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文
防
雷
資
訊
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其實板上已經非常多討論本片的文章,以下只是藉由幾個人物跟片段,試圖分享觀影當下
及其後的感想!希望能在此有更多的討論及想法交換:)
這是部以家庭親情為主軸的電影,所以選擇了一個在台灣社會中再平凡不過的小家庭,爸
爸、媽媽、哥哥、弟弟,四人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雖然各自懷著對家庭成員的關心及念
想,但一再讓人看到他們並不瞭解彼此,尤其是親子間的疏離。一旦生理距離最親近的家
人也無法溝通,血濃於水也無法成為最後一條救命的繩索。
人性都是懦弱的——懦弱,所以不說、不反抗、不在意、不關心——於是悲劇便揭開序幕
,人開始不再只是獲得,失去的往往比得到的多得多,而人也往往在失去後才有了更深刻
的頓悟,頓悟並不等於必然更懂得珍惜(例如仍無人知曉阿豪的內心,倘若是未知狀態,
人便無法毫無保留地珍惜)。這裡面的每一個角色皆然,當他們選擇用不同的方式面對人
生,因此產生了各種分歧的道路。
在阿豪的死後,爸媽對阿和的態度變化,也讓原先破碎家庭關係,有了再構築的可能。雖
然已經不是純潔、至善的心靈,各自也都有無法在光天化日下坦蕩蕩地行走,但終能找到
共同前行的樹影。
⊕ 哥哥:「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不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的白天與黑夜
時間,都各佔一半。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
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妳,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
影的角落。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
照。」
哥哥阿豪在全片中的戲份雖不多,但皆屬關鍵。他的出場,即是在質疑補習班老師教授的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是一派胡言,其原因由家喻戶曉的「司馬光
打破水缸」的故事起頭,重新詮釋他的想法——躲貓貓中只有司馬光說還有一個小朋友沒
被找到,大家都沒有發現這件事,他們找著找著、最終終於找到了大水缸,司馬光拿起石
頭砸破水缸,躲在裡面的卻是司馬光自己。
曉真聽不懂這個比喻,也不明白在動物園約會時阿豪的提問:什麼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
?阿豪也許曾經希望曉真能成為那個能夠理解他的唯一,可惜直到最後都沒有人找到阿豪
身上的司馬光,他只能留下一封寓意深厚的簡訊,從此與世訣別。
也許可以這樣認為,阿豪是最先敏感地認識到這世界面貌的人,在書上、教育制度、社會
主流思想中,我們總被要求著學習那些外表包裝成美談的故事與成功的人生,然而這個世
界並非如此簡單,人心的特別與複雜便在於它也有著黑暗及矛盾的一面。
阿豪的自殺未必直觀地來自家庭的負罪感(父母自幼偏心及過度期待、親弟弟入獄等等)
,也不少人疑惑他選擇自殺的時間點是否合宜,但我認為阿豪必定也明瞭自殺後,會流淚
傷痛的都是還活著的人,他在無法承受的臨界點仍收拾好房間、盥洗淋浴,這是脆弱而敏
感的他到最後為止依舊的溫柔。曾有書如此寫道:「人有自由活下去的權利,也有隨時間
可以死去的權利。」或許死亡一途才能帶給阿豪靈魂上的解放與真正的喜悅。
⊕ 爸爸:「我只有一個兒子。」
在電影前段,明顯透露出爸爸只承認阿豪、認為阿和可有可無(在發生黑輪事件後甚至以
他為恥,巴不得向外人抹去他的存在)。「唯一」的阿豪,是身為駕訓班教練的爸爸期望
這個家庭能夠擺脫貧困生活窘境的「唯一希望」,而這樣沈重的期待也反應在爸爸給阿豪
每年一冊的筆記本上。
這不是阿豪的人生,而是爸爸自己希望、卻無法再重來的人生。這也不只是阿和自己的人
生,即使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體,但身為和阿和的父母親,又豈能簡單一句「把他關
在裡面關到死」就甩開一切責任呢?
然而到了電影後段,他說著同樣一句話,卻透露著無奈——因為他已別無選擇,在這個世
界上唯一剩下的兒子就是甫經出獄、有著傷害前科的阿和。他一方面憂慮著阿和再度誤入
歧途,實則恥於否定過去的自己;過去有多極力厭惡著阿和,如今若要重新扮演一個好爸
爸的角色、對阿和投入愛與關懷,自我否定與矛盾讓他無法坦率表達,卻以另一種未必正
確、甚至「像極了曾經想要抹去存在的阿和會做出的方式」保護了阿和。
⊕ 弟弟:以下分別略記印象深刻的三個部分
1.電影中唯二的兩場雨戲
第一次是菜頭幫阿和討公道(黑輪手被砍掉),結果「講義氣」的菜頭入獄;第二次是阿
和幫菜頭運毒品(阿和跑進常常彎曲的山路),結果「討人情債」的菜頭被殺。
2.從兒子成為父親的變化
阿和成為人父後便有了照顧家中老小的責任,他的身段放得更低更柔軟,還打兩份工,開
始學會強硬起來說不且不願和菜頭同流合污。相反的,菜頭卻好像是那個不曾長大過、永
遠青春的少年。
3.童年與成人後的腳踏車
童年時的阿和經常黏著媽媽,那時的他年幼無知,沒那麼清楚地意識到成人世界的無止盡
的比較與分別,也透過腳踏車這個媒介,和家人維繫著緊密的互動;這裡的腳踏車是媽媽
的、家裡的,親情也是如此自然單純地聯繫。成年後的阿和不再和家人分享心事,真正重
要的事情不到最後關頭則絕不說出(例如小玉的懷孕、和爸爸修復關係),但在全片最後
他偷了附近的腳踏車,並邀請媽媽騎在後座,這裡的腳踏車或許象徵著家庭關係的重新修
復(橋樑),而偷來的腳踏車不屬於阿和或媽媽任一人,或許也暗示著情感必須透過人為
介入,彼此隱藏的祕密也讓他們的人生不再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