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有德國氣球片《奇蹟熱氣球》,今年則有英國氣球片《熱氣球飛行家》;
今年暑假,導演 Tom Harper 帶來了《鏗鏘玫瑰》,聖誕季節則有《熱氣球飛行家》;
今年復活節,有挪威探險片《極地先鋒》,聖誕季則有英國探險片《熱氣球飛行家》;
今年年初,Felicity Jones有美國法官片《法律女王》,年底則有《熱氣球飛行家》;
五年前,她與 Eddie Redmayne 推出《愛的萬物論》,五年後推出《熱氣球飛行家》。
這一年觀影生活,對我來說,以這部片總結似乎再好不過了?
https://i.ytimg.com/vi/Rm4VnwCtQO8/maxresdefault.jpg
兔牙 Felicity Jones 雖然不是當代商業片第一線女星、在她耕耘的劇情片中也總是有個演技天花版尚未突破拿獎,但一直是我在 2010s最喜愛的女演員。她幾乎從來不演男性凝視下的玉女或性感小貓(好吧也是有部《偷天劫車手》XD),而從早年代言兩性處境的掙扎女子(《旭日婚禮》、《愛瘋了》、《狄更斯的秘密情史》、《愛的萬物論》&《怪物來敲門》)一路演到近年的獨立女英雄(《地獄》、《俠盜一號》、《法律女王》&《熱氣球飛行家》),她一直倔強執拗地像個小男孩躺在地上仰望天空、一直咬緊牙關像個小女孩捲起袖管迎戰困厄。
而在她擔綱的女性奮鬥故事中,能與她分庭抗禮的男性,總是可以陰柔仍能堅毅的小雀斑 Eddie Redmayne ;他們在《愛的萬物論》一齊演繹了兩性分工的包袱與足跡後,這次在《熱氣球飛行家》更進一步演繹兩性合作的互補與希望!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10/25/09/13/1376572.jpg
先看一下各種關於遨遊夢想的字眼:
Aeronaut: 18世紀末起英法熱氣球家,航向天空;
Aquanaut: 19世紀末起的水底潛航員,航向海底;
Astronaut: 20世紀中美國人的太空人,航向星星;
Cosmonaut: 20世紀中俄羅斯的太空人,航向太空。
想到今年的太空片 Ad Astra 《星際救援》與今年的極地探險片 Amundsen 《極地先鋒》,我們不免都對探險感到一種出賣心靈的征服執念,探險總是走火入魔喚不回人性徒留遺憾令後世唏噓。不過《熱氣球飛行家》的這場史實 1862 年大氣層探險,倒是克服了困厄圓滿了人性!而據我觀察,在本片編導 Tom Harper 的視角下,這個圓滿需要二元互補的人格特質,因此本片的片名 The Aeronauts不只是飛行員一人,而是複數,缺一不可: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8/29/22/22/0002302.jpg
他們一個是理論科學家,一個是實務飛行員;
一個以科學數據推測,一個憑實際經驗感覺;
一個以科學尋求慰藉,一個以實踐尋求救贖;
一個誓增進世界福祉,一個更重視當下生命;
一個重視操作性需求,一個重視社會的效應;
一個求突破天際,一個求安然落地;落地後,
一個引領男性續探索,一個引領女孩續高飛。
眾多特質綜合,一個是男性,一個是女性。至少以 19 世紀英國的主流性別姿態來說,一個是陽剛外向探索世界的男性特質、一個是陰柔內向守護生命的女性特質,這兩者不但都有其不同的強壯、在探險事業上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且更值得互相學習豐富彼此。那麼,拍起史實改編電影時,何不乾脆把其中較具女性特質的那一面,就真的綜合化身成一位女性角色?
我不知道本片創作過程的心路歷程是什麼,但綜合多位史實熱氣球飛行員、創造一個虛構的女飛行員 Amelia 來飛這一趟,這是編導 Tom Harper 拍起以史實為靈感的半傳記片時、干冒大不韙也要做下去的堅持,電影上映後是招來了皇家學會圖書館長 Keith Moore的紮實批判,他也藉此機會大方回應:「當年皇家學會根本沒女性、今日皇家學會女性也才8%,何不在電影上為下一代科學少女們勾勒一個替代夢想?」
https://pbs.twimg.com/media/EKt8GNkUcAAgtNT.jpg
James 是皇家學會院士,在地面學習紙上談兵,Amelia則經歷多次獨立熱氣球探險;
James 遇暴風雨都靠觀察測量計算,Amelia憑飛行員的經驗與感覺自然知道怎麼辦;
James 執著科學想在混亂世界找到規律與平靜,Amelia試著以飛行事業圓喪夫之憾;
James 準備鴿子抱必死覺悟、甚至不要命地強迫上升,Amelia則屢次堅持平安落地;
James 只重視順利起飛不用耍花招,Amelia知道起飛要娛樂社會啟發社會更要贊助;
James 回皇家學會崗位領導大氣研究,Amelia則回姐姐與外甥女身邊傳承女性夢想。
這兩個人,天南地北大不同,但各自有各自要掙脫的枷鎖、要跨越的高牆,兩人於是把握機緣合流了,彼此互推一把突破天際!小科學家家庭出身幹出一番研究事業的 James,若沒有以雙手建立探險實務的 Amelia 他根本飛不出去;一直在地面與每日生活社會枷鎖與探險後勤奮戰的 Amelia ,平日克服困厄就已經屢屢累倒在地了,若沒有心態相較輕盈會畫餅造夢的 James,她沒想過這一飛出去還會有什麼超越意義。於是就在那不可能的下雪日,那 19 世紀尚未看見的未來科學之希望,悄悄在那沈溺過去傷心的墓地降臨了...
這兩個人,握手成交後的合作早有知性的共識,但感性的默契還要在升空這天親身磨合。這位身體會飛天的 Amelia ,是每日與兩性社會周旋打拼的女性,心靈留在地面飛不起來;那位心靈會造夢的,則是與皇家學會周旋爭辯的男性 James,身體留在地面飛不起來。唯有兩人合流,兩人的身心才得歸一,物質與理念都能搭乘熱氣球一齊飛起來,天上有烏煙瘴氣倫敦的清新鳥瞰、有保守倫敦容納不下的盡興呼喊、有空氣理論的教堂鐘響濕氣傳音、有生物理論的萬蝶飛舞美夢成真!
不難想像為什麼,極限運動家與極地探險家試過一次後、每每如上癮般不計性命風險投入一生至死方休,那脫離有限世界的身心超越都是我等凡人難以理解的非凡。此片倒是運用真實熱氣球的傳統工藝、結合雲端世界的景觀攝影、佐以大氣萬象的災難特效,不但為電影特效科技的劇情片應用又做出一次示範貢獻,更為你我飛不上天的凡人勾勒一個非凡想像!一位探險家一位科學家、一位社會女性與一位社會男性,本來一位願為科學而求死、一位願為救人而犧牲,經過這段大約 80 分鐘出生入死與理念碰撞後,最終為了生命與科學兩人都要回到地面來。
https://pbs.twimg.com/media/EKH2GUSWoAA0f7a.jpg
此片一大魅力,在於它在 100分鐘的片長中,差不多花了 80 分鐘在熱氣球飛行,而一直在背景提醒我們的高度圖表也顯示這趟旅程全程大約 80 分鐘,這段男女兩性交心碰撞的旅程也剛好就是 80 分鐘這麼短!其中兩人在熱氣球的解決困難與當下互動大概占一半多一點,剩下的時間都用互講故事或各自回憶的過去片段補齊,等於讓觀眾也跟著同步經歷一場知性感性並進的心靈旅程。雖然說,電影儘管拍出了史實計算的 37,000 英尺之高度,但史實大約 150分鐘的時程,看來還是為了劇情需要縮減為 80 分鐘了...
此片最爭議的,在於它援用史實但不全忠於史實,對史實不是 "based on" 而是 "inspired by",高度有忠於史實時間卻沒有,科學家 James Glaisher 有忠於史實飛行員 Henry Coxwell這邊卻沒有。本片虛構的 Amelia Wren這角色主要取材法國人 Sophie Blanchard (1778-1819) ,她是世界第一位女性熱氣球飛行員,在丈夫 Pierre 逝世後接棒他的飛行事業而為人所知,這丈夫也化身本片配角 Pierre Wren;另一靈感來源是英國人 Margaret Graham (1804-1880),也是跟熱氣球丈夫結婚後開啟飛行事業,且傳承三位女兒當第二代女性熱氣球家,在本片化身主角外甥女們。
對我來說,本片唯一的缺點,只在它沒在片尾加個小小說明,沒把 Henry Coxwell, Sophie Blanchard 與 Margaret Graham 這些給予此片角色設計靈感的熱氣球家們之真實背景談清楚,而令想看忠實歷史片的人沒能在片中看清楚、卻要回家查完真歷史後才來抱怨電影沒忠於史實。還好我個人並不在意這點,只是英國皇家學會以及熱氣球界的後輩們,可能不免對於自己領域的前輩身份被取代名字被消失,感到忿忿不平了。只是若能把這功課交代好、或是由觀眾自己回家做好,此片將男性探險中不可或缺的女性特質直接化身女性探險家角色,倒成就了醍醐灌頂的兩性敘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sBuG1eY8w
片末,遍體鱗傷但體質稍強一點的女人問男人:
「你能站起嗎?」 「我寧願不要。」
「如果我幫你一把呢?」「那我欣然站起!」
今年有好多部兩性電影,有男性解放、有女性突破、更有許多兩性互動,
《熱氣球飛行家》的這一段片末結語,對我來說真是最令人振奮的總結!
最後,記得去找挪威歌手 Sigrid 獻唱的片尾曲 "Home to You":
「我急著出去看窗外風景,沒想到它的發生如此地快速」。
「我看世界的眼光不同了,就如腳下那小小的濱海小鎮」。
「當我迷惘矇懂不知所措,那是我安身之處有最愛風景」。
「那,我是否可以返家、回到你身邊」?
儼然也是一首兩性彼此啟發互相擁抱的歌曲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vUmrVnqLV0