏡子內
看到被她遺忘的「真實」片段;讀書會的吳同學在被抓後,鏡子中映出的也是他當下真正
的樣子(被蓋布袋打死)。
吳同學當然是不想死(「魏仲庭,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所以他百般掙扎,最後
下場還是和工友伯伯一樣(但叫魏逃跑這點很好);方芮欣在最後大逃殺之前,因為她選
擇面對而不是懼怕,因此不會受到鏡子的影響。
那個時間的方不需要鏡子來提示她。她曾經忘記、害怕想起來,可她終究選擇去面對。
這也是我給普雷的原因。
儘管返校對我來說有著相當多的缺憾,可能100分的情緒、思考它只帶給我70分,但終究
它還是把它想告訴我的東西傳達到了。
總要有個人活著,總要有個人記得,再害怕,也總得想起來。
致自由。
補充一下,不知道是統領威秀的問題還是他們音效真的很刺耳,我看到後來一直很想打負責
配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