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特映被編輯問到要不要寫<小丑>的長篇評稿,馬上一口答應,但因為實在太激動
了,還是想先隨便抒發一下,供想看電影的人參考。
小丑是今年到目前為止看到最大的驚喜。威尼斯影展這個金獅子給得勇氣十足但也不愧對
獎項名聲。羅根敲響了類型電影轉型的號角,小丑則足以做為下一階段漫畫電影變種的基
石。導演Todd Phillips和演員Joaquin Phoenix合作的成果,事實上填補了美國川普時
代的政治氛圍在影像世界中的一塊空白,足以和Jordan Peele的<逃出絕命鎮>及<我們>成
為黑白雙璧。
要說看完<小丑>最大的第一感受是什麼,就是那股鋪天蓋地洶湧而出的憤怒和虛無感,簡
直像是要燒穿銀幕鼓吹觀眾革命一樣。華卓斯基姊妹當年曾經假無政府主義之名、新自由
主義之實寫了一個完全玷汙Alan Moore的V怪客(V for Vendetta)漫畫的電影劇本,今年的
小丑才真正捕捉到了Moore在漫畫中想要支持的無政府主義精神。但不同於Moore的論理和
思考,Todd Phillips選擇了一種強調沉浸感和情緒的方式去佐證電影的結論。這個劇本
看似稀鬆平常,但Phillips對攝影機和Phoenix的信任,讓<小丑>儘管只是一步步堆疊日
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悲劇,還是能達到了一種罕見的真誠和精彩的矛盾:小丑在電影中的
種種行為的確悖德、無理、有害社會,但在電影給出的氣氛和絕境中,觀眾的心也像那逐
漸被無人清掃的垃圾堆滿的高譚市,被逼到了只能直面上下社會間階級那不理性的斷層的
程度。
仇富又怎麼樣?反智又怎麼樣?是,<小丑>透過一個悲慘且虛無的故事告訴你,當你在
系統之內跟垃圾一樣時,仇富跟反智還真的不會怎麼樣,而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結果。當
Phoenix飾演的小丑最後在暴動的群眾與沖天烈火前狂舞不休時,你會有一種想要隨之起
舞的衝動,一股你即使要與社會禮俗對抗也想擁抱的強大生命能量。
會不會喜歡這部電影,顯然已經根本不是它的創作者在乎的問題了。美國影藝學會年底一
定會為了它吵翻天。<小丑>的意識形態明確,訴求鮮明,而且絕對的情緒化,但這部電影
的存在,彷彿就是在昭告它非常清楚這點,而它用它的存在告訴你它不在乎。
(一向保守的華納到底是吃了什麼藥放行這部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