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雷] 狙擊獵殺:救援行動 L'intervention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9-10-31 17:05:04
本週法國史實軍事片《狙擊獵殺:救援行動》,談法國成軍四十餘年的反恐部隊「國家憲兵特勤隊」GIGN (Groupe d'intervention de la gendarmerie nationale) 早期一鳴驚人的反恐行動。我沒抱什麼期望卻帶著好奇去看,沒想到看完之後皺著眉頭走出來,覺得此片好像在各層面的製作環節上都挺優秀,但又覺得此片令人如芒刺在背感到不妥。我覺得不妥在哪呢?可能要先來對這種片型的近年片單稍稍回顧一下比較其異同了。
一小群軍人深入敵境身陷重圍而且還基於史實的西方軍事片,歷年其實還不少,本世紀初人人印象最深刻的應是雷利史考特《黑鷹計劃》,2012年凱薩琳畢格羅有《00:30 凌晨密令》,2016年麥可貝有《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同年梅爾吉伯伯有《鋼鐵英雄》、李安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2017年有西班牙片《英勇勳章》,2018年克里斯漢斯沃有《12猛漢》,2019年還有澳洲片《108 悍將》... 這還只是我看過的,沒看過的恐怕還有很多!
這些電影共同點是:1.主角群都是西方軍隊,2.敵人都是異國異族,3.主角群都遠征踏上異國土地,4.主角群都以寡擊眾打靶打不完,5.主角群都身陷絕境但親愛精誠,6.敵人都面貌模糊但電影都給了一點平衡報導。說穿了,這些基於史實的西方軍事英雄電影,都無可避免地會碰觸到「殖民」問題,可能是傳統意義上的老英法殖民、可能是後殖民時代的維和部隊、可能是美帝起源的二戰也可能是美帝今日的中東侵略、總之總有西方先進軍隊對異國的「侵門踏戶」之倫理道德問題。這些電影打異國異族的靶打很爽時,其敘事的正當性要能夠成立,是必須要從其他地方補足的。
http://picpusdan4.free.fr/L/l'intervention.jpg
黑歷史電影,正當性何來?
可補足之處,其一在於主角群莫名其妙身陷重圍的不得不為,是為了兄弟的親愛精誠,在戰場上只有你我可以依靠,什麼國家民族的大政治我都不管了,一齊攜手殺出血路一個不能少,是每一個隊長與隊員至高無上不容質疑的美德。這美德在《黑鷹計劃》、《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2猛漢》、《英勇勳章》都有,他們本來都不計畫正面衝突,卻莫名其妙身陷重圍,或是為了要保護一小群衝突中將被犧牲的無辜者,這激烈一戰消極來說往往是不得不然、積極來說則是兄弟們的生死存亡,其拍成電影傳頌世人的罪惡性降低了、正當性提升了。
可補足之處,其二在於對未知反派的體恤處理,他們可與主角們同為戰陣士兵有默契,甚至彼此尊敬惺惺相惜,就算西方視角下很難與他們有近距互動也沒關係。國家衝突也許不正義、死傷也許不可免,但士兵必須對無奈的敵人心懷同理與敬意。
譬如《英勇勳章》花了很大篇幅在拍攝那支奉命鎮守一下就要撤退的西班牙小隊、如何看見每一個阿富汗路過民人以最高標準審視保護,即使那真是敵軍斥候彼此也以最高標準保持對峙不發生衝突;還有麥可貝的《班加西》,雖然衝突很大打靶打很爽,但有遠距描繪利比亞人的憤懣、更有透過瞄準鏡描繪敵人的恐懼忐忑、最後衝突結束更有拍無數利比亞妻小認屍的無語問天。更別說,《比利林恩》水管裡那張近距流血的垂死臉龐、還有《鋼鐵英雄》甬道裡那末日瘋狂的日軍。
可補足之處,其三在於對國家殖民的質疑與批判,要有意識地發掘主角國家的罪行、發掘異地國家人民的苦衷。他們當反派站在主角群的對立面殺個你死我活,並非因為他們一味地喜歡殺人喜歡虐待人,而是他們也有其理念而選擇了這條道路。直言的,我們記得《黑鷹計劃》一位反抗軍領袖與被俘美軍暢談國家理念與帝國主義,或是也不用直白談,譬如《00:30 凌晨密令》有拍美軍虐囚之惡、也有拍賓拉登一家妻小的驚恐,正如《比利林恩》很強調的那一眼與被抓上校兒子之對望,都讓西方殖民大軍之惡高調地盡在不言中。
https://imgur.com/WDbLHd4
西部英雄,取代國族政治
談回本片《狙擊獵殺:救援行動》,它基於史實事件,但片尾字幕也說了它將人事細節做一定程度的改編,如對照一下史實細節就知也是改得很大,別說任務九人改成了五人、加入了一位英勇殺敵的美國女老師、連 GIGN 的成立時間都改了:這場救援並非 GIGN 成立前一戰成名的出道作,其實 GIGN 早就成立也出過任務,這次也是照例動員過來。更有趣的是,GIGN這群低調的特別行動部隊也是組織紀律嚴明的,並非如本片這樣臨時編組趴趴走、不是如本片這樣痺睨其他部隊甚至拳頭打架踩他們,而是不是如本片一個個襯衫鬍子太陽眼鏡宛如當年最潮的法國嬉皮?那就不知。
我們很快看出來,此片與其說根據史實謙遜致敬,不如說移花接木高調造神。這已經不是平凡外表下各有故事的一群小隊成員之故事,而是宛如《豪勇七蛟龍》的「法國五蛟龍」之痞帥玩酷英雄的故事!而配上他們法國最後一個殖民地 Djibouti 的滾滾黃沙,根本就是一部牛仔賣帥的法國西部片!而美國西部片必備的凶神惡煞搶資源、孤兒寡母受欺凌、地方警長沒法度、浪子英雄顯神威等基本元素與格局,竟然分毫不差地轉化再現於這部法國西部片中!
電影其實從一開始的幾個小細節,就不忘記高調展現「咱們法國西部英雄」甚至「不輸美國西部英雄」的豪氣。首先,男主角隊長 Andre在醫院陪女兒,看的就是一本法國西部漫畫,彷彿漫畫中的西部牛仔英雄、其實近在眼前就是我那孩子氣長不大的老爸;然後孩子氣「長不大」在隊員之間成為互虧抬槓的玩笑話,其中最長不大的媽寶還很喜歡像美國牛仔一般的皮製槍套;然後馬上加入了個美國成員真有帶個正港皮製槍套,他還被暱稱「那個美國牛仔」,而且這美國牛仔是要來見識法國部隊並從嘖嘖稱奇到五體投地的!
小隊集結完成後,我們看見許多法國片少見的耍帥鏡頭,譬如在機場與在吉普車上的插科打諢抬槓鏡頭給每個人耍酷耍寶一回合、機庫的慢動作遠鏡頭堂而皇之地放起西部片配樂搭配嬉皮士兵的打屁笑語、來到基地後多次給五人一排走來眾人側目的慢動作入場、還多次特寫他們的香菸太陽眼鏡與皮靴... 然後在初次踏勘的任務前夜,給了一段分割畫面的音樂錄影帶拍攝槍枝彈夾設備服裝等後勤,呈現一群狙擊英雄有多萬全準備訓練精良一絲不苟,而且就算沙漠天氣酷熱「有問題的不會是裝備,只會是人」。
https://pixhost.icu/avaxhome/ea/92/006892ea.jpg
英雌耍狠,取代人性文化
此片作為英雄耍帥片遠高於軍政衝突歷史片,它不要談 Djibouti 的獨立建國、索馬利亞的擴張計畫、或是法國的殖民與解殖,當這些問題擺在眼前如房間裡的大象時,本片選擇轉移焦點到兩邊:一邊是向下聚焦個別角色的個人英雄主義、另一邊是上綱美蘇冷戰的國際情勢大絕,反正本片這位美國牛仔都說了「官方說來我並不存在於此」、而反正當年索馬利亞情報機關也有華沙公約組織專家輔導仿照 KGB成立,那這次行動背後真的有個紅帽子 KGB指揮官與美國觀察員在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嗎?反正沒證據不可考,就算可考那反正本片是改編史實的,觀眾不要太計較 XD 。
依照史實,這輛巴士有 31 位學童但電影減為 21 位,這點更動應該沒人會在意;依照史實,那位司機跟著學童們留到了最後一起被救出,電影卻讓司機膽小落跑了。這些小事也罷了,但依照史實,法軍無人死亡只有一位在運補中受傷及一位在駁火中重傷,電影卻讓綁票犯冷血槍斃一位;而依照史實,是有一位社工自願上車照料孩童,只是電影把她換成了全片星度最高的龐德女郎 Olga Kurylenko ,而且不但讓她處變不驚與壞蛋針鋒相對、讓她裡應外合當女間諜、甚至讓她臨陣拿槍也斃掉一兩個衝鋒壞蛋!
http://fr.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1/25/13/48/1374550.jpg
這一部僅有法國方視角、無法一窺索馬利亞與 Djibouti 獨立運動之堂奧、而只能限制在國界前線現場的電影,若還有任何誠意能為國際政治與文化衝突加上一點點討論或刻畫,大概潛力就集中在巴士的恐怖份子與女老師這對之間了。但很糟糕的是,這兩人儘管動機都明確卻流於簡單樣板,一個就是「我們國家的孩子要有獨立自由的國家」然後具體內容與恩怨情仇不多討論、另一個則是「我不關心法國只關心不分膚色的所有孩子」,這句話誰都說得出,但事實如何不重要,本片也完全沒要找點機會做點空間給所謂「其他膚色的孩子」一丁點聲音與關注。
女老師與恐怖份子首領在本片的相會,不談人性與文化、不關切對方訴求只關切自己價值與利益,當然這也可能就是史實、甚至史實可能更平凡無聊?總之本片把這舞台可以激起一點文化與人性對話的機會浪費掉、根本沒要談的意思。反而,女老師與恐怖份子對戲更像諜報片針鋒相對、或動作片吐壞人口水硬氣耍狠,讓女老師目光如火頻放狠話、恐怖份子首領也宛如貓捉老鼠見獵心喜,頻頻嗜血放話「我乾脆一槍殺了方便點」彷彿舌頭都在品嚐權力的美味,其他恐怖分子小弟更糟糕,動不動就演割喉威脅小朋友、惡形惡狀嚇壞小朋友、還動不動建議「乾脆直接殺了」。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1/25/13/48/1288749.jpg
法國之惡,止於自家人民
尤其最狠的一段「怎不直接殺了她?」「我慢慢玩她,要殺前先交給你爽。」竟然緊接在全片唯一接近人性的一段「我愛我們國家的孩子、希望他們有天能自由」之後,而且還用他們以為女老師聽不懂但其實全都懂的索馬利亞語來偷偷說。這兩段台詞設計,直指這群 Djibouti 獨立份子口中仁義道德、實則嗜血嗜殺還虎視眈眈要強姦女人。我真好奇,編劇斗膽寫出這種抹黑人家獨立份子的劇情,是根據什麼史實?如果真有這邪惡史實,那針對這反抗法國殖民帝國的 Djibouti 獨立運動,編劇不另外找個角色平衡報導嗎?就讓這唯一的惡形惡狀的魔鬼來代言獨立運動嗎?
也許,法國殖民非洲這件國家歷史罪行,至今仍是許多法國人不願多談的黑暗、也是本片不願提及的房間裡大象吧?電影不想把法國殖民這事認真談,只想雲淡風輕節選不痛不癢的表象來談。片頭事件發生前,兩個鏡頭分別跟著老師進學校準備、跟著校車接學生,宛如日復一日歌舞昇平的 Djibouti 早晨,這裡車窗外的日常街景,刻意地安排了許多白人婦女與當地婦女話家常、白人男子與當地男子談生意、以及白人女老師主角與當地校工用當地語言寒暄問候,整個是異文化族群水乳交融的烏托邦... 就要觀眾為接下來的校車狹持驚呼:是什麼樣的壞人要來破壞這美好呢?
此片只拍這法國白人小學的社區景觀,其他 Djibouti 人生活百態一點也不碰,彷彿法國殖民對這國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似地。法國這國家好不好呢?當然不好,只是在本片敘事策略下,這不好不是在於法蘭西殖民帝國佔領了異國征服了異族剝削了異地,而是在於法國政府顢頇保守只想著政客官僚save their ass、卻對前線肉票與士兵生命安危遭受的極大風險置若罔聞。看本片巴黎女高官只努力保住法國顏面、第一線將軍把肉票當成數字來算計、等槍林彈雨後將軍仍按兵不動一直打電話與上級互推責任... 這仍是個萬惡法國!只是不是對異國異族惡、而是對自己人民惡。
https://s5.mihanvideo.com/video_thumbs/jZHtZDW2MNYwKlgRPkFj.jpg
打靶黑鬼,極右嗜血電玩
電影這「法國英雄正直勇敢、美國牛仔肅然起敬、法國政府對不起人民、法國殖民沒啥不好、獨立運動都是壞蛋」的基本立場奠定後,就是全片最爽快卻也最嗜血的一段:行動開始,五個壞蛋伏法後,蘇聯 KGB指揮的索馬利亞大軍如殭屍般衝來!法國英雄神乎其技槍槍爆頭全軍破敵!這簡直像是法國極右白人開發一款射擊電玩、給平常不准在公共場合欺負黑人的極右玩家爆黑人頭爆到爽 XD 這種橋段很令人憂心,它像個照妖鏡馬上照出觀影者的真面目,你會發現有人越看越爽目不轉睛舌頭都伸了出來、也會發現有人不可思議在21世紀竟有人還敢這樣拍種族剝削的血腥暴力。
看到這樣極端的白人屠殺黑人之暴力,就不得不回頭想想近年那些孤軍突圍的史實軍事電影了:他們也曾經這樣空降異國打靶異族的無臉士兵,難道它們就沒有問題嗎?難道這些不就是戰陣現實嗎?對,這是戰陣現實,甚至這些西方軍事片的西方小隊空降異國本身就已是西方國家的黑暗現實,要衛道得基本教義一點的話這些片都禁掉算了 XD 但,如本文前段短暫回顧過的那些舊片們,它們儘管故事背景就有極大的黑暗爭議,但它們都在那黑暗背景下找到了人性發揮與文化對話的空間,用這些黑暗下的希望曙光替那些基本格局黑暗的故事補足了拍成電影傳頌世人的正當性。
而很遺憾地,我覺得本片並沒做任何正當性,反而拍成一部帥氣英雄神乎其技大殺黑鬼的嗜血爽片。然後還不忘撂幾句口惠不實的口號打預防針:譬如「我關心不分膚色的所有孩子」,結果整片明明就只關注白人的一切而醜化黑人的一切;譬如「我們來這裡是來救人、而不是來當英雄的」,結果整片明明就以各種西部片英雄宛如「豪勇五蛟龍」的規格拍他們的英雄身影帥到出水;譬如片尾對將軍聲嘶力竭「你稱這行動為成功?怎麼對得起死去女童與大量陣亡的敵軍?」結果整片明明就在殺敵人殺個爽、女童沒死前他們也都還在笑呵呵慶功,哪有在管死屍遍野的黑人敵軍呀?
https://imgur.com/TQSrvLo
我向來喜歡法語片遠多於美國好萊塢片,更對過去 1980s-2000s充斥的「大美國主義」英雄電影無法苟同,也對 2010s以來美國片的步步修正與自我檢討感到欣慰。誰知道,在已經不太容易看到大美國主義電影惡形惡狀的 2019 年今天,竟然還會看到一部彷彿老帝國主義借屍還魂的《狙擊獵殺:救援行動》?看著片尾 Andre步行走回營區的長鏡頭環視背景,一個個本來瞧不起他們的當地法軍紛紛立正站好軍禮致敬、然後一群天真無辜的孩子們在手持晃動鏡頭下奔向母親懷抱... 誒我真的坐在一間 21 世紀的電影院裡嗎?
哎,法國片還是別學美國好萊塢的昨日黃花了,法國英雄也別去羨慕什麼美國西部牛仔了,硬要學只會學個四不像,而且當人家的新電影早已深切反省改良修正重新出發時,此片竟還落後人家幾十年走那條已經臭頭的老路?此片我就不推薦了,除非觀眾有意識地要去觀察它拍得多惡劣,或是對這一切倫理道德的缺席已有心理準備的觀眾,就純粹去看看其俐落爽快的動作鏡頭讚嘆一下法國動作片的迎頭趕上,也還算是不錯的娛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_1sN4qeQ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